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的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372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其可安装于引导部件并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其中扶手(1)的内滑动表面(2)被支撑,从而可在引导部件(3)上滑动或滚动,所述扶手具有侧向弯曲边缘(4),该侧向弯曲边缘(4)绕着引导部件(3)的侧向凸出肋(5)配合,所述侧向凸出肋(5)为直的或以角度α倾斜或向上弯曲,以至于弯曲边缘(4)的端部(6)彼此相距净距离C,且每个端部(6)与引导部件(3)的引导底座(7)相距一距离(C1或C2),其特征在于,扶手(1)的弯曲边缘(4)的端部(6)的净距离C对应于相关点处的总的间隙尺寸C1+C2加上引导底座(7)的宽度X,且所述净距离被如此选择,即考虑了引导底座(7)的宽度X的容差以及扶手(1)在运行期间导致的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总的间隙尺寸C1+C2不超过8mm,而弯曲边缘(4)的净宽度A选择为比引导部件(3)在侧向凸出肋(5)的端部(8)处的宽度Y大总的间隙尺寸A1+A2,从而在考虑了引导部件(3)在肋(5)的端部(8)处的宽度(Y)的容差以及在扶手(1)的运行期间导致的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总的间隙尺寸A1+A2不超过8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的扶手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的扶手,其为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 部分所提及的类型,并可安装于引导部件上。所述扶手已为公众所知(EP0530944A1、DE1756354A、DE1939241A以及 DE2129582A)。这里,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自动扶梯、移动的走道等的运行中,在扶手通过自 动扶梯、移动的走道等期间,由于由扶手的交替的正负弯曲引起的动态应力,尤其是由于收 缩和扭曲现象,扶手的横截面尺寸在其寿命期限内会变化。为避免这些问题,已知的是安装 使收缩量保持在小的限度内的材料和添入物。然而,所述扶手要求相对于引导部件及其引 导底座的表面具有足够的间隙,以使摩擦不会变得太大,从而使得用于使扶手在引导部件 上移动的驱动力不会变得太大。此外,人们还不得不小心扶手处的任何间隙,以使这些间隙 不会对使用自动扶梯的可能将手伸入到这些间隙中的人造成任何伤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所述扶手,使得所述扶手在其整个寿命期限中,能够实现达 到标准且考虑了安全规程的安全运行,而不须施加太大驱动力以驱动扶手。此外,如果可 能,应使得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材料的量很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由权利要求1限定,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所限定。附图示意性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扶手的弯曲边缘的端部的净距离C由相关点处的总的间隙尺寸 C1+C2加上引导底座的宽度X构成,该净距离C被如此选择,即考虑了引导底座的宽度X的 容差以及在扶手的运行期间导致的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总的间隙尺寸C1+C2不超过8mm。 弯曲边缘4的净宽度A选择为比引导部件在其侧肋处的宽度Y大总的间隙尺寸A1+A2,从 而,在考虑了引导部件在肋的端部处的宽度Y的容差以及在扶手的运行期间导致的收缩和 扭曲现象之后,总的间隙尺寸A1+A2不超过8mm。当确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扶手的尺寸时,出发点位于引导部件及其引导底座的横截 面。扶手对引导部件的适应致使在制造中,有必要使影响扶手的横截面的所有收缩和扭曲 的发生为可控的且可以重现(!^produce)。因此,各扶手适应于引导部件及其引导底座的 各自构造。通过调节生产工具以及半成品的横截面,从而确保具有紧容差的可重现的形状。 这特别适用于冲压成形加工、尤其是挤压模塑和挤压加工。这里,还需在工作台测试和/或计算的过程中考虑扶手的轮廓以及在运行期间扶 手轮廓的变化;材料特性和在运行期间发生的应力的类型也会产生影响,所述材料特性和 应力类型可通过进行预先测试而进行优化。在间隙尺寸在运行期间恒定或增加的情况下,由扶手所包围的横截面由引导部件 及其引导底座的外轮廓所决定。引导部件的容差上限预先确定了扶手的内轮廓的容差下 限。于是,确保了扶手不会被卡滞在引导部件上,而是可以容易地移动。扶手于是被如此设 计,即在运行过程期间、即在扶手的寿命期限内,间隙尺寸的变化由总的间隙尺寸C1+C2限定。如果间隙尺寸在运行期间减小,则扶手的内轮廓由净宽度C的容差上限限定,所述净宽度C的容差上限与引导部件及其引导底座的容差下限有关。这种情况下,总的间隙 尺寸C1+C2不应超过8mm的值。必须设计扶手的横截面的尺寸,使得在其整个使用期限中,扶手不能粘着于引导 部件,而是不须施加太多的力便可容易地移动。在两种情况下,人们都必须确保扶手在运行中、尤其是当有人使用时要足够地安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有意地使扶手适应于特定顾客的特定引导部件,而不须使用 特别大型的扶手。因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取得了制造价格低的积极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引导部件的侧肋可相对于扶手的滑动表面的平面倾斜角度 α或向上弯曲;扶手的弯曲边缘也在朝着滑动表面的方向上向内大约弯曲该角度。这提供 了额外的支撑功能,以便克服扶手远离引导部件的侧向滑动。这种情况下,引导部件的侧向 凸出肋可设计为稍微短于无角度布置时的凸出肋。肋的下侧与侧向边缘的向内弯曲的端部 之间的间隙尺寸Bl应少于6mm。实际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扶手中可使用内加强装置,从而确保一定的横向刚度。附图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根据外轮廓弯曲的扶手1布置于引导部件3的滑动表面2上,这种情况下,扶手1 的下侧大致平坦,从而扶手1可沿纵向移动,即以可滑动的方式垂直于所呈现的横截面,或 者如果使用了滚动也可以以可滚动的方式移动,所述扶手分别由人造橡胶或橡胶似的弹性 材料(rubbery-elastic material)制成,所述人造橡胶或橡胶似的弹性材料例如为诸如 SBR、CSM、EPDM、CR和NR等交联的人造橡胶以及诸如TPE和TPU等热塑的人造橡胶。引导 部件3具有侧肋5,即同样在纵向上延伸的肋,所述肋可向下、即朝着引导底座7以角度α 倾斜。引导部件3在侧肋5的外边缘8处的宽度Y稍微小于在边缘4绕着肋5弯曲至端部 10的点处的扶手1的净宽度Α。这导致了在两侧的间隙尺寸Al和Α2。扶手1的内端6的净宽度C比引导底座7的宽度X大总的间隙尺寸C1+C2。因此, 在扶手1的内端6与引导底座7之间存在间隙尺寸分别为Cl和C2的间隙。肋5的最远从引导部件3的上滑动表面2向下画出的部分的距离由Z表示,从而 从扶手1的内端部10到肋5的以角度α倾斜的下指向侧9的距离造成间隙尺寸Bi。扶手1具有总的宽度B。该宽度例如为70mm。扶手具体在其中心部分可设有内加强装置11,从而改善横向刚度和拉伸强度,而 不会削弱沿引导部件3的输送方向上的灵活性。该实施例中的优选尺寸如下Al = 57mmA1+A2 = 2mmF = 70mmBl = ImmC = 38mmC1+C2 = 2mmY = 55mmZ = 8mm 4α = 15°总的间隙尺寸C1+C2与总的间隙尺寸Α1+Α2之间的比率应在0. 125与8之间。角度α应在-45°与+45°之间。距离Z应在4mm与12mm之间。比率Y X应在1. 1与5之间。权利要求一种扶手,其可安装于引导部件上并被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其中所述扶手(1)的内滑动表面(2)被支撑,从而可在所述引导部件(3)上滑动或滚动,所述扶手具有侧向弯曲边缘(4),该侧向弯曲边缘(4)绕着所述引导部件(3)的侧向凸出肋(5)配合,该侧向凸出肋(5)为直的或以角度α倾斜或向上弯曲,以至于所述弯曲边缘(4)的端部(6)彼此相距净距离C,且每个所述端部(6)与所述引导部件(3)的引导底座(7)相距一距离(C1或C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的弯曲边缘(4)的端部(6)的所述净距离C对应于相关点处的总的间隙尺寸C1+C2加上所述引导底座(7)的宽度X,并且所述净距离被如此选择,即在考虑所述引导底座(7)的所述宽度X的容差以及所述扶手(1)在运行期间导致的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所述总的间隙尺寸C1+C2不超过8mm,而所述弯曲边缘(4)的净宽度A选择为比所述引导部件(3)在所述侧向凸出肋(5)的所述端部(8)处的所述宽度Y大总的间隙尺寸A1+A2,从而在考虑了所述引导部件(3)在所述肋(5)的所述端部(8)处的所述宽度(Y)的容差以及所述扶手(1)在运行期间导致的所述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所述总的间隙尺寸A1+A2不超过8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手,其可安装于引导部件上并被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其中所述扶手(1)的内滑动表面(2)被支撑,从而可在所述引导部件(3)上滑动或滚动,所述扶手具有侧向弯曲边缘(4),该侧向弯曲边缘(4)绕着所述引导部件(3)的侧向凸出肋(5)配合,该侧向凸出肋(5)为直的或以角度α倾斜或向上弯曲,以至于所述弯曲边缘(4)的端部(6)彼此相距净距离C,且每个所述端部(6)与所述引导部件(3)的引导底座(7)相距一距离(C1或C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的弯曲边缘(4)的端部(6)的所述净距离C对应于相关点处的总的间隙尺寸C1+C2加上所述引导底座(7)的宽度X,并且所述净距离被如此选择,即在考虑所述引导底座(7)的所述宽度X的容差以及所述扶手(1)在运行期间导致的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所述总的间隙尺寸C1+C2不超过8mm,而所述弯曲边缘(4)的净宽度A选择为比所述引导部件(3)在所述侧向凸出肋(5)的所述端部(8)处的所述宽度Y大总的间隙尺寸A1+A2,从而在考虑了所述引导部件(3)在所述肋(5)的所述端部(8)处的所述宽度(Y)的容差以及所述扶手(1)在运行期间导致的所述收缩和扭曲现象之后,所述总的间隙尺寸A1+A2不超过8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维乔罗瑞克
申请(专利权)人:森佩利特控股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