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传英专利>正文

骰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234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骰盅,旨在通过提供简单的收容空间从而增加游戏的变化性,该骰盅(1)由骰盅本体(3)、罩体(2)、以及骰盅座(5)构成,所述骰盅本体(3)的顶部外侧形成有内凹的碗形凹部(4),并通过与所述罩体(2)的结合而与碗形凹部(4)形成至少一个副空间(2a),及骰盅本体(3)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作为主空间(3a)的“ㄇ”状中空钟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一 种具有游戏功能的骰盅,特别涉及兼具 收容功能并且能增加游戏趣味性的骰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游戏用骰盅(如图1),其构造大多是由钟形 中空罩体以及供钟形中空罩体放置用的台座所构成,然后在该台座上放置多颗骰子(例如4颗)并盖上中空罩体后,经过适当 晃动并开盖之后,根据事先约定的游戏规则(例如比大小)而按 点数的多少来实现决定胜负的游戏目的。然而不难发现的是, 一般的骰盅似乎都忽略了收容骰子的功能,因而导致骰子遗失 是很平常的事,另外,因为受制于传统骰盅的结构而使玩法缺 乏变化性的问题。此外,本技术人又注意到绝大多数的游戏都有先后次序的问题,而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以划拳来决定,但也有因出 拳快慢不 一 而引起输家事后抱怨有失公平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人,经过研究,提出一种能收 容骰子,决定先后次序以及增加游戏的变化性的骰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 提供的骰盅由骰盅本体、与所述骰盅本体结合的罩体以及用于放置骰盅本体的骰盅座构成,其特点在于所述骰盅包括在其顶 部的至少 一个副空间和在所述骰盅本体内部的至少 一个主空 间。所述副空间通过所述罩体和所述骰盅本体的顶部结合而 形成,所述骰盅本体的顶部具有碗形的凹部,而所述罩体与所 述骰盅本体的顶部可通过套接、枢接、扣接、it性结合或黏接固定等其中的一种方式结合或固定。所述主空间为"n"形中 空的钟体形罩,并且所述主、副空间中的 一个由透明材料构成。另夕卜,本技术的骰盅中的所述骰盅座是由表面经粗糙 处理且环设有凸缘的上侧板、具倒角的饰板以及下侧板构成, 其相互组合形成一体。在上侧板或罩体上可设置广告,例如印 刷或是设置具有广告效果的印刷品。本技术的骰盅由于釆用了上述结构,提供了兼具收容 和游戏功能的所述主、副空间,因此解决了传统的骰盅不能收 容骰子的问题,从而使骰子不容易丟失,同时还可决定游戏的 先后次序,并且增加游戏的变化性。而且,在本技术的骰 盅中,可对所述上侧板进行印刷、或者在所述上侧板与所述饰 板间设置具广告性质的印刷品,从而获得不错的广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骰盅立体图。图la为公知的骰盅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之骰盅的立体图。图2a为图2的主^L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之骰盅的主视剖面图。 图3a为图3之骰盅罩体打开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之骰盅的主视剖面图。图4a为图4之骰盅罩体打开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的骰盅座的下侧板与饰板结合状态示 意图。图5a为本技术的骰盅座的饰板与上侧板结合状态示 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之骰盅的主一见剖面图。 图6a为图6之骰盅罩体打开的主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技术技术特点,列举实施例并参考附图作 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为优选的例子,并不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在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对象并未限定 为骰子,其也可以是硬币,或是含有趣味性人体器官等的图案。实施例一首先,参照第2、 2a、 5及5a图来说明本实用 新型"骰盅"之构成。本实施例中之骰盅1主要由骰盅本体3、与该骰盅本体3 结合用之外罩2、以及置放骰盅本体3用的骰盅座5构成。具体而言,其中的骰盅本体3系整体断面略呈n字形之中 空钟体形罩,其中在顶部形成有可容置对象之下凹的碗形凹部 4、而在底部则形成有可与后述之骰盅座5盖合用的开口部dl, 以及在底部外周侧环设断面呈半葫芦状(直径上小下大)之可 供游戏参与者双手或单手握持用的握持部T。又,外罩2系与骰盅本体3相同的钟形中空体,具有与骰 盂本体3部分外形弧度相仿的形状,在此所谓"部分外形弧度" 是指从该碗形凹部4与骰盅本体3外侧缘之交点I起算截至握持部上缘Tl为止的骰盅本体3之外缘部分。此外,该骰盅座5系由上而下依序将上侧板5a、饰板5b 及下侧板5c堆栈并嵌合而成一体的圆形板体,该上侧板5a具 有大于骰盅本体3握持部T外径之尺寸,且外侧缘部形成有倒 角,并在要与骰盅本体3开口部dl,盖合的那侧上环设有外径 d2略小于该开口部dl直径之凸缘F,其在骰盅本体3盖合后会 与该开口部dl直径之间(指该凸缘外径d2与该开口部直径dl 两者间)形成间隙,例如为2mm,而有关凸缘高度及径向厚度方 面并未限制,只要不影响骰盅本体3开启且在开启时不致于造 成骰子点数変化者即可。再者,饰板5b系 一环形中空板,外侧缘形成对称之圓角, 并在低于圆角之适当高度上形成可供上侧板5a嵌入用的凹部 A,以及形成有比凹部A还低的贯通部B,该贯通部B之直径 介于凹部A与凸纟彖外径d2之间。下侧板5c系外径与饰板5b外径一致之圆形板,在其上形成 有与贯通部B之直径及厚度略相同的圆形凸部B,。其次、说明骰盅1之构成要件的组装步骤首先,在骰盅本体3的碗形凹部4中置放1颗骰子,再使外 罩2顺着骰盅本体3外周以套接方式与骰盅本体3密接直到外 罩2下缘与握持部上缘抵接为止,在此同时,亦与骰盅本体3 顶部的石宛形凹部4之间形成一 副空间2a ,该副空间2a为 一透 明的空间。接着,将下侧板5c之圆形凸部B,嵌入饰板5b之贯通部B, 使该圆形凸部B,之上表面与饰板5b的凹部A底面平齐而形 成一平面,将广告用纸P置于该平面上,然后将该上侧板5a 之倒角嵌入饰板5b的凹部A而完成骰盅座5之组装。最后,再将结合完成之外罩2与骰盅本体3之组合体(以下 称骰盅盖)盖合于置放有5颗骰子的骰盅座5上,此时,上侧 板5a的凸缘F之内缘凹部与骰盅本体3遂形成一主空间3a。 从上述组合后的骰盅1整体构成来看,该主空间3a与该副 空间2a系透过外罩2套接于骰盅本体3外周、以及属外罩2 与骰盅本体3之组合体"骰盅盖"盖合于骰盅座5上而分别位 在由石宛形凹部4所区隔的两个空间内。上述结构形成可进行游戏的骰盅1,其中在上侧板5a和 下侧板5c之间可设置广告用纸P,当摇定并开启骰盅本体3 之后,可让游戏参与者随即看见夹置于上侧板5a和下侧板5c 之间的广告用纸P而达到广告效果。此外,所述副空间也可形成一种轮盘结构,所述对象也并 不限定为骰子,例如,其也可以是硬币或印有人体器官的图案 或模型。实施例二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的骰盅l,仅罩体2的结合方式 不同,其余结构都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其中所述罩体2通过枢 设于骰盅本体顶部缘部的铰链H与骰盅本体3相对活动,并利 用罩体2的内缘及与其对应的骰盅本体3顶部的外缘上各自设 置的缺口部n进行扣接,其中该铰链H位于前述交点I附近, 且在隔着碗形凹部4之另 一侧的罩体2上形成有易于开启的翘 起部U。实施例三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的骰盅l,也如实施例二所述, 仅罩体2的结合方式不同,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其中 所述罩体2是通过环设于骰盅本体顶部缘部的外缘f及罩体2内缘上的凸缘部而相互扣接。其次,考虑到现行的骰盅大多单手即可握持,所以罩体2与骰盅本体3也可通过在彼此对应的部位上i殳置相互吸引的 磁性结构以达到快速开启以更换内部物体的效果,或在根本不 考虑更换内部物体和简化结构,从而将内部物体(例如骰子) 一次放入所述副空间内并通过直接胶合密封等方式来实现结 合的目的。实施例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骰盅,该骰盅由骰盅本体、与所述骰盅本体结合的罩体以及用于放置骰盅本体的骰盅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骰盅包括在其顶部的至少一个副空间和在所述骰盅本体内部的至少一个主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英
申请(专利权)人:王传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