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液控制方法和送液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7331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方法,对于存在有液体(8)的微细流路,通过利用泵(6)夹着液体(8)产生压差,输送液体(8)。在微细流路(3)中,设置有在流动方向上压力损失发生变化的压力损失变化部(31),通过检测出液体(8)和泵(6)之间的压力变动,判断液体(8)的前端(8a)已经到达压力损失变化部(31)。根据这种构造,不会导致形成微细流路(3)的构件的复杂化,能够恰当地检测出液体(8)的前端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恰当地把握在微细流路内输送的液体的前端位置的送液控制方 法和送液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微细流路中输送液体的技术例如用于对血液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析的血液分 析装置中。血液分析装置中,例如在利用稀释液将作为检体的血液按照规定倍率稀释后,使 稀释血液与试剂发生反应,检测出其显色,从而分析有无特定的成分或其浓度。此外,血液 分析装置中,根据稀释血液通过狭窄截面时的电阻的变动,进行红细胞或白细胞等血细胞 的计数。为了进行这些分析,要求尽可能正确地将一定量的血液或稀释液以及稀释血液从 某个位置输送至其它的位置。图15表示现有的送液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图所示的 送液控制系统由分析装置91和筒(cartridge)92构成。分析装置91能够填装筒92。筒 92例如在树脂制的本体上形成用于输送血液、稀释液等液体98的微细流路93、和通过微细 流路93连结的起点槽94A和终点槽94B。起点槽94A经由管与泵96相连。泵96被收纳在 分析装置91中,通过提高液体98的上游侧的压力,在液体98的前后产生压差。此外,分析 装置91中具备CPU97。在图中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如下所述检测出液体98的前端位置。在筒92中 设有电极95A、95B、95C。电极95A在起点槽94A中露出,电极95C在终点槽94B中露出,电 极95B在微细流路93的适当位置露出。这些电极95A、95B、95C经由在筒92中设置的配线 和连接器与CPU97相连。如果通过泵96产生压差,液体98就会从起点槽94A朝向终点槽 94B输送。液体98到达电极95B时,电极95A、95B就会导通。由此,CPU97判断液体98的 前端已经到达电极95B的位置。如果进一步继续进行送液,液体98就会到达终点槽94B。 这样,电极95A、95C导通,CPU97判断液体98已经到达终点槽94B。如果在液体98到达电 极95B时暂时停止送液,就能使一定量的液体98滞留在微细流路93内。此外,如果获知液 体98已经到达终点槽94B,就能够避免此后继续进行无用的送液。作为液体98的位置检测方法,除了上述利用电极95A、95B、95C是否导通的方法之 外,例如,还提出了在微细流路93的多个位置设置反射光的反射膜、根据朝着它照射的光 是否被液体98遮挡而进行检测的方法。但是,设置电极95A、95B、95C和与其相连的配线及连接器会导致筒92的构造变得 复杂。此外,在利用液体98作为导电体的情况下,电流流经液体98。该电流可能会导致液 体98被电解。在利用光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必须在筒92中设置上述反射膜和透过光的部 分,仍然会导致筒92的构造变得复杂。此外,必须在分析装置91中配备LED组件等发光部 件和光电二极管等受光部件。并且,为了使来自LED组件等的光恰当地照射在反射膜上,需 要强制调整光轴。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716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形成微细流路的 构件的复杂化、且能够恰当地检测出液体的前端位置的送液控制方法和送液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送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存在液体的微细流 路,通过利用压差发生源夹着上述液体产生压差,输送上述液体,在上述微细流路中,设置 有在流动方向上压力损失发生变化的压力损失变化部,通过检测出上述液体和上述压差发 生源之间的压力变动,判断上述液体的前端已经到达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压力损失是指流体在流路中流动时所受到的来自流路壁面等的 阻力,压力损失变化部是指流体流经单位长度时所受到的压力损失在流动方向上发生变化 的部分。而且,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流体的前端位置的目的,利用该前端通过压力损失变化部 时因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发生明显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是在流动方向上截面积缩小或 者扩大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是用于规定它的壁面的表面粗 糙度比其流动方向的前后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大的部分、或者是用于规定它的壁面的拨水性 比其流动方向的前后部分的拨水性高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具有与流动方向成直角的方 向的尺寸在流动方向上不连续地变化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送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流通液体的微 细流路;和对于上述微细流路,夹着上述液体产生压差的压差发生源,并且,在上述微细流 路中,设置有在流动方向上压力损失发生变化的压力损失变化部,该送液控制系统还包括 测定上述液体和上述压差发生源之间的压力的压力测定部件;和根据由上述压力测定部件 测得的压力的变动,判断上述液体的前端已经到达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的控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是在流动方向上截面积缩小或 者扩大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是用于规定它的壁面的表面粗 糙度比其流动方向的前后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大的部分、或者是用于规定它的壁面的拨水性 比其流动方向的前后部分的拨水性高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压力损失变化部,具有与流动方向成直角的方 向的尺寸在流动方向上不连续地变化的部分。根据以下参照附图所进行的详细说明,将进一步明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设置的压力损失变化部的主要部分的放 大平面图。图3是包括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截面图的系统结构图。图4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的送液控制方法中的压力变动的曲线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的送液状态的系统结构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液体到达压力损失变化部的状态的系统 结构图。图7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从起点槽中除去液体的状态的系统结 构图。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的送液状态的系统结构图。图9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中,液体到达终点槽的状态的系统结构图。图10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系统中设置的压力损失变化部的其它例子的主 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1是表示使用图10所示的压力损失变化部的送液控制方法中的压力变动的曲 线图。图1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系统中设置的压力损失变化部的其它例子的主 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系统的其它例子的系统结构图。图14是表示使用图13所示的送液控制系统的送液控制方法中的压力变动的曲线 图。图15是表示现有的送液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图1 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本实施方式的送液控制系统 包括分析装置1和筒(cartridge) 2。分析装置1和筒2,例如为了采用光学方法对血液中 的血红蛋白或者C反应蛋白等特定成分进行分析,或者进行红细胞或白细胞等血细胞的计 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送液控制方法。分析装置1中能够填装筒2,包括压力传感器5、泵6和CPU7。在分析装置1中,除 了这些构件之外,为了采用光学方法进行分析,还配备LED组件等发光部件和光电二极管 等受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存在液体的微细流路,通过利用压差发生源夹着所述液体产生压差,输送所述液体,在所述微细流路中,设置有在流动方向上压力损失发生变化的压力损失变化部,通过检测出所述液体和所述压差发生源之间的压力变动,判断所述液体的前端已经到达所述压力损失变化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房昌弘
申请(专利权)人:爱科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