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君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417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由煤灶本体、炉灶口和炉门组成,所述炉门朝向炉灶口的一面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电热丝,蜂窝煤可以放置在电热丝上,所述炉门的下端连接有一插头。通过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的蜂窝煤炉通上电后,电热丝可快速将放置其上的蜂窝煤引燃,安全而且无污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煤炉,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
技术介绍
在中国有很大部份的家庭都还保留着烧煤的习惯,包括还有很多的城市 居民,但是现在煤气比较贵,如果煤炉一旦忘了换煤,就会熄灭,蜂窝^ 火是很麻輝的,所以即使用不上了人们也还要让煤炉继续烧着。而且如果点 燃蜂窝煤用干柴或炭,既麻烦又污染空气,用燃气灶又浪费燃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蜂窝煤点燃时既麻烦又污染空气的不足,提供一种 新型的蜂窝煤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 由煤灶本体、炉灶口和炉门组成,所迷炉门朝向炉灶口的一面设有一支撑板, 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电热丝,蜂窝煤可以放置在电热丝上,所述炉门的下 端连接有一插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本技术的新型的蜂窝煤炉通上电 后,电热丝可快速将放置其上的蜂窝煤引燃,安全而且无污染。附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新型的蜂窝煤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煤灶本体,2、炉灶口, 3、炉门,4、支撑板,5、电热丝,6、蜂窝煤,7、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新型的蜂窝煤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新 型的蜂窝煤炉由煤灶本体l、炉灶口2和炉门3组成。所述炉门3朝向炉灶 口 2的一面设有一支撑板4,支撑板4的表面上设置有电热丝5,蜂窝煤6 可以放置在电热丝5上,所述炉门3的下端连接有一插头7。通过将本实用 新型的新型的蜂窝煤炉通上电后,电热丝5可快速将放置其上的蜂窝煤6引 燃,安全而且无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 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由煤灶本体(1)、炉灶口(2)和炉门(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3)朝向炉灶口(2)的一面设有一支撑板(4),支撑板(4)的表面上设置有电热丝(5),蜂窝煤(6)可以放置在电热丝(5)上,所述炉门(3)的下端连接有一插头(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由煤灶本体、炉灶口和炉门组成,所述炉门朝向炉灶口的一面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电热丝,蜂窝煤可以放置在电热丝上,所述炉门的下端连接有一插头。通过将本技术的新型的蜂窝煤炉通上电后,电热丝可快速将放置其上的蜂窝煤引燃,安全而且无污染。文档编号F23Q7/02GK201373434SQ20092014759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君超 申请人:王君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蜂窝煤炉,由煤灶本体(1)、炉灶口(2)和炉门(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3)朝向炉灶口(2)的一面设有一支撑板(4),支撑板(4)的表面上设置有电热丝(5),蜂窝煤(6)可以放置在电热丝(5)上,所述炉门(3)的下端连接有一插头(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君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