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734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包含有:灯座、发光单元、烛体、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发光单元设置于灯座顶端;烛体套设在灯座外部;感应单元设置于灯座外缘,并与该烛体的内缘接触,控制单元设置于灯座内,并与感应单元及发光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灯座内的底部,当人体接触该烛体外缘时,感应导电薄膜产生的电容值、静电值变化以产生该感应讯号,将感应讯号传送给控制单元,从而控制发光单元完成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使用者仅需轻触烛体,即可控制其发光单元打开或关闭,但又不会因光度变化或声音讯号的误接收而产生错误的动作,从而达到正确开关电子蜡烛并且制造程序简便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蜡烛,特指使用者仅需轻触蜡烛烛体,即可控制 其发光单元打开或关闭的接触式电子蜡烛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非传统开关式的电子蜡烛产品,不外乎使用光控或 声控等来控制其发光单元的开或关,但是,光控或声控方式容易因讯号的 误接收而产生错误的动作,造成发光单元不能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打开或关闭。因此,如何创作出 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使其让使用者仅需轻触烛 体,即可控制其发光单元打开或关闭,又不会因其光度的变化或声音讯号的误 接收而产生错误的动作,并且制造程序简便,易于规^莫化生产将是本技术 积极探讨和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使其 让使用者仅需轻触烛体,即可控制其发光单元打开或关闭,又不会因光度变 化或声音讯号的误接收而产生错误的动作,进而实现正确打开或关闭电子蜡 烛,并且制造程序筒便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包含有灯座、 发光单元、烛体、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it;发光单元设置于灯座顶端; 烛体套设在灯座外部;感应单元设置于灯座外缘,并与该烛体的内缘接触,感 应单元系为感应导电薄膜与导线接合而成;控制单元设置于灯座内,并与感应 单元及发光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灯座内的底部,是4是供感应单元、 发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需的电源;当人体接触该烛体外缘时,感应导电薄膜 产生的电容值、静电值变化以产生该感应讯号,将感应讯号传送给控制单元, 从而控制发光单元完成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仅需轻触烛体,即可控制其发光单 元打开或关闭,但又不会因光度变化或声音讯号的误接收而产生错误的动作,从而达到正确开关电子蜡烛并且制造程序简便的目的。创造出使用上的便利 性、趣味性与新颖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感应单元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充分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详细 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中序号说明l接触式电子蜡烛,2灯座,3发 光单元,4烛体,5感应单元,6控制单元,7供电单元,8感应导电薄膜,9 导线。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1,包含有灯座2;发光单元3设置于灯座2顶端;烛体4为中空的圓形筒套 设在灯座2外部,所述烛体也可以是中空的椭圆形筒或方形筒或三角形筒以及 不规则形状筒等等,一般来说,该烛体4的材质以石蜡为较佳(但不限于石蜡), 感应单元5设置于灯座2上部外缘,并与烛体4的圆筒内缘接触,其中该感应 单元5系为感应导电薄膜(如铜箔;铝箔等,但不限于此)8与导线9接合而成, 该感应导电薄膜8在使用者轻触烛体4时,可感应人体的微弱的感应讯号(例 如,电容值、静电值的变化),经由导线9传导至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如 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触控IC感应电子回路,例如触摸式电梯控制开关或触摸 式灯开关所用的触控IC)设置于灯座2内部上端,并与该感应单元5及该发光 单元3电连接;供电单元7 (如电池座,但不限于此)设置于灯座2内的底部, 所述电池座中的电池提供感应单元5、发光单元3及控制单元6所需的电源; 其中当人体(例如,使用者之手,但不限于此)接触烛体4外缘时,该烛体4 内缘的感应导电薄膜8会感应到人体的微弱的感应讯号变化,同时经由导线9, 将感应的感应讯号传送给位于灯座2内的控制单元6,进而控制该发光单元3 打开或关闭的动作。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使用者仅需轻触烛体,即可控制其发光单元的打开或关闭,但又不会像先前利用光 度变化或声音讯号做打开或关闭的设计,常常因为讯号的误接收而产生错误的 动作,进而达到正确开关该接触式电子蜡烛且制造程序简便的目的。因此,本 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其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更具 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技术的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专利技术,不应解读为限制本技术实施 的范围。凡与该实施例等效之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技术之范围 内。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包含有灯座、发光单元、烛体、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发光单元设置于灯座顶端;烛体套设在灯座外部;感应单元设置于灯座外缘,并与该烛体的内缘接触;控制单元设置于灯座内,并与感应单元及发光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灯座内的底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 发光二极管LED。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烛体的材质 为石蜡。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烛体为中空 的圓形筒或椭圓形筒或方形筒或三角形筒。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 感应导电薄膜与导线接合而成。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为 铜箔。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为 铝箔。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 触控IC感应电子回i 各。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电子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 为电'池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包含有灯座、发光单元、烛体、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发光单元设置于灯座顶端;烛体套设在灯座外部;感应单元设置于灯座外缘,并与该烛体的内缘接触,控制单元设置于灯座内,并与感应单元及发光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灯座内的底部,当人体接触该烛体外缘时,感应导电薄膜产生的电容值、静电值变化以产生该感应讯号,将感应讯号传送给控制单元,从而控制发光单元完成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本技术优点是使用者仅需轻触烛体,即可控制其发光单元打开或关闭,但又不会因光度变化或声音讯号的误接收而产生错误的动作,从而达到正确开关电子蜡烛并且制造程序简便的目的。文档编号F21V23/04GK201416757SQ20092015444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庄世明 申请人:普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式电子蜡烛,包含有:灯座、发光单元、烛体、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发光单元设置于灯座顶端;烛体套设在灯座外部;感应单元设置于灯座外缘,并与该烛体的内缘接触;控制单元设置于灯座内,并与感应单元及发光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灯座内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普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