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定泉专利>正文

一种伞具的伞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407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伞具的伞柄,其在结构上包括,支撑单元、锁定单元以及启动杆,其中,该启动杆是固设在该锁定单元上的,而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支撑单元内,其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该锁定单元相对其支撑单元旋转,即可开启其启动杆,进而达到开启伞具的效果,另外,由于其是利用旋转而开启其启动杆的,其相比传统的伞具的操作结构具有更安全,更可靠的性能,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因此,其能有效减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的伞柄,更具体而言是指在结构上包括,支撑单元、锁定单元以及中棒,其中,该中棒是固设在该锁定单元上的,而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支撑 单元内的一种伞具的伞柄。其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该锁定单元相对其支撑单元旋转,即 可开启其中棒,进而达到开启伞具的效果。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 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伞已经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如图l所示为目前常见的伞具,其在结构上包括,伞杆70、滑动件80以及伞棚90, 其中,该滑动件80是活动套设在该伞杆70上的,该滑动件80可在该伞杆70上来回移动, 该伞杆70上设有第一固定件71以及第二固定件72,再该第一固定件71是设置在该伞杆 70的一端部,而该第二固定件72是相对于该第一固定件72设在该伞杆70的另一端,该第 一固定件71以及该第二固定件72是为一可伸縮的突出物,其目的在与将该滑动件80固定 一作用位置上。 该伞棚90是的顶端是设置在该伞杆70的顶端上的(图1未示),并且该伞棚90 是与若干伞骨100相连接的,再若干该伞骨100的一端铰接于该滑动件80上的,而若干该 伞骨100的另一端是连接在该伞棚90上的。 当该滑动件80在该伞杆70上滑动时,推动铰接于其上的若干伞骨100撑开该伞 棚,或者收合该伞棚90。 纵上所述,显然这种常见的伞具其开关操作结构是由该滑动件80与伞杆上的第 一固定件71以及第二固定72构成的,并且,是由该第一固定件71以及该第二固定件72将 该滑动件70限制在适当的位置的,以使伞棚90的处于撑开或者收合的状态。采用这种开 启操作结构的伞具在面市的初期很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其操作简单,价格也不高。 但是在人们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操作者撑开其伞棚时, 要将滑动件80从该第一固定件71的位置处往该第二固定件的位置处方向移动,而此时,操 作者必须一只手握紧该滑动件80,另一只手握住该伞杆70,并用力推动该滑动件80,使该 滑动件80在伞杆上滑动,进而推动该伞棚90张开,而由于该第一固定件71以及该第二固 定件72 —般都是采用比较薄的金属片制造而成的,因此,在操作者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割 伤操作者的手。另外,由于该滑动件80的受力面较小,当人们过于用力推动该滑动件80撑 开该伞棚时,很容易折弯套该伞杆70,给人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的伞柄,其在结构简单,突破传统的伞 具伞柄的设计思路,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伞具伞柄,其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其锁定单元相对其支撑单元旋转,即可开启伞具。 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的伞柄,由于其是利用旋转而开启其中棒的,其相比传统的伞具的操作结构具有更安全,更可靠的性能。 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体的伞柄,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因此,其能有效减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伞具的伞柄,其包括支撑单元、锁定单元以及中棒,其中,该中棒是固设在该锁定单元上的,而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支撑单元内的。 该支撑单元是为一管体,其设有旋转腔,该旋转腔的腔壁上设有触动块,该触动块是自该旋转腔的腔壁凸设而成的; 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旋转腔内的,其包括插接件、抵挡件以及弹性触动环,其中,该弹性触动环是连接在该插接件与该抵挡件之间的,并且,该弹性触动环是与该插接件以及该抵挡件连接成为一整体的。 该插接件设有插接腔,而该抵挡件设有内腔,该弹性触动环的内侧设有卡接端,而该弹性触动环的外侧对应该卡接端设有触碰端,该触碰端是与该旋转腔的触动块相对的。 该中棒包括,棒体以及限位块,其中,该限位块是可伸縮设置在该棒体上的,该棒体是固设在该插接件的插接腔内的,该限位块是卡接在该弹性触动环的卡接端上的。 该支撑单元还设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是旋转设在该旋转腔的底部的,并且是与该锁定单元的插接件固定相连接的,该旋转盘是借助一螺栓与该插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的。 该卡接端设有一凹部,而该限位块包括,卡接部以及限位部,其中,该卡接部是与该限位部连接成为一整体的,该卡接部是卡设在该凹部上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支撑单元、锁定单元以及中棒,其中,该中棒是固设在该锁定单元上的,而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支撑单元内,其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该锁定单元相对其支撑单元旋转,即可开启其中棒,进而达到开启伞具的效果,另外,由于其是利用旋转而开启其中棒的,其相比传统的伞具的操作结构具有更安全,更可靠的性能,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因此,其能有效减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目前常见伞具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定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锁定单元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中棒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子,如图2、图7所示,一种伞具的伞柄,其包括,支撑单元10、锁定单元20以及中棒30,其中,该中棒30是固设在该锁定单元20上的,而该锁定单元20是旋转设置在该支撑单元10内的。 如图3所示,该支撑单元10是为一管体,其设有旋转腔ll,该旋转腔11的腔壁上设有触动块lll,该触动块111是自该旋转腔11的腔壁凸设而成的。 如图2、图4所示,该锁定单元20是旋转设置在该旋转腔11内的,其包括,插接件21、抵挡件22以及弹性触动环23,其中,该弹性触动环23是连接在该插接件21与该抵挡件22之间的,并且,该弹性触动环23是与该插接件21以及该抵挡件22连接成为一整体的。 如图5所示,该插接件21设有插接腔211,而该抵挡件22设有内腔221,该弹性触动环23的内侧设有卡接端231,而该弹性触动环23的外侧对应该卡接端231设有触碰端232,该触碰端232是与该旋转腔11的触动块111相对的。 如图6所示,该中棒30包括,棒体31以及限位块32,其中,该限位块32是可伸縮设置在该棒体31上的,该棒体31是固设在该插接件21的插接腔211内的,该限位块32是卡接在该弹性触动环23的卡接端231上的。 如图8所示,当该锁定单元20在该支撑单元10的旋转腔11内旋转时,由该旋转腔11内的该触动块111推挤该弹性触动环23的触碰端232,进而推动卡接在该卡接端231上的该限位块32往该棒体31内收縮。 如2所示,该支撑单元10还设有一旋转盘12,该旋转盘12是旋转设在该旋转腔11的底部的,并且是与该锁定单元20的插接件21固定相连接的,该旋转盘12是借助一螺栓13与该插接件2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 如图5、图8所示,该卡接端231设有一凹部233,而该限位块32包括,卡接部321以及限位部322,其中,该卡接部321是与该限位部322连接成为一整体的(图中未示),该卡接部321是卡设在该凹部233上的。权利要求一种伞具的伞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单元、锁定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的伞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单元、锁定单元以及中棒,其中,该中棒是固设在该锁定单元上的,而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支撑单元内的;    该支撑单元是为一管体,其设有旋转腔,该旋转腔的腔壁上设有触动块,该触动块是自该旋转腔的腔壁凸设而成的;    该锁定单元是旋转设置在该旋转腔内的,其包括插接件、抵挡件以及弹性触动环,其中,该弹性触动环是连接在该插接件与该抵挡件之间的,并且,该弹性触动环是与该插接件以及该抵挡件连接成为一整体的;    该插接件设有插接腔,而该抵挡件设有内腔,该弹性触动环的内侧设有卡接端,而该弹性触动环的外侧对应该卡接端设有触碰端,该触碰端是与该旋转腔的触动块相对的;    该中棒包括棒体以及限位块,其中,该限位块是可伸缩设置在该棒体上的,该棒体是固设在该插接件的插接腔内的,该限位块是卡接在该弹性触动环的卡接端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定泉
申请(专利权)人:赖定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