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令福专利>正文

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4905 阅读:25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维,所述蚕丝纤维中设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纤维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其表面为针刺而成的织绒。在蚕丝纤维网内还加入了远红外纤维,所述远红外纤维与蚕丝纤维网交织在一起。所述远红外纤维与磁性纤维先相互交织后,再将其交织物加入到蚕丝纤维网内并与之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桑蚕丝绒毡能对贴近的肌肤进行全方位的刺激和按摩,使肌肤表面处于微运动状态,有效的激活细胞代谢能力,促进身体微循环、血管扩张及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组织伸展及减少滑液粘稠度,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伸缩能力,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对人体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桑蚕丝绒毡,具体为一种具有激活细胞代谢能力、促进人体 微循环和血管扩张功能的桑蚕丝绒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桑蚕丝作为保暖填充物已经在纺织行业中广泛使用。由于桑蚕丝纤 维细小,其存在弹性差、易结板的缺陷,使其保暖性、柔软性和舒适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加之 桑蚕丝成本较高,功能单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服装和床上用品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限于保暖的需求,更需要具有多 种功能的产品。随着科研水平的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具有磁性和远红外功能的纤维材料,而 磁性和远红外线对人体都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如果能在功能相对单一的桑蚕丝绒毡中 加入医疗保健的功能,这无疑对人们的生活将会产生较大的改善,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群的 健康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首先解决现目前桑蚕丝绒 毡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磁性和远红外功能,并且成本较低,弹性好、不易结板的 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 维,其特征在于,蚕丝纤维中设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纤维交织形成网状结构, 其表面为针刺而成的织绒。所述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其比 例可根据适应人群分配配置。所述远红外纤维与磁性纤维先相互交织后,再将其交织物加入到蚕丝纤维网内并 与之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更方便材料的制作,其工序更加简单,成本大大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桑蚕丝纤维中加入磁性纤维和远红外纤维,并与蚕丝纤维交织形成网状结构, 使各种纤维能够充分的以自己之长补其之短,所制成的桑蚕丝绒毡弹性好、不结板,能吸 湿及保暖,明显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伸缩能 力,增加组织伸展,减轻僵硬不适,并且还能对肌肤穴位进行全方位刺激和按摩,调节人体 机能和提高抗病能力,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本技术加入磁性纤维后,在绒毡表面会产生一层看不见的磁力线网,这层磁 力线网与人体的生物磁场相结合,能够穿透人体的肌肤穴位,起到如中医针灸一样的效果, 实现刺激调整人体机能和提高抗病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并且,由于增加了磁性和远红外纤维,桑蚕丝绒毡能保持柔软舒适的手感,还可洗 涤,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群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蚕丝纤维,2"磁性纤维,3"远红外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 维1,蚕丝纤维1中设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纤维1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其表面 为针刺而成的织绒。所述功能性纤维包括磁性纤维2,可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蚕丝纤维网 中使用,其比例可根据适应人群分配配置。例如蚕丝纤维1与磁性纤维2的重量之比为 50-70 50-30。所述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可为30克/m2、80克/m2、200克/m2、500克/ m2或700克/m2等多种规格。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维 1,蚕丝纤维中包括磁性纤维2和远红外纤维3 ;磁性纤维2和远红外纤维3与蚕丝纤维1交 织形成网状结构,形成多层交叉的立体结构,其表面为针刺而成的织绒。可制成无限长度的 卷材或片材,是床上用品和服装行业理想的内层材料。另外,所述功能性纤维还可为负氧离子或竹纤维等等,它不仅保暖,还能起到净化 空气,改善环境等作用。所述磁性纤维产生纵横交错的磁力线由N极到S极构成磁性回路,这些磁性回路 和磁力线交织成一层看不见的浓密的磁力线网,能对贴近的肌肤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刺激和 按摩,使肌肤表面处于微运动状态,有效的激活细胞代谢能力,促进身体微循环,并且还能 使人的兴奋性增高,呈现活跃反应,对人体起到医疗保健作用。所述的磁性纤维2为现有技 术的产品,其原理是将磁性微粒材料均勻地加入到纤维中去,形成一种既具有纺织纤维特 性又有磁性的一种材料,这种磁性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并可通过纺织加工做成纱线、织物 或加工制成各种形状的服装等。现目前制备磁性纤维的方法也有很多,如金属纤维直接成 型法,有机金属络合物分解法等,本技术所使用的磁性纤维是直接采用的磁性纤维成PΡΠ O远红外纤维发射的远红外线能够渗透到人体组织中,使皮肤表面的温度上升,增 加新陈代谢,促进血管扩张及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组织伸展及减少滑液粘稠度,增加神经 传导速度及肌肉伸缩能力,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本技术所采用的远红外纤维也是现有技术产品,由于远红外纤维能够发射出 远红外线,而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渗入体内之后,会引起人体细胞 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 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 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 系统的目的。因此,加入远红外纤维后对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 改善和防治作用。生产制作时,是先将远红外纤维3与磁性纤维2相互交织后,再将其交织物加入到 蚕丝纤维1内相结合。同样的,也可以在远红外纤维的基础上,均勻地植入磁性微粒子,使这种纤维具有远红外和磁性的双重功能,再将具有双重功能的纤维植入蚕丝纤维网内,制 作成桑蚕丝绒毡。磁场对人体有有利的一面,但当磁场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也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 影响。本技术所采用的磁性纤维因其体积小磁通量小,故即使进行局部的贴敷,也不会 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有害作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 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维(1),其特征在于,蚕丝纤维(1)中设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纤维(1)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其表面为针刺而成的织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纤维包括 磁性纤维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纤维还包 括远红外纤维(3)。专利摘要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维,所述蚕丝纤维中设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纤维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其表面为针刺而成的织绒。在蚕丝纤维网内还加入了远红外纤维,所述远红外纤维与蚕丝纤维网交织在一起。所述远红外纤维与磁性纤维先相互交织后,再将其交织物加入到蚕丝纤维网内并与之结合。本技术的桑蚕丝绒毡能对贴近的肌肤进行全方位的刺激和按摩,使肌肤表面处于微运动状态,有效的激活细胞代谢能力,促进身体微循环、血管扩张及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组织伸展及减少滑液粘稠度,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伸缩能力,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保健桑蚕丝绒毡,包括纵横交错、叠加的蚕丝纤维(1),其特征在于,蚕丝纤维(1)中设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纤维,与蚕丝纤维(1)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其表面为针刺而成的织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福
申请(专利权)人:曾令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1月19日 00:07
    绒毡层,tapetum亦称为绒毡组织,是维管植物幼孢子囊最内侧的细胞层。在蕨类植物是除水韭类(Isoetinae)、松叶蕨类(Psilotinae)以外的其他植物的幼孢子囊壁,在种子植物则存在于幼花药的内侧。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