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隧道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0069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隧道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电力控制组和除尘作业组,除尘电力控制组包括依次设置的配电及控制仓、电力仓和储备仓;除尘作业组包括依次设置的1#作业室、3#作业室和4#作业室和设置在区域内的变频器的配电柜,其中,1#作业室内设有吹风装置,3#作业室内设有吸尘装置,3#作业室的一侧设有吸风风门,另一侧设有排风风门,4#作业室一侧设有排风风门,4#作业室排风风门与3#作业室吸风风门在同一侧,吹风装置包括吹尘风机和与吹尘风机相连的出风接口,吸尘装置包括吸尘风机和与吸尘风机相连的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运输,具有效率高、清扫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铁路及公路的隧道除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隧道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隧道扬尘是困扰隧道正常使用、影响列车安全行驶的重大问题。在实际的隧道中,由 于施工残留的灰尘,加之北方气候干燥,使用无砟轨道灰尘难以板结等原因,在有列车经 过时隧道内尘埃弥漫,无法看清路轨,甚至无法看清照明灯,对电气化铁路隧道接触网供 电系统造成极大危害,也对洞内作业者和车上乘坐人员的健康带来恶劣影响。现有技术中 主要采用清水冲洗隧道、人工清扫地面来缓解。此种方法不仅浪费水源、清扫成本高,而 且处理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扫成本低、效率高、使用效 果好、安全、可靠的大型隧道除尘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隧道除尘设备,包括通 过电力连接器和控制连接器相连的两个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分别设有除尘电力控制组和 除尘作业组,所述的除尘电力控制组包括依次设置的配电及控制仓、电力仓和储备仓;所述的除尘作业组包括依次设置在集装箱内的ltt作业室、3射乍业室和4H作业室和设置 在区域内的变频器的配电柜,其中,1S作业室内设有吹风装置,3tt作业室内设有吸尘装置, 3#作业室的一侧设有吸风风门,另一侧设有排风风门,賴作业室一侧设有排风风门,4#作 业室排风风门与3tt作业室吸风风门在同一侧,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吹尘风机和与吹尘风机相 连的出风接口,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风机和与吸尘风机相连的过滤器,所述3射乍业室内 的过滤器位于3tt作业室吸风风门与所述的吸尘风机之间。所述的集装箱上设有摄像装置。所述的配电及控制仓内设有控制台和配电柜;所述的电力仓内设有给配电柜送电的发 电机和空气净化器,并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的进风口设有过滤器。 所述电力仓内还设有辅助发电机。所述风门包括气缸和风页,所述风页上固定有档片,所述档片上固定有气缸。 所述的除尘作业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1H乍业室和3射乍业室之间的2tt作业室,所述2共作业室内设有吸尘装置,2tt作业室的两侧分别设有吸风风门和排风风门,所述2W作业室的 吸风风门与3tt作业室的排风风门在同一侧,所述2#作业室的排风风门与3tt作业室的吸风风 门在同一侧。所述的ltt作业室内设有变频器的配电柜,所述1H作业室顶部设有天窗,底部设有吸风 地窗,所述1射乍业室的侧面设有排风风门,ltt作业室的排风风门与2射乍业室的吸风风门在 同一侧所述l树乍业室吹风装置下方设有吸尘装置;所述2tt作业室和3tt作业室的顶部均设有 天窗,所述2#作业室和3射乍业室内的过滤器分别放置在各自区域内的吸尘风机与吸风风门 之间;所述4射乍业室顶部设有天窗,底部设有排风地窗,4#作业室天窗下方设有吸尘装置, 所述站作业室吹风装置下方还设有气泵。所述吹风装置包括4台吹尘风机,其中中间的两台吹尘风机分别接底部的两个出风接 口,两边的吹尘风机分别接集装箱两侧的出风接口。所述的排风风门、吸风风门和天窗可以通过手动、电动或气动控制。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吹尘风机通过出风接口将高压空气送 出,同时将隧道内大量积尘吹起,底部两个出风接口将吹起轨面与道沟积尘,侧面出风接 口将吹起电缆井面及洞壁的积尘,吹尘风机吹起的灰尘吸入吸尘装置,过滤后的空气由排 风口向上排出,气流将洞顶的灰尘吹起,并把吹起的灰尘下压,延洞壁形成环状灰尘流, 致使洞内所有灰尘被大风量吸尘模块过滤为较干净的空气。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 方便运输,使用本技术的设备代替人为的清扫,具有效率高、清扫成本低、使用效果 好、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铁路、公路的隧道除尘,也可用于其它户外大型场合的除 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电力控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作业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作业组的剖视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作业组的2ft和3W作业室进风口气缸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作业组的2H和3ft作业室排风口气缸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作业组的前进气流运行状态示意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作业组的后退气流运行状态示意图。图中l集装箱,2电力仓,3储备仓,4发电机,5辅助发电机,6排风口, 7空气净化器,8发电机配电柜,9配电及控制仓,IO控制台,ll逃生门,12门,13进风口, 14吹 尘风机,15出风接口, 16吸尘风机,17气缸,18a 1#作业室排风风门,18b2射乍业室吸风 风门,18c 2#作业室排风风门,18d 3tt作业室吸风风门,18e 3#作业室排风风门,18f 4# 作业室排风风门,19风页,20过滤器,21变频器的配电柜,22风管,23天窗,24控制连 接器,25电力连接器,26摄像头,28吸风地窗,29气动排风地窗,30挡片,101 1S作业 室,102 2射乍业室,103 3frf乍业室,104 4共作业室,100除尘电力控制组,200除尘作业组, 300平板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隧道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电力控制组100和除尘作业组200,分别设置在两个集装箱中,两个集装箱通过连接器相连;两个集装箱放置在平板车300上。参见图2,除尘电力控制组包括依次设置在集装箱l中的配电及控制仓9、电力仓2和 储备仓3;配电及控制仓9内设有控制台10、发电机配电柜8和逃生门11;电力仓2内设 有给发电机配电柜8送电的发电机4、辅助发电机5和空气净化器7,并设有进风口13和 排风口6,是将发电机所散出的热量通过排风口排出,进风口 13上还设有过滤器,以防止 尘土进入电力仓2,配电及控制仓9与电力仓2之间,电力仓2与储备仓3之间均设有门 12,电力仓发电机4为全电控柴油发动机,辅助发电机5为电控辅助发电机。控制台内的控制系统通过PLC将采集到的负压值,温度值以及气缸到位传感器的状态 通过RS422协议传输给触摸屏显示。触摸屏向PLC下达指令控制电磁阀,从而控制气缸的 行进方向。触摸屏和5.5KW变频器之间通过MODBUS通讯协议进行通讯。触摸屏向变频 器下达启动,停止以及复位指令,同时采集变频器的转速以及电流值。全电控柴油发电机 配电柜控制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全电控柴油发电机为变频器配电柜提供电力能源,空气净化器利用吸尘风机将空气吸 入过滤器后经紫外线照射,光触媒产生催化降解功能,将有害化学物质、恶臭物质进行分 解后,将干净空气排入控制室,使控制室形成正压,继而使控制室外空气不会进入控制室 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辅助柴油发电机为控制室、电力室和储备室及气泵提供电力能 源。进风口设置的过滤器,对全电控柴油发电机起到进气保护作用。参见图3,除尘作业组的集装箱的顶部设有多个天窗23,优选为4个,侧面依次设有 2#作业室排风风门18c、 3#作业室吸风风门18d、站作业室排风风门18f,除尘作业组一端6设有电力连接器24和控制连接器25分别也与除尘电力控制组中的发电机和控制台相连。参见图3和图4,除尘作业组包括吹风装置和吸尘装置,吹风装置包括吹尘风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电力连接器和控制连接器相连的两个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分别设有除尘电力控制组和除尘作业组,所述的除尘电力控制组包括依次设置的配电及控制仓、电力仓和储备仓;    所述的除尘作业组包括依次设置在集装箱内的1#作业室、3#作业室和4#作业室和设置在区域内的变频器的配电柜,其中,1#作业室内设有吹风装置,3#作业室内设有吸尘装置,3#作业室的一侧设有吸风风门,另一侧设有排风风门,4#作业室一侧设有排风风门,4#作业室排风风门与3#作业室吸风风门在同一侧,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吹尘风机和与吹尘风机相连的出风接口,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风机和与吸尘风机相连的过滤器,所述3#作业室内的过滤器位于3#作业室吸风风门与所述的吸尘风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铁世安机械安全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