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4247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中,两个框体所连结的连结部中设有与一框体所具备的天线不同的天线,该无线装置可降低该连结部中具备的天线的特性劣化。该无线装置(1)包括:上框体(10),内置有与第1频率共振的框体天线(11);下框体(20),内置有框体天线(11)的匹配电路(23);铰链部(31),将上框体(10)与下框体(20)连结,且内置有与不同于所述第1频率的第2频率发生共振的内置天线(32)以及使匹配电路(23)耦合于框体天线(11)的供电部(33)及(34);透过元件(12)及(22),在连接框体天线(11)与供电部(33)的信号路径以及连接匹配电路(23)与供电部(34)的信号路径的其中至少一信号路径上,使所述第1频率的信号透过,且屏蔽所述第2频率的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使用频率互相不同的两个天线的无线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无线装置的一种,便携式电话得到广泛普及,就该便携式电话而 言,开发出了各种结构的便携式电话。其中,众所周知的是具有上下两个框体且将该两 个框体的端部作为铰链部链接在一起的折叠结构的便携式电话。例如,如图11 (a)及图11 (b)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如下无线装置上框 体301与下框体302通过铰链303链接。具体为,在该专利文献1揭示的无线装置中, 上框体301具有基板304及作为天线元件而发挥功能的导体,该导体经由供电部307连接 于下框体302所具有的匹配电路309。进而,在下框体302中,基板305上具有无线部电 路310,在该无线部电路310中,处理与天线元件进行共振的频率的高频信号。此外,作为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折叠结构的无线装置的其它先前例,众所周 知的有,具有使用频率互相不同的两个天线的无线装置关于这种具有两个天线的无线装 置,其具有能够利用频率不同的多个通信系统或者能够实现通信系统的利用及广播电波 的接收等众多优点。例如,能够使用一天线进行利用有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2GHz)频带的无线通信,此外,能够使用另一天线来接 收UHF (Ultra High Frequency 超高频;470 770MHz)频带的电视电波。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6-54843号公报” ;2006年 2月23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在此,在具有两个天线的无线装置中,若上框体具有一天线,且另一天线内置 于由上框体的端部与下框体的端部所构成的铰链部中,便会产生内置于铰链部中的天线 (以下称作内置天线)的天线特性发生劣化的问题。以下将对该问题进行说明。首先,如专利文献1揭示的无线装置,由于上框体具有天线,且下框体具有该 天线的匹配电路,因此,用以使上框体所具有的天线(以下称作框体天线)与框体天线的 匹配电路进行耦合的供电部便位于铰链部中。因此,由于内置天线内置在铰链部中,因 此内置天线与供电部便靠近。此外,该框体天线由导体图案所构成,且具有上框体的接 地图案的功能。在此,以往所众所周知的是,当在天线附近配置有接地时,会受该接地 的影响而使该天线的特性劣化。S卩,由于与内置天线相靠近的供电部连接于作为上框体接地图案的框体天线, 因此,接地便靠近内置天线,其结果,产生因受供电部的影响而致使内置天线的天线特 性发生劣化的问题。此外,该供电部经由框体天线的匹配电路还连接于下框体的接地图案,因此接地便靠近内置天线,其结果,因受供电部的影响而致使内置天线的天线特性更加劣化。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两个框体的一方上 设有一个天线,且在该两个框体连结的连结部上设有与框体所具备的天线呈不同的天线 的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可降低该连结部中具备的天线的特性劣化。(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框体,内置有与第1 频率发生共振的第1天线;第2框体,内置有用以与所述第1天线的阻抗进行匹配的匹配 部;连结部,将所述第1框体与第2框体连结,且内置有与不同于所述第1频率的第2频 率发生共振的第2天线以及、使所述匹配部与所述第1天线电性耦合的耦合部;第1频率 透过元件,在连接所述第1天线与所述耦合部的信号路径和连接所述匹配部与所述耦合 部的信号路径的其中至少一信号路径上,使所述第1频率的信号透过且屏蔽所述第2频率 的信号。根据所述的构成,第1天线与匹配部通过连结部所具有的耦合部而耦合,此 外,在该连结部中配置有第2天线。在此,第1天线连接于上框体的接地,从而发挥天 线的功能;或,相对于第2天线而言,第1天线自身发挥着上框体侧的接地图案的功能。 此外,用以与第1天线的阻抗进行匹配的匹配部连接于下框体的接地。因此,所述耦合 部连接了上框体的接地与下框体的接地。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中,在连接第1天线与耦合部的信号路径以及连接 耦合部与匹配部的信号路径的其中任一信号路径上,具备有用以对第2天线所共振的第2 频率的信号进行屏蔽的第1频率透过元件,因此可减小该第2天线周边的接地效应,增大 第2天线的电性体积。例如,当无线装置在连接第1天线与耦合部的信号路径上具备有所述的第1频率 透过元件时,第2天线所共振的第2频率的信号被第1频率透过元件屏蔽,从而不会经由 耦合部传输到上框体的接地即、第1天线。即,因第2频率成分,耦合部与上框体的接 地之间的连接被屏蔽。由此,耦合部便仅与下框体的接地相连接,其结果,与第2天线 靠近的耦合部的接地作用减小,第2天线的电性体积得以增大。此外,在连接匹配部与耦合部的信号路径上具备有第1频率透过元件时也同 样,即,因第2频率成分,耦合部与下框体的接地之间的连接被屏蔽,其结果,与第2天 线靠近的耦合部的接地作用减小,第2天线的电性体积得以增大。此外,当在连接第1天线与耦合部的信号路径以及连接耦合部与匹配部的信号 路径的这两信号路径上具备有第1频率透过元件时,因第2频率成分,耦合部与任何一接 地都不相连,与第2天线靠近的耦合部的接地作用便消失,第2天线的电性体积变为最 大。此外,该第1频率透过元件具有使第1天线所共振的第1频率的信号透过的特 性,因此通过设置该第1频率透过元件,第1天线的天线特性便不会发生劣化。如以上所述,即便第2天线与耦合部一同配置在连结部并相互靠近,本专利技术的 无线装置也可使靠近于第2天线的耦合部的接地作用减小,且可使第2天线的电性体积得 以增大,因此其结果,可降低因呈接地的导体靠近第2天线而导致的第2天线的特性劣 化。如以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中,两个框体的一者中设有一天线,且在该 两个框体所连结的连结部中设有与框体所具备的天线不同的天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 置发挥着可降低该连结部所具有的天线的特性劣化的效果。(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包括第1框体,内置有与第1频率发生共振的 第1天线;第2框体,内置有用以与所述第1天线的阻抗进行匹配的匹配部;连结部,将 所述第1框体与第2框体连结,且内置有与不同于所述第1频率的第2频率发生共振的第 2天线以及、使所述匹配部与所述第1天线电性耦合的耦合部;第1频率透过元件,在连 接所述第1天线与所述耦合部的信号路径和连接所述匹配部与所述耦合部的信号路径的 其中至少一信号路径上,使所述第1频率的信号透过且屏蔽所述第2频率的信号。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中,两个框体的一者中设有一天线,且在该两个框 体所连结的连结部中设有与框体所具备的天线不同的天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装置可降 低该连结部所具有的天线的特性劣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线装置所具备的透过元件由滤波元件构成时 的、构成该滤波元件的各电抗元件的连接例的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线装置所具备的透过元件由滤波元件构成时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框体,内置有与第1频率发生共振的第1天线;  第2框体,内置有用以与所述第1天线的阻抗进行匹配的匹配部;  连结部,将所述第1框体与第2框体连结,且内置有与不同于所述第1频率的第2频率发生共振的第2天线以及、使所述匹配部与所述第1天线电性耦合的耦合部;  第1频率透过元件,在连接所述第1天线与所述耦合部的信号路径和连接所述匹配部与所述耦合部的信号路径的其中至少一信号路径上,使所述第1频率的信号透过且屏蔽所述第2频率的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引野望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