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紫轩专利>正文

注水哑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8051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水哑铃,包括手握杆,所述手握杆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两端分别套有蓄水囊,且蓄水囊饱满后为球形结构,在手握杆表面开设注水孔,并在注水孔处安插防水塞。存放或携带时,使用者把两端的蓄水囊插入手握杆内部,减小占用空间;使用时,使用者拔出蓄水囊,打开手握杆表面的防水塞,透过注水孔向内部注入液体,液体流入蓄水囊使其逐渐膨胀,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注水量;锻炼运动时,使用者握住手握杆反复抬起、放下哑铃便可达到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工艺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械,尤其是一种注水哑铃。技术背景众所周知,哑铃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健身运动器械。然而,目前的哑铃全部采用硬质金属制成,虽然具有一定重量,为运动锻炼提供了便利,但却由于自身体积较大、并且形状无法改变,在存放和携带时给人们带来了不小麻烦。另外,在改变鹏铃重量时,需要在手握杆两端安装或卸下铁环,耗时耗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注水鹏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水鹏铃,用于解决普通鹏铃体积大、不便存放以及不便调整重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注水哑铃,包括手握杆,所述手握杆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两端分别套有蓄水囊,且蓄水囊饱满后为球形结构,在手握杆表面开设注水孔,并在注水孔处安插防水塞。 采用上述结构后,存放或携带时,使用者把两端的蓄水囊插入手握杆内部,减小占用空间;使用时,使用者拔出蓄水囊,打开手握杆表面的防水塞,透过注水孔向内部注入液体,液体流入蓄水囊使其逐渐膨胀,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注水量(注水量在这里等同于重量),锻炼运动时,使用者握住手握杆反复抬起、放下哑铃便可达到效果。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工艺简单,体积小,便于存放,而且还能方便调整哑铃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水鹏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手握杆、2为蓄水囊、3为注水孔、4为防水塞。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注水鹏铃,包括手握杆l,所述手握杆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两端分别套有蓄水囊2,且蓄水囊2饱满后为球形结构,在手握杆1表面开设注水孔3,并在注水孔3处安插防水塞4。权利要求一种注水哑铃,包括手握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两端分别套有蓄水囊(2),且蓄水囊(2)饱满后为球形结构,在手握杆(1)表面开设注水孔(3),并在注水孔(3)处安插防水塞(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水哑铃,包括手握杆,所述手握杆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两端分别套有蓄水囊,且蓄水囊饱满后为球形结构,在手握杆表面开设注水孔,并在注水孔处安插防水塞。存放或携带时,使用者把两端的蓄水囊插入手握杆内部,减小占用空间;使用时,使用者拔出蓄水囊,打开手握杆表面的防水塞,透过注水孔向内部注入液体,液体流入蓄水囊使其逐渐膨胀,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注水量;锻炼运动时,使用者握住手握杆反复抬起、放下哑铃便可达到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工艺简单等优点。文档编号A63B21/072GK201516256SQ200920202818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紫轩 申请人:张紫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水哑铃,包括手握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两端分别套有蓄水囊(2),且蓄水囊(2)饱满后为球形结构,在手握杆(1)表面开设注水孔(3),并在注水孔(3)处安插防水塞(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紫轩
申请(专利权)人:张紫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