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9456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与其相连的检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以及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雨雪传感器和棚外温、湿度传感器,执行模块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通讯模块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大棚内生长环境进行实时检测,植物所需的水分、其他养分及生长环境都实行智能化供给和调控,使动植物能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高效、快速、高营养地生长,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温室大棚内的动植物生长 环境、生长条件进行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调控,使动植物能高效、快速、高营养地 生长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就有“靠天吃饭”这种残酷的事实存在,那是因为传统农 业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依赖而又无奈的结果。虽然,后来出现了塑料大棚,但这 种农业大棚的保温效果不好,对温度的控制仍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补水、施肥、调温 也仍然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大棚通风设施不完善,大棚里面的空 气不能满足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理想比例。在夜晚的时候不能提供光照,故而不能缩短动 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效率,土地也得不到高效率的利用。而且目前 的农业大棚一般都没有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及动植物生长所 需的养分等生长要素的检测装置,全凭人为的感知及经验进行判断,极为不准确,不能 有效地调控大棚的环境,对作物的生长控制相当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传统农业大棚仍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调温效果不理想,通风 设施不完善,不能调控光照度,大棚内的空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及与中央处理模块(1)相连的检测模块(2)、键盘输入模块(3)、显示模块(4)和执行模块(5),所述的检测模块(2)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光照传感器(23)、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4)、氧气浓度传感器(25)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26),所述的执行模块(5)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圣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