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771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用于贮存墨水的储墨腔。在盒体上开设有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出墨口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储墨腔经过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盒体内还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经过导气孔连通负压产生机构,通过第一传输孔连通储墨腔,通过第二传输孔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第一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储墨腔指向缓冲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缓冲腔指向外部大气环境的第二单向阀。该墨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十分便利地反复加注墨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墨打印机墨盒,同该墨盒适配的记录头被设置于喷墨打印机的 字车上,作为墨水容纳器件的墨盒则以可拆卸的方式同喷墨打印机字车相匹配,并通过供 墨针和相应的墨水流动通路使墨盒内储存的墨水同记录头上的喷嘴保持连通。
技术介绍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墨盒之类的墨水容器提供液态的墨水源,经 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 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根据其喷嘴的结构形式,常见 的市售喷墨打印机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块或多 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到由数据调制的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缩或膨胀变形,挤压喷嘴中 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记录 点ο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气泡 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加热电极。数据调制 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 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 页面上,形成对应的记录点。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和 墨盒内腔传来的负压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口的水平。记录头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 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道以补充被消耗的墨水。无论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机,还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墨水容 器或称墨盒。作为喷墨打印机用于容纳墨水的构件,当前使用的墨盒主要包括消耗性墨盒 和连续供墨容器。前者在墨水用完后通常就得丢弃,如果想重复使用,就得在墨盒上开设灌 墨孔,然后用注射器或者其他的设备将墨水注入墨盒中。后者由于需要连接墨水容量较大 的外部墨罐,因此墨盒和墨罐之间须通过传输软管连接。这样,两种墨水容器在很多喷墨 打印机上的应用都受到了限制。消耗性墨盒由于不可重复使用,会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 费;而且在墨水耗尽后,丢弃的墨盒壳体由于内部还残留一定量的墨水,会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其一次性使用的特点,导致消费者如果想重复使用此种墨盒壳体,则需要在墨盒上再 次开设或打开灌墨孔,然后用注射器将墨水注入,以致操作繁琐,注入墨水时也容易造成墨 水从出墨口泄漏。连续供墨容器由于需要外接墨罐,导致其对喷墨打印机的适用范围受限; 且由于打印时吸墨阻力较大,因而打印品质会受一定的影响;另外,连接墨盒和墨罐之间的 传输软管在打印时会影响喷墨打印机字车的运行,引起字车被卡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该墨盒在墨水耗尽后可以方便地加注墨水,其构造简单、操作便利,消费者可以自主填充墨水,以降低使用 成本。按照上述本技术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用于 贮存墨水的储墨腔。在盒体上开设有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出墨口内设置有环 形密封圈。储墨腔经过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境。盒体内还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经过导 气孔连通负压产生机构,通过第一传输孔连通储墨腔,通过第二传输孔连通外部大气环境。 第一传输孔内设置有其开启方向由储墨腔指向缓冲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传输孔内设置有 其开启方向由缓冲腔指向外部大气环境的第二单向阀。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一传输孔位于同出墨 口相对的远端,其负压产生机构可以是弹性气囊或带有活塞的气缸。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二传输孔位于同出墨 口相对的远端。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二传输孔的位置介于 出墨口和第一传输孔之间。钱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其第二传输孔位于同出墨 口毗邻的近端。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沿着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导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环 境的外端口位于同出墨口相对的远端。导气通道接近外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 孔泡沫体。导气通道连通储墨腔的内端口沿出墨口内墨水流出方向位于同出墨口毗邻的近 端。导气通道接近内端口的区域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多孔泡沫体。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在普通墨盒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了一个同负压产 生机构相连通的缓冲腔。该缓冲腔在墨盒工作时同储墨腔之间保持隔绝状态以保证储墨腔 获得正常工作条件;而在储墨腔内容装的墨水耗尽之后,则可以利用弹性气囊或活塞气缸 之类负压产生机构抽空缓冲腔的气体,由此生成的负压状态被传导至储墨腔,进而把新的 墨水直接抽吸到墨盒的储墨腔内,如此,实现了反复利用墨盒的目的,而且加注墨水也十分 方便、清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喷·■打印机·蠱盒透视图一。图2本技术喷·■打印机·蠱盒透视图二。图3本技术喷·■打印机·蠱盒分解透视图一。图4本技术喷·■打印机·蠱盒分解透视图二。图5本技术喷·■打印机·蠱盒剖视图。图6本技术喷·■打印机·蠱盒加墨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参见图1 5,分别示出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在不同视角下的透视图和剖 视图。该墨盒100由墨盒盒体101、弹性气囊102及刚性外罩103构成。墨盒盒体101采用塑料制备,外形呈方形筒体。其内设置有用于贮存墨水的中空 的储墨腔104。储墨腔104的具体构成方式可以采取在框体上覆膜的形式,这种构造形式有 助于简化生产工序和形成预想的结构。在墨盒盒体101上开设有连通储墨腔104和外部环 境的出墨口 105。在出墨口 105内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106。储墨腔104经过导气通道107 连通外部的大气环境。沿着出墨口 105内的墨水流出方向,导气通道107连通外部大气环 境的外端口 108位于同出墨口 105相对的远端,其连通储墨腔104的内端口 109位于同出 墨口 105毗邻的近端。导气通道107在接近外端口 108和内端口 109的两个小区域内分别 设置有用于过滤或者蓄纳墨水的海绵之类的多孔泡沫体110。在工作状态下,喷墨打印机的 供墨针200穿过环形密封圈106后申入到储墨腔104内部,以抽取其中容纳的墨水;在非工 作状态,喷墨打印机的供墨针200穿入密封圈106后与其形成密封接触,进而对储墨腔104 形成密封效应,阻止墨水由储墨腔104再经环形密封圈106的内孔中流出;在其装入喷墨打 印机之前,墨盒100的出墨口 105由塑料之类的密封片封闭。弹性气囊102内部中空,它采用塑料制备,其外观呈长筒状,它是由若干节径向尺 寸不同的环状弹性材料片,例如塑料片沿其本身环片的中轴方向或者平面法向依次堆叠构 成的气箱。弹性气囊102在自身中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推拉之下可以形成轴向 上的伸缩。弹性气囊102在其轴向上的一端收缩成瓶口 113。本实施方式中,将墨盒盒体 101相对于出墨口 105的一端设计成缺角118的形式,以便将弹性气囊102置放于由该缺角 118构成的空间内。刚性外罩103亦采用塑料制备,其外观亦相应地呈方形长筒状,与盒体101的外形 对应。它套置于墨盒盒体101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萧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