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391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第一、第二检测端子,金属壳体与绝缘本体构成一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一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延伸的底板、一位于该底板的上方且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并与该底板平行延伸的舌板及一从该基部底面延伸至该底板且连通该插接空间的安装槽;该两个检测端子安装在该绝缘本体的安装槽内,分别设有一接触臂,其末端形成一接触部,该两个接触臂自左右朝相反的方向互相延伸,第一检测端子具有一凸出至插接空间内的推压部,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后方。该电连接器的检测端子安装空间较大,使端子具有足够的尺寸及弹性从而更为耐用及接触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插座电连接器,如中国大陆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0720046652. 4(中国 台湾对应案专利申请案号96216771 ;美国对应案专利号US2009/0075517A1),公开了一种 检测端子和插头电连接器的金属体接触而达成检测的结构,检测端子与该插座电连接器的 金属壳体分别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检测电路。当插头电连接器插入该插座电连接器时,插头 电连接器的金属体分别接触检测端子及插座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也就是说,检测端子需 要通过插头电连接器的金属体与插座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达成电性导通来达到检测的功 能。 上述现有专利在插座电连接器内的插接空间内增加设置检测端子,如图1所示, 需要在插座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10a的舌板lla的内部增加开槽12a或是开洞,且使检测 端子20a的接触部21a由该开槽12a凸伸出舌板lla上方。然而,舌板lla本来就是薄且 长的悬臂结构,如此更会减弱舌板lla的结构强度及影响其他讯号端子的安装强度。 而且上述现有专利的检测端子安装在插接空间内,在愈小型的插座电连接器中这 个插接空间更加狭小,检测端子若安装在这个狭小的插接空间内,其尺寸及弹性都会大幅 縮减,容易造成检测端子的损坏及失效。 另一种现有的插座电连接器,如2007年9月3日申请的中国大陆技术专利申 请号CN200720046919.X(中国台湾对应案专利申请案号96215951)所公开,该插座电连接 器包括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由基部延伸出的舌板;导电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中,设有 位于舌板上的接触部;一对检测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其分别设有可相互接触的第一对接 部和第二对接部,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在舌板的延伸方向上为前后设置或者于与舌板 相垂直的方向上为上下设置。 上述现有专利的检测端子安装在插接空间内,该对检测端子为直立式的前后设 置,在愈小型的插座电连接器中这个插接空间更加狭小,高度更小,检测端子若直立地安装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其尺寸及弹性都会大幅縮减,容易造成检测端子的损坏及失效。 又上述专利的第二实施例的两支检测端子设置在舌板上,如前所述同样需要在插 座电连接器的舌板内部增加开槽或是开洞,而舌板本来就是薄且长的悬臂结构,如此更会 减弱舌板的结构强度及影响其他讯号端子的安装强度。 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知识的运用,而提出一 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检测插头电连接器是否已插入的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 —金属壳体,其前端形成有一插口,该金属壳体设有多个接脚;一绝缘本体,其容纳装设在该金属壳体内,且该绝缘本体与该金属壳体共同构成一连通该插口的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一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延伸的底板、一位于该底板的上方且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并与该底板平行延伸的舌板及一从该基部底面延伸至该底板且连通该插接空间的安装槽;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舌板;以及两个检测端子,其安装在该绝缘本体的安装槽内,该两个检测端子分别为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该第一检测端子包含一主体、一 由该主体延伸的焊接脚及一 由该主体延伸的接触臂,该接触臂中段处形成一推压部,该接触臂末端处形成一接触部,该推压部从该安装槽朝该插口方向凸出至该插接空间内且位于该舌板下方,该第二检测端子具有一接触臂,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臂末端处形成一接触部,该两个检测端子的接触臂自左右朝相反的方向互相延伸,而且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后方;其中,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推压部受到外力作用而朝后移动时,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接触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 本技术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 —插座电连接器,其包含一金属壳体,其前端形成有一插口,该金属壳体设有多个接脚;一绝缘本体,其容纳装设在该金属壳体内,且该绝缘本体与该金属壳体共同构成一连通该插口的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一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延伸的底板、一位于该底板的上方且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并与该底板平行延伸的舌板及一从该基部底面延伸至该底板且连通该插接空间的安装槽;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舌板;及两个检测端子,其安装在该绝缘本体的安装槽内,该两个检测端子分别为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该第一检测端子包含一主体、一由该主体延伸的焊接脚及一由该主体延伸的接触臂,该接触臂中段处形成一推压部,该接触臂末端处形成一接触部,该推压部从该安装槽朝该插口方向凸出至该插接空间内且位于该舌板下方,该第二检测端子具有一接触臂,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臂末端处形成一接触部,该二检测端子的接触臂自左右朝相反的方向互相延伸,而且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后方;以及 —插头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及一金属体,其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其中,该插头电连接器插入该插座电连接器时,该金属体推顶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推压部移动,使该第一检测端子朝后弹性变形,而且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接触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插座电连接器的狭小空间内,取得 较大的检测端子安装空间,使检测端子具有足够的尺寸及弹性,令检测端子更为耐用及接 触稳定。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插座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检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6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插设有插头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 图。 图10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插设有插头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 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3是本技术的插座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插设有插头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 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a绝缘本体 12a开槽 21a接触部 l插座电连接器 11顶壁 121接脚 13插口 20绝缘本体 211组接槽 213凸±央 23舌板 232下表面 24安装槽 30导电端子 32接触部 40'第一检测端子 42固定臂 43焊接脚 441推压部 50第二检测端子 51主体 521固定部lla舌板 20a检测端子10金属壳体 12侧壁 122缺口 14插接空间 21基部 212组接槽 22底板 231上表面 233凹陷部25端子槽31焊接部40第一检测端子 41主体421固定部44接触臂442接触部50'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属壳体,其前端形成有一插口,该金属壳体设有多个接脚;    一绝缘本体,其容纳装设在该金属壳体内,且该绝缘本体与该金属壳体共同构成一连通该插口的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一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延伸的底板、一位于该底板的上方且从该基部朝该插口方向并与该底板平行延伸的舌板、及一从该基部底面延伸至该底板且连通该插接空间的安装槽;    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舌板;以及    两个检测端子,其安装在该绝缘本体的安装槽内,该两个检测端子分别为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该第一检测端子包含一主体、一由该主体延伸的焊接脚、及一由该主体延伸的接触臂,该接触臂中段处形成一推压部,该接触臂末端处形成一接触部,该推压部从该安装槽朝该插口方向凸出至该插接空间内且位于该舌板下方,该第二检测端子具有一接触臂,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臂末端处形成一接触部,该两个检测端子的接触臂自左右朝相反的方向互相延伸,而且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后方;    其中,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推压部受到外力作用而朝后移动时,该第一检测端子的接触部接触该第二检测端子的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坷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