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增亮的发光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822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局部增亮的发光键盘,其改善了传统发光键盘均匀发光造成键帽位置不易辨识的缺失,该发光键盘包括键盘部及提供键盘部光源的发光部,其中,该键盘部具有底板、设于底板上并可相对底板上下运动的多个键帽,以及于键帽上下运动中输出讯号的电路板,而发光部具有产生光源的发光组件及接收该光源并将光源传导至键盘部而显示发光效果的导光板,该导光板于对应键盘部预定局部位置处上设有聚光部,令该导光板以该聚光部于键盘部预定局部位置处提供较强亮度发光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局部增亮的发光4建盘,具体地涉及一种将 键帽亮度提高以便于辨识的发光键盘。
技术介绍
在现今科技资讯的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 品,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4于各业也都需依赖计算才几来辅助 作业,无论是桌上型计算机或笔记本型计算机等,其使用的领域与 时机相当广泛,且在任何环境下皆有可能使用,但于低亮度或黑暗 环境下,因为光线不足导致无法准确敲击4建盘来作为讯号的输出。为解决此一问题目前已有多种发光键盘专利问世,如美国第 6179432、 6199996、 6284988、 6322229、 6554442号专利案及中国 台湾第438035、 465777、 468833、 509955、 516671、 535385、 570235、 1242737号专利案所示,上述专利案均揭露一种发光键盘,主要将 一发光片设置于键盘内部,使发光片对键帽发出光线而便于使用者 于光线不足或黑暗的环境中4乘作4建盘。但是,在上述各专利技术文献中均诉求键盘内的发光组件与键 帽之间-f又有弹性体及连动才几构阻隔,而各专利中大多将4建帽、弹性 体及连动4几构以透光材料制成(部分专利是将4建帽设计为非透光材 料、但键帽上的字符符号为透光材料制成),让发光片整片式射出 光源时,键盘是呈现均匀背光型态,由于使用者操作发光键盘的环境多为光线不足、较为黑暗处,例如飞机上、车上等低亮度环境, 但键盘整片均匀发光,将造成整体亮度过强而影响周围其它人,且 在此低亮度环境中,使用者对键盘可视能力本就降低许多,若整片 均匀发亮,使用者根本难以辨识每一键帽上的字符符号,即使该字符符号以不透光材料制成,或者^T定帽为不透光材料而字符符号为透 光材料,也会因相邻4建帽之间隙所射出的光源干扰效应而造成辨识 不易的困难度,对不熟悉无法确实记忆键帽字符符号者,将产生敲 击错误而输出错误指令讯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失,藉此增加键帽 的亮度,以1更于4吏用者辨识4建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L出一种局部增亮的发光^t盘,其 包括有用于敲击输入指令的键盘部以及提供该键盘部光源的发光 部,其中,该4建盘部具有底4反、i殳于该底4反上并可相对底才反上下运 动的多个键帽,以及于键帽上下运动中输出讯号的电路板,而该发部并显示发光岁文果的导光^反,该导光4反于^"应该4定盘部预定局部4立 置上设有一聚光部,令导光板以该聚光部于键盘部预定局部位置处 提供较强亮度的发光效果,且该预定局部位置可为对应4定帽的位 置,使各键帽的亮度高于4建与键的间隙,以便于使用者辨识出各键 帽的位置,乂人而减少敲击4晉误的才几率。经由以上可知,本技术相较于现有冲支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 于提升发光键盘操作输入的准确率。附图i兌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一斤型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中导光板的通孔示意图(一)。 图8为本技术中导光板的通孔示意图(二)。 图9为本技术的发光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l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局部增亮的发光^T建盘,该 发光键盘包括用以输入敲击指令的键盘部及提供该键盘部光源的 发光部,其中,该键盘部包含底板70、位于该底板70上的基板40、 -没于该基4反40上并可上下运动的多个4建帽10,以及i殳于底^反70与 基板40间受这些4建帽10按压而输出讯号的电路板60,且基板40 设有连结键帽10的连动机构20并具有对应键帽10的穿孔41以设 置一撑持键帽10的弹性体30,藉以构成键帽10的上下运动关系,且电路板60于这些键帽10上下运动时受弹性体30触压而输出讯 号;而发光部包含产生光源的发光组件80 (如发光二极管)及接收 该光源并将光源传导至4建盘部显示发光效果的导光纟反50,该导光玲反 50于对应4建盘部预定局部位置上i殳有聚光部51,令导光板50以聚 光部51于键盘部预定局部位置处提供较强亮度发光效果,如是构 成了本技术的主要架构,且本技术中聚光部51所在的预 定局部位置为对应键帽10的位置,使各键帽10的亮度高于键与键 的间隙,以1更于4吏用者辨识出各个4建帽10。且本技术的导光才反50可i殳置于电鴻4反60之上,如图l至 图3的实施例中,导光板50介于4建帽10与该电路^反60之间,该 导光板50设有对应4建帽10以容置弹性体30的通孔52,且聚光部 51设置于该通孔52的孔缘,而形成一凸环的形态,以图l为例, 聚光部51为导光纟反50以成形才几具打洞形成通孔52时所产生的余 料,且位于导光板50下侧;亦可如图2所示,将导光板50反向打 洞,或将图1的导光板50翻面设于4建帽10与电路板60之间,使 聚光部51位于导光4反50上侧;而聚光部51除了可如图1及图2 i殳置于导光才反50的单一侧之外,更可如图3所示i殳置于导光4反50 的两侧,例如导光板50先成形出孔径较小的洞,再以外径较大的 器械将洞撑大成通孔52,并将该通孔52孔缘往导光板50两侧挤压 而形成导光才反50两侧的聚光部51。此外,导光板50还可设置于该电路板60之下,如图4至图6 所示,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导光才反50 i殳置的位置不同, 图4至图6的实施例中,导光板50介于电i 各板60与底板70之间, 因此不需设置通孔52来容置弹性体30,发光组件80的光源经由导 光板50并穿过电路板60 (可为薄膜电路板)而传导至键帽10;而 导光板50的聚光部51于此实施例中形成一凸柱的形态,且聚光部 51亦可i殳置于导光^反50的单侧或两侧;例如图4的实施例将聚光部51 _没置于导光外反50的下侧,而图5的实施例4夸聚光部51 i殳置 于导光板50的上侧,另外,在图6中,将聚光部51设置于导光板 50的两侧;因此,本技术并不限定导光^反50i殳置的位置,可 设置于基板40与电路板60之间,亦可i殳置于电路板60与底板70 之间,重要的是导光板50于预定局部位置借助聚光部51而增加发 光亮度。除了通过聚光部51来增加发光亮度之外,当导光板50设置于 基板40与电路板60之间时,可如图7及图8所示调整导光板50 的通孔52、 53的形状,以控制通孔52、 53内光源反射的效果,其 中,本技术中导光板50的通孔52、 53的形态由前述成形机具 的外型而定,如图7所示,若成型机具的外径为圓形,则导光板50 1更会产生圆形且孔壁4交为光滑的通孔52,而^f吏光源传导至通孔52 内以后,较不易产生反射的岁文果;如图8,如成型才几具的外径非圓 形,则导光^反50的通孑L53则非圆形,且可因应成型才几具的外径而 形成凹凸不平、或不失见则的孔壁,4吏光源传导至通孔53内以后, 因孔壁形成凹部与凸部的结构而产生多次反射,可再次增加导光亮 度;本技术除了可藉由聚光部51增加导光亮度之外,更可通 过通孔52、 53孔壁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局部增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键盘部,具有底板(70)及设于所述底板(70)上并可相对所述底板(70)上下运动的多个键帽(10),所述键盘部还设有于键帽(10)上下运动中输出讯号的电路板(60);    发光部,具有产生光源的发光组件(80)、以及接收所述光源并将所述光源传导至键盘部而显示发光效果的导光板(50),所述导光板(50)于对应键盘部预定局部位置上设有聚光部(51),所述导光板(50)以所述聚光部(51)于所述键盘部预定局部位置处提供较强亮度发光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