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书皮套及电子书,电子书皮套包括皮套主体、太阳能充电电板、无线充电垫、第一可充电电池,皮套主体为折页型,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套主体的左侧内部,无线充电垫固定在皮套主体右侧内部,太阳能充电电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无线充电垫包括初级电源电路及无线发射线圈,初级电源电路输入端同第一可充电电池连接,输出端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电能量。电子书包括无线接收线圈、次级电源电路、第二可充电电池,无线接收线圈接收无线电能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随时随地给电子书电池充电,使用非常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书皮套及电子书。
技术介绍
电子墨水技术又叫"微囊电泳技术",采用「电泳原理」,在2片透明的基板间,灌入 带有电荷的黑、白微粒,当上下2片基板的电极通电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被电流移动, 带负电的分子往正极跑,带正电的分子往负极跑,以此驱动形成画面。这种显示技术的优点 是,由于少了背光板、彩色滤光片和偏光片,所以重量较轻,在"拟纸"程度上达到了一种新 的高度,可以在外形可以做到很薄、柔性的基础上,做到很高的对比度,而且不需要外加背 光源显示,只需透过反射光线来显示文字,因此在室外阳光下也可阅读而且长时间不易感 到疲倦,其阅读感受非常近似于人们平素里纸张的阅读感觉,而且电子墨水的显示原理具 有双稳态的特性,加电刷新信息后,可以不用再加电而保持页面的显示,更新一次画面才需 消耗电力,不刷新信息就不耗电,这样就会使其功耗变得很低。 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书产品"拟纸"程度高、耗电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如 索尼的电子书产品Sony Reader PRS-500,亚马逊的电子书产品Kindle都取得了很好的市 场效果。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书产品通常都薄而宽大,通常都配置有电子书皮套,以 保护电子书主体及方便携带。电子书虽然耗电低,但还是需要对其电池充电的,现有的电子 书电池充电需要用专用的接口接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充电时间、地点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随 时随地为电子书电池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书皮套及电子书,可随时随地给电 子书电池充电,使用非常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子书皮套,包括皮套主体、太阳能充电电 板、无线充电垫、第一可充电电池;所述皮套主体为折页型,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 套主体的左侧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垫固定在皮套主体右侧内部;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将太 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所述无线充电垫包括初级电源电路 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初级电源电路输入端同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初级电源电 路输出端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电能量。 本技术的电子书,包括无线接收线圈、次级电源电路、第二可充电电池,所述 次级电源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到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所述次级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无 线接收线圈,无线接收线圈接收无线电能量。 本技术的电子书皮套及电子书,电子书皮套通过太阳能充电电板采集太阳 能,并通过无线充电垫的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的电能量,只要把电子书放进电子书皮套内,电 子书就能通过无线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的电能量对充电电池二进行充电,能大 大缓解电子书的充电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给电子书电池充电,用户再也不必担心电子书电池电量用完了。充电时也不必有专用的接口连接,只要放进皮套即可,使用非常简单方便。 又由于电子书皮套的皮套主体为折页型,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套主体左侧,无线充电 垫固定在皮套主体右侧,电子书放置在无线充电垫上进行充电时,固定在皮套主体左侧的 太阳能充电电板可方便地变换角度而不会影响电子书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书皮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电子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电子书皮套及电子书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 电子书皮套如图1所示,包括皮套主体11、太阳能充电电板12、无线充电垫18、第 一可充电电池15 ;所述皮套主体11为折页型,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12固定在皮套主体11 的左侧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垫18固定在皮套主体11右侧内部;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12将 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15 ;所述无线充电垫18包括初级电 源电路16及无线发射线圈17,所述初级电源电路16输入端同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15连 接,所述初级电源电路16输出端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17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17发送 电能量。 电子书如图2所示,包括无线接收线圈27、次级电源电路26、第二可充电电池25, 所述次级电源电路26输入端接无线接收线圈27,输出端接第二可充电电池25,当电子书放 置于所述电子书皮套内时,所述无线接收线圈27能接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17发送的电能 量,所述次级电源电路26将所述无线接收线圈27接收的电能量转换成一直流电压源对所 述第二可充电电池25充电。 下面为一较佳实施例。 电子书皮套包括皮套主体、太阳能充电电板、无线充电垫、第一可充电电池。 皮套主体为折页型,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套主体的左侧内部,无线充电垫固 定在皮套主体右侧内部。 太阳能充电板由太阳能电池产生直流电,将其输出端通过软线直接与第一可充 电电池连接,为第一可充电电池提供电量。 第一可充电电池采用聚合物锂电池,负责储存电量,当无线冲电垫无需输出电量 时,第一可充电电池把太阳能充电板传递的电量保存。 无线充电垫包括初级电源电路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初级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 第一可充电电池连接,初级电源电路输出一直流电压到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还包括一第一 半环形磁芯体,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绕在所述第一半环形磁芯体上。电子书包括无线接收线圈、次级电源电路、第二可充电电池。次级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到第二可充电电池,次级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无线接收线圈。还包括一第二半环形磁芯体,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绕在所述第二半环形磁芯体上。当电子书置于电子书皮套内,位于皮套主体右侧内部的无线充电垫的第一半环形磁芯体同在电子书中的第二半环形磁芯体对应合在一起形成一完整的环形磁芯体。位于皮套主体左侧内部的太阳能充电电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到第一可充电电池,位于皮 套主体右侧内部的无线充电垫中的初级电源电路输出电信号到无线发射线圈,通过第一半 环形磁芯体、第二半环形磁芯体形成的环形磁芯体,无线接收线圈接收到无线发射线圈发 送的电能量,次级电源电路将无线接收线圈接收的电能量转换成一直流电压源对所述第二 可充电电池充电。 本技术的电子书皮套及电子书,电子书皮套通过太阳能充电电板采集太阳 能,并通过无线充电垫的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的电能量,只要把电子书放进电子书皮套内,电 子书就能通过无线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的电能量对第二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能大大缓解电子书的充电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给电子书电池充电,用户再也不必担心电子 书电池电量用完了。充电时也不必有专用的接口连接,只要放进皮套即可,使用非常简单方 便。又由于电子书皮套的皮套主体为折页型,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套主体左侧,无线充 电垫固定在皮套主体右侧,电子书放置在无线充电垫上进行充电时,固定在皮套主体左侧 的太阳能充电电板可方便地变换角度而不会影响电子书的使用。权利要求一种电子书皮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套主体、太阳能充电电板、无线充电垫、第一可充电电池;所述皮套主体为折页型,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套主体的左侧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垫固定在皮套主体右侧内部;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所述无线充电垫包括初级电源电路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初级电源电路输入端同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初级电源电路输出端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书皮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套主体、太阳能充电电板、无线充电垫、第一可充电电池;所述皮套主体为折页型,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固定在皮套主体的左侧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垫固定在皮套主体右侧内部;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所述无线充电垫包括初级电源电路及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初级电源电路输入端同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初级电源电路输出端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送电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利群,严正华,赵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盛冠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