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1694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系,属变配电系统领域。其特征是操作任务下达后,由智能分析模块区分题型,将操作结果分别交给操作检测器或终点逻辑分析器进行评价;操作检测器,针对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和/或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答案比较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终点逻辑分析器,针对事故巡视及其处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终点逻辑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完成所有判断后,利用加权评价对学员仿真操作成绩进行评定。其采用终点逻辑方法,很好的实现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评价,能够客观、灵活的对学员在变电站培训过程中相关操作给予评价。可广泛用于变配电仿真操作培训系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配电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电所操作培训仿真系统的评 价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国内大型变电站都使用了仿真培训软件对新学员进行培训,但是对学 员的考察评价工作主要还是通过教员人工完成。国内一些文献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试图构建一个智能化的评价考核系统。有的采用评分表的方式,对学员操作正确的项目给予相应加分,最后将分数加 权平均得到考核结果。这样做的优点是打分客观,但缺陷也很明显,对各种操作都需要 构建打分表,不灵活,也无法判别学员操作顺序上的错误。有的理论中采用了专家系统的方法构建人工智能的评价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 经典二叉树理论查找故障的判别方法。虽然比起评分表方法更为智能,但是其修改规程 复杂,单纯利用专家系统也无法适应结构复杂的各种电网运行方式。为了能够得到一种智能程度较高的评价系统,必须尽可能解决以上各种缺陷, 才能得到一种切实可以代替教员培训学员的智能评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 价系统。其采用终点逻辑方法,把变电站事故处理的操作评价过程抽象成如图地图寻线 系统一样的直观逻辑,很好的实现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评价,同时提出了利用 电能质量标准、操作执行时间标准作为学员操作评价的辅助理论依据,对于完善变电站 仿真系统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能够客观、灵活的对学员在变电站培训过程中相关操作 给予评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系统,包 括教员设置操作题目、学员根据操作任务进行仿真操作和对学员仿真操作结果的评价, 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任务包括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正常变电站巡视类操作任务和事 故巡视及其处理类操作任务;操作任务下达后,由智能分析模块区分题型,将操作结果 分别交给操作检测器或终点逻辑分析器进行评价;所述的操作检测器,针对倒间操作类 操作任务和/或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答案比较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 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针对事故巡视及其处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终点逻辑的评价 原则进行评价;完成所有判断后,利用加权评价对学员仿真操作成绩进行评定。其所述的操作检测器对于倒闸操作和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取建 立一个需要操作项的数据库,再对学员操作结果进行逐条记录,然后将标准答案和学员 的仿真操作结果逐条进行比对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其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对于事故巡视及其处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取找到某个特定事故对应的最终处理状态,并且利用所有相关的变电站操作规程作为判据,则学 员无论通过什么方法到达了事故处理的最终状态,不管学员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只要不 违反操作规程,终点逻辑分析器都认为此次事故处理任务完成。其所述学员的操作作为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作为学员提交的答案;所述的标准 答案数据库由教练员事先在计算机磁盘空间中创建,操作检测器分别从内存和计算机磁 盘中调取两个数据库进行比较,给出比较结果。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采用终点逻辑评价原则进行评价时,首先 把所有与变电站事故处理相关的处理原则存入计算机磁盘内,在学员操作过程中,始终 利用这些规则进行监督,一旦有违反规则的操作产生,则记录并参与最终的终端逻辑评 价。此外,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采用终点逻辑评价原则进行评价时,同时利用事 故处理计时器进行辅助逻辑判断,一旦事故处理超出设定时间或学员没有在规定的时限 内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则在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数。同时,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采用终点逻辑评价原则进行评价时,同时利用电 能质量指标中的电压偏差、频率偏差和/或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进行辅助逻辑判断,一旦 电能质量指标偏差量超出设定值,就在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数。在所述的终点逻辑评价中,事故处理时间所占的权重大于电能质量指标偏差所 占的权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的智能评价系统包括教员机、智能分析模块、操作检测器、终点逻辑分析器和 智能打分模块;其教员机用于给出操作任务题目;其智能分析模块对题型进行区分,将 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和/或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的学员仿真操作结果,交给 操作检测器进行评价;将事故巡视及其处理操作类操作任务的学员仿真操作结果,交给 终点逻辑分析器进行评价;经过操作检测器或终点逻辑分析器进行评价得结果,再送入 智能打分模块,利用加权评价给予学员成绩评定。上述的加权评价可以包括操作执行顺序对否、是否在符合变电站操作规程的前 提下达到了事故处理的最终状态、是否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和/或电能 质量指标偏差量是否超出设定值。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终点逻辑方法,把变电站事故处理的操作评价过程抽 象成如图地图寻线系统一样的直观逻辑,很好的实现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评价 体系;2.提出了利用电能质量标准、操作执行时间标准作为学员操作评价的辅助理论 依据,进一步完善了终点逻辑的推理评价理论体系;3.对于完善变电站仿真系统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智能评价 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评价方法的方框图2是操作检测器评价方法示意图3是地图线路搜索示意图4是实施例一的主接线图5是实施例二的主接线图6是实施例三的主接线图7是仿真培训智能评价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变电站仿真智能评价的任务分为三个对学员的倒闸操作、正常巡视和事故处 理行为进行评价,其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能够客观、灵活的对学员在变电站培训过程中相关 操作给予评价。图1中,本系统包括教员设置操作题目、学员根据操作任务进行仿真操作和对 学员仿真操作结果的评价,其专利技术点在于所述的操作任务包括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正 常变电站巡视类操作任务和事故巡视及其处理类操作任务;操作任务下达后,由智能分 析模块区分题型,将操作结果分别交给操作检测器或终点逻辑分析器进行评价;所述的 操作检测器,针对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和/或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答 案比较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针对事故巡视及其处理操作类操 作任务,采用终点逻辑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完成所有判断后,利用加权评价对学员仿 真操作成绩进行评定。图2中,操作检测器对于倒闸操作和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取建 立一个需要操作项的数据库,再对学员操作结果进行逐条记录,然后将标准答案和学员 的仿真操作结果逐条进行比对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倒闸操作的培训要求学员按照开出的操作票进行顺序正确的倒闸操作,而正常 巡视任务要求学员按照正确的巡视顺序覆盖所有的巡视点,要求不要遗漏任何该巡视的 项目。在技术上,实现以上两种评价都不困难,只需要建立一个需要操作项的数据 库,再对学员操作进行逐条记录。此处操作检测器完成的工作是将标准答案和学员的操作进行比对,并输出比对结果。学员的操作作为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作为学员提交的答案。标准答案数据库由教练员事先在计算机磁盘空间中创建,操作检测器分别从内 存和计算机磁盘中调取两个数据库进行比较,给出比较结果。作为范例,下面分别给出倒闸操作和正常巡视的比较内容220kV母线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终点逻辑的变电站仿真培训智能评价系统,包括教员设置操作题目、学员根据操作任务进行仿真操作和对学员仿真操作结果的评价,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任务包括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正常变电站巡视类操作任务和事故巡视及其处理类操作任务;操作任务下达后,由智能分析模块区分题型,将操作结果分别交给操作检测器或终点逻辑分析器进行评价;所述的操作检测器,针对倒闸操作类操作任务和/或正常变电站巡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答案比较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所述的终点逻辑分析器,针对事故巡视及其处理操作类操作任务,采用终点逻辑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完成所有判断后,利用加权评价对学员仿真操作成绩进行评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金红核邰能灵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