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推拉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111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推拉门窗,提高了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能。该推拉门窗包括推拉框(1)、推拉扇(2)、密封封盖(3)、半圆形滚轮(4)和撑块(5),其中推拉框(1)的安装两个推拉扇(2)的轨道之间设置有一个凸起单壁轨道(13),单壁轨道(13)与两个推拉扇(2)密封接触,并在推拉门窗关闭状态下,利用可限位的半圆形滚轮(4)和撑块(5),使胶条(6)产生压缩变形,实现进一步密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推拉门窗
技术介绍
推拉门窗作为门窗的一种开启方式,由于其占用空间小、五金件配套成本低、安装 方便,使用安全性高,在建筑物上的使用比例一直占到60 %以上,且建筑物的非必要能耗 中,门窗的消耗占到全部的80%以上,因此,推拉门窗的节能是设计的首要问题。现有的 推拉门窗的节能措施,通常是在保证产品一定刚度的情况下,依靠推拉扇型腔内毛条的自 然状态来和推拉框的推拉轨道接触密封,或者依靠毛条很小的塑性变形密封,但是十五天 左右,毛条会延着其与推拉框的推拉轨道接触的方位,并在左右受力的情况下发生永久性 形变,导致毛条与推拉框非连续性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接触空间呈越来越大的趋势,这 样极容易在与其接触部位形成冷桥和热桥,产生透风、渗水等现象,造成其制成产品的气密 性、水密性、保温性能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推拉门窗,提高了推拉 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能。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推拉门窗包括推拉框、推拉扇、密封封盖、滚轮、 撑块和胶条,所述密封封盖、滚轮、撑块和胶条的安装位置与现有推拉门窗相同,其特征是 所述推拉框上的推拉轨道I、推拉轨道II之间设置有单壁轨道,单壁轨道的高度低于推拉 轨道I和推拉轨道II,推拉轨道I、推拉轨道II内侧根部各设置有一凹槽I,所述推拉扇的 推拉腿I和推拉腿II的下端内侧各设置一个凹槽III,推拉腿II的凹槽III背部设置一个 凹槽IV,在凹槽IV同侧的推拉腿II根部设置有凹槽II ;所述撑块为倒“T”字形结构,撑块 上部背离推拉轨道的一面为折线凸起结构,撑块上部的前表面为圆弧过渡曲面,即两边为 圆弧曲面,中间为平面;两个撑块的下部一侧分别插入推拉框的凹槽I和推拉扇的凹槽II 中,且两个撑块在推拉门窗关闭时,圆弧过渡曲面的中间平面相互接触,两个撑块通过其下 部底面与推拉框或推拉扇固定;所述胶条的圆弧端面设置有点状凸起,凸起为硬质异基体 材质;所述滚轮的一侧为半凹轮;所述密封封盖为“L”形结构,密封封盖“L”形的底部设置 有隔热腔,隔热腔端部设置有一共挤胶条,在“L”形的竖直部分设置两个卡勾;装有撑块、 胶条滚轮和密封封盖的推拉扇嵌入到推拉轨道I和单壁轨道之间,且推拉扇的两个推拉腿 均通过胶条分别与推拉轨道I和单壁轨道外侧接触,另一个推拉扇的位置与现有推拉扇安 装位置相同,同时其两个推拉腿也是通过胶条与推拉轨道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了具有圆弧过渡面的撑块,在推拉扇将要关闭时,随着推拉扇 的继续纵向平移,撑块的表面的圆弧过渡使窗扇产生横向位移,从而使胶条发生形变,进一 步了保证产品的密封性能;2)为了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本技术采用了可限位的半圆形滚 轮、减少产品种类的推拉扇的非对称对称设计、进一步保证水密性的中轨低位的单臂轨道 通过和推拉扇的密封胶条的接触设计、提高双扇并行时的在闭合时推拉扇上的封盖中间密 封性的胶条实现密封性设计和封盖的空腔设计实现气密性高性能等。3)提高了现有推拉门窗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实现高密封的效果,同时实现了高密 封的型材结构。预期可形成的节能能力308. 7万吨标煤/年,必将为低碳经济和我国的可 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附图说明本技术共有八幅附图,其中图八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 摘要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推拉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推拉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封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滚轮结构示意图;图fe为本技术撑块结构的主视图;图恥为本技术撑块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胶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撑块在关闭和开户状态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滚轮在关闭和开户状态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滚轮在推拉门窗关闭的位置图;图10为本技术滚轮在推拉门窗开启状态位置图;图11为本技术密封封盖和推拉扇装配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组装状态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密封推拉门窗包括推拉框1、推拉扇2、密封封盖3、滚轮4、撑块5和 胶条6。所述密封封盖3、滚轮4、撑块5和胶条6的安装位置及数目均与现有推拉门窗相 同。如图1所示,在推拉框1上安装两推拉扇的推拉轨道I 14、推拉轨道II 15之间设 置有单壁轨道13,单壁轨道13与推拉扇密封接触,单壁轨道13的高度低于推拉轨道I 14 和推拉轨道II 15,在推拉轨道I 14、推拉轨道II 15内侧根部各设置有一凹槽I 7。如图2所示,在推拉扇2的推拉腿I 20和推拉腿II 21的下端内侧各设置一个凹 槽1118,推拉腿II 21的凹槽III8背部设置一个凹槽IV 9,凹槽IV 9的同侧,即推拉腿II 21内侧根部设置有凹槽II (19)。如图3所示,密封封盖3为“L”形结构,密封封盖3 “L”形的底部上设置有隔热腔 16,隔热腔16端部设置有一共挤胶条10,在“L”形的竖直部分设置两个卡勾22,密封封盖 3安装到推拉扇2上,且两个卡勾22分别勾住推拉腿的凹槽端部的卡口。如图4、图如、图恥、图6所示,滚轮4上用于和滚珠配合的一侧制作成半凹轮,半 凹轮轮廓使推拉扇2实现横向位移;撑块5为倒“T”形结构,撑块5上部贴在推拉轨道的一 面为平面,撑块5上部的前表面为圆弧过渡曲面17,在撑块5下部基面上设置有两个孔;胶 条6 —端设计有点状凸起12,该凸起12为硬质异基体材质,如尼龙,硬质凸起12保证推 拉门窗在开启状态时,胶条6与推拉框1的推拉轨道线接触,从而推拉灵活。如图7、图8所示,图7为本技术撑块5在推拉门窗关闭时的位置图,图8为 本技术撑块5在推拉门窗开启状态时的位置图。推拉框1的凹槽I 7和推拉扇2的凹 槽II 19中均安装撑块5,且撑块5的下部分别插入凹槽I 7和凹槽II 19中,并通过撑块 5下部基面上的两个孔与推拉框1和推拉扇2固定,推拉扇2的凹槽III8内安装胶条6,推 拉扇2连同撑块5、胶条6 —起嵌入到推拉框1的推拉轨道I 14和单壁轨道13之间,即推 拉扇2的两个推拉腿均通过胶条6分别与推拉轨道I 14和单壁轨道13外侧接触,另一个 推拉扇的位置与现有推拉扇安装位置相同,同时其两个推拉腿也是通过胶条与推拉轨道接 触。并且当推拉扇在推拉框1上沿推拉轨道自由推动时,推拉扇上的撑块和推拉框1上的 撑块5是没有接触的,胶条6也无挤压变形,只有在推拉门窗将要闭合时,利用撑块5上的 圆弧过渡面17使推拉扇和推拉框1的两撑块5错位闭合,胶条6产生变形,实现密封。如图9、图10为所示,图9为本技术滚轮4在推拉门窗关闭的位置图,图10为 本技术滚轮4在推拉门窗开启状态位置图,滚轮4位于推拉扇2两推拉腿之间,其安 装位置不变,但在推拉门窗开启情况下,滚轮4沿推拉轨道方向自由滑行,在门窗闭合时, 由于本技术的滚轮4 一侧为半凹轮,半凹轮的轮廓使推拉扇2产生横向位移,使胶条6 产生变形,从而达到密封。本技术中的撑块5、滚轮4的数目根据推拉门窗的纵向长度 选择。现有的推拉门窗扇与框的搭接密封是依靠毛条,而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多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推拉门窗,该推拉门窗包括推拉框(1)、推拉扇(2)、密封封盖(3)、滚轮(4)、撑块(5)和胶条(6),其特征是:所述推拉框(1)上的推拉轨道Ⅰ(14)、推拉轨道Ⅱ(15)之间设置有单壁轨道(13),单壁轨道(13)的高度低于推拉轨道Ⅰ(14)和推拉轨道Ⅱ(15),推拉轨道Ⅰ(14)、推拉轨道Ⅱ(15)内侧根部各设置有一凹槽Ⅰ(7),所述推拉扇(2)的推拉腿Ⅰ(20)和推拉腿Ⅱ(21)的下端内侧各设置一个凹槽Ⅲ(8),推拉腿Ⅱ(21)的凹槽Ⅲ(8)背部设置一个凹槽Ⅳ(9),在凹槽Ⅳ(9)同侧的推拉腿Ⅱ(21)根部设置有凹槽Ⅱ(19);所述撑块(5)为倒“T”字形结构,撑块(5)上部背离推拉轨道的一面为折线凸起结构,撑块(5)上部的前表面为圆弧过渡曲面(17),即两边为圆弧曲面,中间为平面;两个撑块(5)的下部一侧分别插入推拉框(1)的凹槽Ⅰ(7)和推拉扇(2)的凹槽Ⅱ(19)中,且两个撑块在推拉门窗关闭时,圆弧过渡曲面(17)的中间平面相互接触,两个撑块(5)通过其下部底面与推拉框(1)或推拉扇(2)固定;所述胶条(6)的圆弧端面设置有点状凸起(12),凸起(12)为硬质异基体材质;所述滚轮(4)的一侧为半凹轮;所述密封封盖(3)为“L”形结构,密封封盖(3)“L”形的底部设置有隔热腔(16),隔热腔(16)端部设置有一共挤胶条(10),在“L”形的竖直部分设置两个卡勾(22);装有撑块(5)、胶条(6)滚轮(4)和密封封盖(3)的推拉扇(2)嵌入到推拉轨道Ⅰ(14)和单壁轨道(13)之间,且推拉扇(2)的两个推拉腿均通过胶条(6)分别与推拉轨道Ⅰ(14)和单壁轨道(13)外侧接触,另一个推拉扇的位置与现有推拉扇安装位置相同,同时其两个推拉腿也是通过胶条与推拉轨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钦张建斌沈沛涛周丽平刘艳芳魏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惠丰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