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电缆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079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耐磨电缆护套,为同轴的多层管状结构,包括最内层的金属螺旋软管,最外层的耐磨绝缘编织层,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耐磨绝缘编织层是多束聚酰胺单丝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金属螺旋软管是断面设有钩扣结构的金属材料缠绕成的螺旋结构。电磁屏蔽层是多束导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耐磨绝缘编织层可以保护电缆护套和电缆不被磨损,内部的导体不外露,可以防止外露的导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短路故障。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磨电缆护套,还能保证电缆护套的整体不会产生过分弯曲,减少电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和相移,提高电磁信号传输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护套,特别涉及一种耐磨电缆护套
技术介绍
电磁信号通过电缆进行传输,会产生衰减、反射、相移等电性能问题而影响传输的质 量,电磁信号的频率越高受到的影响也越大。电缆的外层要具备完善的绝缘保护,防止造 成电子设备内部的短路故障,并对电缆的内部进行保护,电缆也不能过分弯曲,因为过分 弯曲可能损坏电缆、导致电缆与连接器的连接失效,并且会使经过弯曲部位的电磁信号产 生相移。电缆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护电缆不受环境的影响,维持电缆正常的形态和性能, 常常需要使用电缆护套对电缆进行保护,电缆护套要保护电缆在受挤压、磨损时不受损伤, 并且要防止电缆过分弯曲,以免损坏或使电磁信号产生过大的相移。在电子工程中通常使 用的电缆护套,抗挤压、抗磨损的性能不好,尤其在电缆连接移动部件时,最外层的绝缘 层容易受磨损而破裂,致使内部的导体外露,在电缆触碰电子元件的外壳或电路导体时产 生短路事故,造成电子设备的故障甚至导致损坏,而且这些电缆护套也不能防止电缆过分 弯曲,无法对电缆提供完善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电缆护套抗磨损的性能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磨电缆护套,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耐磨电缆护套,为同轴的多层管状结构,包括最内层的金属螺旋软 管,最外层的耐磨绝缘编织层,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耐磨绝缘编织层是多束耐磨绝缘线 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每束耐磨绝缘线包括多根耐磨绝缘线。耐磨绝缘线是聚酰胺单丝线。金属螺旋软管是断面设有钩扣结构的金属材料缠绕成的螺旋结构,螺旋结构各圈之间 的钩扣结构相互嵌合,钩扣结构设有轴向间隙。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是端部弯折的单钩扣结构。 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是端部弯折的双钩扣结构。3电磁屏蔽层是多束导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每束导线包括多根单丝导线。 导线的表层设有镀层。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耐磨绝缘编织层 是多束耐磨绝缘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可以在电缆护套的最外层对电缆护套和电缆护套 内的电缆提供抗磨损保护,并且使电缆护套的表面具有可靠的绝缘性能,即使电缆护套表 面与电子元器件外壳或电路导体接触,也不会造成短路故障。耐磨绝缘线是聚酰胺单丝线,可以利用聚酰胺单丝线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进一步提 高耐磨绝缘编织层的抗磨损性能。 '螺旋结构各圈之间的钩扣结构相互嵌合,钩扣结构设有轴向间隙,可以限制螺旋结构 各圈之间的位置只在钩扣结构设置的轴向间隙中移动,从而限制了螺旋结构不会产生过分 弯曲,保证了电缆护套的整体不会产生过分弯曲。螺旋结构各圈之间的钩扣结构相互嵌合, 使螺旋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拉力,保护电缆护套的整体不易受过大的轴向拉力而损坏, 同时还凭借坚固的螺旋结构提供了可靠的抗挤压保护。'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是端部弯折的单钩扣结构,制造设备和生产方法较简单,可以用 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断面设有钩扣结构的金属材料缠绕成的螺旋结构,用于制造本实用新 型耐磨电缆护套。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是端部弯折的双钩扣结构,可以使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具有最大 的强度和稳定性,更好地保护电缆护套的整体不会产生过分弯曲,保护电缆护套的整体不 易受过大的轴向拉力而损坏。电磁屏蔽层是多束导线编织的管状结构,每束导线包括多根单丝导线,可以利用最小 的壁厚,形成最完善的电磁屏蔽保护,并且使电磁屏蔽层具有良好的挠性,在电缆护套弯 曲时仍然可以与电缆护套的内层保持良好的贴合状态,提供完善的电磁屏蔽保护,减小电 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辐射。导线的表层设有镀层,可以根据需要和工作环境,选择镀锡、银、金等不易氧化的金 属,在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的屏蔽层与连接器焊接连接时,可以方便可靠地保证焊接 质量;在与连接器压接连接时,可以保证接触可靠,并能减小接触电阻。使用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可以增强电缆抗挤压、抗磨损的性能,提高电缆工作 的可靠性,防止电缆过分弯曲,减少电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和相移,提高电磁 信号传输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使用单钩扣嵌合螺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使用双钩扣嵌合螺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l一耐磨绝缘编织层,2—电磁屏蔽层,3—金属螺旋软管,4一单钩扣结构,5—双钩扣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为同轴的多层管状结构,包括最内层的金属螺旋软管3,最 外层的耐磨绝缘编织层l,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2。耐磨绝缘编织层1是多束耐磨绝缘线交 叉编织成管状结构设置在电磁屏蔽层2的外侧,每束耐磨绝缘线包括多根耐磨绝缘线,耐 磨绝缘线可以选用聚酰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造,为了 保证耐磨绝缘编织层1的耐磨性和耐久性,推荐采用聚酰胺单丝线制造绝缘编织层1。在电 缆护套、电缆或电子设备的整机对耐火、阻燃性能有要求时,耐磨绝缘线应使用具有阻燃 性能的材料制造。金属螺旋软管3是断面设有钩扣结构的金属材料缠绕成的螺旋结构,螺 旋结构各圈之间的钩扣结构相互嵌合,钩扣结构设有轴向间隙。单钩扣结构4的钩扣结构 端部各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使各圈之间相互嵌合。双钩扣结构5的钩扣结构端部各向相 反的方向弯折,并使各圈之间相互嵌合。金属螺旋软管3首选不锈钢制造,也可以使用碳 钢镀覆耐腐塗层,或铜合金等材料制造。电磁屏蔽层2使用多束导线交叉编织成管状结构 设置在金属螺旋软管3的外侧,每束导线由多根单丝导线组成,单丝导线一般使用电解铜 制造。单丝导线的表层设有镀层, 一般采用镀锡,有需要时也可以采用镀银或镀金。金属 螺旋软管3、电磁屏蔽层2和耐磨绝缘编织层1由内到外紧密地套装在一起。本技术耐磨电缆护套,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技术的结构和原 理,经过变换或代换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耐磨电缆护套,为同轴的多层管状结构,包括最内层的金属螺旋软管,最外层的耐磨绝缘编织层,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绝缘编织层是多束耐磨绝缘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每束耐磨绝缘线包括多根耐磨绝缘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绝缘线是聚酰胺单丝线。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磨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旋软管是断面设有钩 扣结构的金属材料缠绕成的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各圈之间的钩扣结构相互嵌合,钩扣结 构设有轴向间隙。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是端部 弯折的单钩扣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嵌合的钩扣结构是端部 弯折的双钩扣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层是多束导线交叉 编织的管状结构,每束导线包括多根单丝导线。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磨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表层设有镀层。专利摘要耐磨电缆护套,为同轴的多层管状结构,包括最内层的金属螺旋软管,最外层的耐磨绝缘编织层,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耐磨绝缘编织层是多束聚酰胺单丝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金属螺旋软管是断面设有钩扣结构的金属材料缠绕成的螺旋结构。电磁屏蔽层是多束导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耐磨绝缘编织层可以保护电缆护套和电缆不被磨损,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磨电缆护套,为同轴的多层管状结构,包括最内层的金属螺旋软管,最外层的耐磨绝缘编织层,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绝缘编织层是多束耐磨绝缘线交叉编织的管状结构,每束耐磨绝缘线包括多根耐磨绝缘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雷格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