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洪明专利>正文

止溢型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988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溢型锅盖,包括盖体、装设于盖体的把手以及一止溢装置,该止溢装置由上下两片圆形夹片和位于两个夹片之间的止溢片组成,盖体中心部位开有一圆孔;上夹片从中心部位到一侧边缘的区域向上凸起,形成一止溢槽;下夹片中心部位开有一出气孔;止溢片的大小可以完全覆盖住出气孔;三根螺钉将把手、上夹片和下夹片固定在盖体上,其中正对止溢槽开口的一根螺钉同时穿过止溢片上的螺孔,将止溢片夹在盖体和上夹片之间;所述把手为长条形,且伸出方向为止溢槽开口的反方向。本止溢型锅盖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止溢片被水汽顶起,将水汽顺止溢槽排出,从而防止溢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盖,特别是一种止溢型锅盖,属于炊事用具。
技术介绍
人们在烹调时最常用的器皿是各种锅类,在煮饭、熬粥、煲汤等烹调过 程中,常常会出现烹调物煮沸以后溢流到锅外的情况,当出现溢锅情况时, 不仅使得灶台残留食物渍,增加清洁工作量的麻烦,有时甚至会浸灭灶火, 造成燃气泄漏的危险。因此一般的锅具常常会在锅盖上增加排气孔,以便适 时排出锅内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汽,从而减少溢锅的危险。然而在烹调时, 为了口味等因素,需要高温高压闷煮效果,因此又要求锅内尽量保持足够的 压强,而不能过于宣泄水汽。此外,锅盖的把手一般是一个位于锅盖中心的圆形手钮,这种把手在烹 调过程中,当需要临时拿起锅盖进行操作时,由于锅盖上布满汤水,且温度很高,无法直接将锅盖放置在操作台上;而如果将锅盖翻转放置时,却由于 圆形手钮的位置不稳而很容易烫到手。因此,设计一种既能适时宣泄锅内产生的高温高压水汽,又能保持锅内 一定程度的压力,同时锅盖把手还能方便握持和放置锅盖的多功能锅盖,就 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锅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止溢 型锅盖,既可以保持锅体的严密性,又具有防溢功能,同时还方便锅盖的摆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止溢型锅盖,包 括盖体和装设于盖体的把手,还包括一止溢装置,该止溢装置由上下两片圆 形夹片和位于两个夹片之间的止溢片组成,其中下夹片位于盖体下方,上夹 片和止溢片位于盖体上方,所述盖体中心部位开有一圆孔;所述上夹片从中心部位到一侧边缘的区域向上凸起,形成一止溢槽;所述下夹片中心部位开 有一出气孔;所述止溢片的大小可以完全覆盖住出气孔;三根螺钉呈三角排 列穿过下夹片上的螺孔、盖体圆孔和上夹片上的螺孔连接在盖住上夹片的把 手上,并将把手、上夹片和下夹片固定在盖体上,其中正对止溢槽开口的一 根螺钉同时穿过止溢片上的螺孔,将止溢片夹在盖体和上夹片之间;所述把 手为长条形,且伸出方向为止溢槽开口的反方向。本技术的止溢型锅盖,通过专门设置的出气孔、止溢片和止溢槽, 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止溢片被水汽顶起,将水汽顺止溢槽排出,从而防止 溢锅;同时长条形把手方便提携和摆放锅盖。附图说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止溢型锅盖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中l.盖体、2.把手、3.圆孔、4.上夹片、5.螺孔、6.止溢槽、7.止 溢片、8.下夹片、9.出气孔、IO.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图l、图2是本技术止溢型锅盖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盖体l和装设于盖体1的把手2,还包括一止溢装置,该止溢装置由上下两片圆形夹片和 位于两个夹片之间的止溢片7组成,其中下夹片8位于盖体1下方,上夹片4和止溢片7位于盖体1上方,所述盖体1的中心部位开有一圆孔3。所述上夹片4从中心部位到一侧边缘的区域向上凸起,形成一止溢槽6; 所述下夹片8中心部位开有一出气孔9;所述止溢片7的大小可以完全覆盖 住出气孔9。三根螺钉10呈三角排列穿过下夹片8上的螺孔5、盖体中部的圆孔3 和上夹片4上的螺孔5连接在盖住上夹片4的把手2上,并将把手2、上夹 片4和下夹片8固定在盖体1上,其中正对止溢槽6开口的一根螺钉10同 时穿过止溢片7上的螺孔5,将止溢片7夹在盖体1和上夹片4之间;所述螺钉靠近螺帽的螺柱部分无螺紋,止溢片可在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沿螺柱上 下滑动。在使用时,当锅内温度升高,液体沸腾,水蒸汽向上通过出气孔9接触 到止溢片7,如果压力较小,止溢片7落在下夹片8上,完全覆盖住出气孔 9,水蒸气遇到止溢片7会凝结成水落下;当锅内压强升高到一定程度,则 水蒸汽会将止溢片7向上顶起,水汽经由出气孔9从止溢槽6中向外宣泄而 出,从而防止溢锅。在本实施例中止溢片7为一轻质金属薄片,以保证水汽在压强足够的时 候能够将其顶起。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2为长条形,且伸出方向为止溢槽 6开口的反方向。这一设计可以保证烹调者握住把手2时不会被从止溢槽6 中喷出的水汽烫伤本实施例中,把手2的长度小于锅盖盖体l的半径,大于盖体l半径的 一半。这个长度可以使锅盖可以用把手2尾部当支点,将锅盖立放在操作台 上,从而解决了圆形手钮状把手难以将锅盖不烫手的翻转放置的难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既能适时宣泄锅内产生的高温高压水 汽,又能保持锅内一定程度的压力,同时锅盖把手还能方便握持和放置锅盖, 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止溢型锅盖,包括盖体和装设于盖体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止溢装置,所述止溢装置由上下两片圆形夹片和位于两个夹片之间的止溢片组成,其中下夹片位于盖体下方,上夹片和止溢片位于盖体上方,所述盖体中心部位开有一圆孔;所述上夹片从中心部位到一侧边缘的区域向上凸起,形成一止溢槽;所述下夹片中心部位开有一出气孔;所述止溢片的大小可以完全覆盖住出气孔;三根螺钉呈三角排列穿过下夹片上的螺孔、盖体圆孔和上夹片上的螺孔连接在盖住上夹片的把手上,并将把手、上夹片和下夹片固定在盖体上,其中正对止溢槽开口的一根螺钉同时穿过止溢片上的螺孔,将止溢片夹在盖体和上夹片之间;所述把手为长条形,且伸出方向为止溢槽开口的反方向。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溢型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靠近螺 帽的螺柱部分无螺紋,止溢片可在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沿螺柱上下滑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溢型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溢片为一 轻质金属薄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溢型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长度 小于锅盖盖体的半径,大于盖体半径的一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止溢型锅盖,包括盖体、装设于盖体的把手以及一止溢装置,该止溢装置由上下两片圆形夹片和位于两个夹片之间的止溢片组成,盖体中心部位开有一圆孔;上夹片从中心部位到一侧边缘的区域向上凸起,形成一止溢槽;下夹片中心部位开有一出气孔;止溢片的大小可以完全覆盖住出气孔;三根螺钉将把手、上夹片和下夹片固定在盖体上,其中正对止溢槽开口的一根螺钉同时穿过止溢片上的螺孔,将止溢片夹在盖体和上夹片之间;所述把手为长条形,且伸出方向为止溢槽开口的反方向。本止溢型锅盖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止溢片被水汽顶起,将水汽顺止溢槽排出,从而防止溢锅。文档编号A47J36/06GK201393931SQ20092010696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栾彩虹 申请人:温洪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溢型锅盖,包括盖体和装设于盖体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止溢装置,所述止溢装置由上下两片圆形夹片和位于两个夹片之间的止溢片组成,其中下夹片位于盖体下方,上夹片和止溢片位于盖体上方,所述盖体中心部位开有一圆孔; 所述上夹 片从中心部位到一侧边缘的区域向上凸起,形成一止溢槽;所述下夹片中心部位开有一出气孔;所述止溢片的大小可以完全覆盖住出气孔; 三根螺钉呈三角排列穿过下夹片上的螺孔、盖体圆孔和上夹片上的螺孔连接在盖住上夹片的把手上,并将把手、上夹片和下夹 片固定在盖体上,其中正对止溢槽开口的一根螺钉同时穿过止溢片上的螺孔,将止溢片夹在盖体和上夹片之间; 所述把手为长条形,且伸出方向为止溢槽开口的反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温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