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山海丹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230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品山海丹的生产方法,将海藻、丹参、黄芪、草决明、麦冬、佛手、何首乌、香附(制)、红花、蒲黄、灵芝、川芎、葛根,加水煎煮后过滤,向药液中加入三七、人参、山羊血粉末混匀,所得药品经检验及临床应用表明,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80%,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药山海丹的配方及生产方法,全部用中药配制而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总人口中的发病率为7-9‰,在中老年则更高,是临床上造成猝死之主要原因。本专利技术出现以前,治疗冠心病的中西药有消心痛、心痛定、潘生丁、乙 碘肤酮、硫氮唑酮、慢心率、活心、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熊丹救心丹、冠心苏合丸、脑心舒等,这些药品因在药理上都是通过扩张血管,暂时性地解决供血问题,所以都有不同程度的短期疗效,但无远期疗效,根本达不到治愈的目的,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长期服用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付作用产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药品的生产方法,按照该方法生产的药品对冠心病的治疗既有近期疗效,又有远期疗效,并最终达到治愈目的,且无任何毒付作用产生。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气血关系理论及现代医学对各种中药研究所发现的新的药理作用,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培本扶正为主,‘通’不得伤正,‘补’不得留滞,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的原则完成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冠心病发生之病机,多由于年老体衰,肾气不足,而肾乃人之元阳元阴,故宗气虚进一步发展可致肾阳亦虚,再进一步发展可致肾阴亦虚,导致肾元阳元阴两亐,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致脾气虚弱,宗气生化泛源,水湿失于运化,湿浊留滞胸中,七情内伤,气滞血瘀,因宗气不足以贯心脉行血气,而致血行不利,甚而瘀血内阻,思虑劳倦,伤及心脾。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两大物质和能量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之正常运行可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运转,如气血在经脉中由于某些原因受阻,就导致“不通则痛”,在临床上就出现心绞痛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除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外,因其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锗和硒,所以它还有疏通微循环,抗衰老防癌等功用;黄芪除具有很好的补气功用外,还具有保护动脉内皮细胞之功用,而冠心病是动脉内皮细胞遭到破坏,动脉形成粥样斑块;灵芝具有益气养血、和血化瘀、解毒等功用;三七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脂及胆甾醇;山羊血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解毒等作用;葛根、何首乌、海藻、丹参、草决明、川芎、麦冬、香附(制)、佛手、红花、蒲黄等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氧,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降血脂、降血糖等。本专利技术是按下述配方选药的。三七 200-240g 黄芪 1100-2200g人参 300-340g 红花 120-160g山羊血粉 240-280g 葛根 620-660g何首乌 410-450g 海藻 200-240g川芎 410-450g 丹参 620-660g麦冬 410-450g 灵芝 200-240g佛手 410-450g 蒲黄 430-600g香附(制) 620-660g 草决明 410-450g将上述配方中的三七、人参、山羊血凉干后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将方中草决明、佛手、何首乌、川芎、麦冬、香附(制)、黄芪、红花、葛根、海藻、丹参、灵芝、蒲黄等13味中药加水煎煮,过滤后向浓缩的药液中加入95%酒精使之含醇量达60%,沉淀后回收酒精,向浓缩的药液中加入三七、人参、山羊血粉混匀,制成颗粒状烘干,将颗粒过筛后装入胶囊即得。经检索国内外无相同或相似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实施例(1)按上述配方取人参316g,三七216g,山羊血粉252g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2)取草决明、何首乌、川芎、麦冬、佛手各432g,取蒲黄600g,取香附(制)、葛根、丹参各652g,取黄芪1200g,红花132g,海藻232g,灵芝216g,将这13味中药加水25000ml于一容器内煎煮3小时,煎煮完待凉置后,经过滤得药渣1和药液1。(3)将药渣1及水15000ml于同一容器内煎煮2小时,凉置后过滤得药渣2和药液2。(4)将药渣2及水10000ml于同一容器内煎煮1.5小时,凉置后过滤,得药渣3及药液3。(5)将药液1、药液2、药液3合并。(6)将药液浓缩至稠膏状(20℃时比重1.38)。(7)向药液中加入95%酒精,使之含醇量达60%,并沉淀24小时。(8)回收酒精。(9)制成颗粒。(10)将药品烘干(60℃以下)。(11)将药粒过筛后,装入0号胶囊(0.5g)。按上述方法所得药品经西安市药品检验所进行急、慢性毒性试验,证明药品无毒性;经一年零六个月的稳定性试验,证明药品性能稳定。陕西省卫生厅指定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肾科、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卫生处共四个单位于一九八四年元月至一九八七年底,依据一九七九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作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拟定的诊断标准,选择冠心病患者五百例服用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得药品山海丹,根据患者服用山海丹前后自觉症状变化、心电图变化、血粘度及血脂等变化情况的检查对照,取得显著疗效。上述四个单位在总结报告中一直认为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生产出的药品山海丹,对治疗冠心病不仅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具有非常理想的远期疗效;经与服西药的患者对照,疗效十分显著。截止目前,通过对治疗过12000例冠心病的统计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生产的药品山海丹,对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达80%,且无任何毒付作用。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将三七、人参、山羊血研成粉末,加入由草决明、何首乌、川芎、麦冬、佛手、香附(制)、黄芪、红花、葛根、海藻、丹参、灵芝、蒲黄等13味中药煎煮所得的药液中,混匀后制粒、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各味药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三七 200-240g 黄芪 1100-2200g人参 300-340g 红花 120-160g山羊血粉 240-280g 葛根 620-660g草决明 410-450g 海藻 200-240g何首乌 410-450g 丹参 620-660g川芎 410-450g 灵芝 200-240g佛手 410-450g 蒲黄 430-600g香附(制) 620-660g 麦冬 410-450g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品山海丹的生产方法,将海藻、丹参、黄芪、草决明、麦冬、佛手、何首乌、香附(制)、红花、蒲黄、灵芝、川芎、葛根,加水煎煮后过滤,向药液中加入三七、人参、山羊血粉末混匀,所得药品经检验及临床应用表明,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80%,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文档编号A61K35/14GK1077125SQ9310142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7日专利技术者赵国欣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西安中医多学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三七、人参、山羊血研成粉末,加入由草决明、何首乌、川芎、麦冬、佛手、香附(制)、黄芪、红花、葛根、海藻、丹参、灵芝、蒲黄等13味中药煎煮所得的药液中,混匀后制粒、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山海丹企业集团西安中医多学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