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宗相专利>正文

一种保健枇杷茶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005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枇杷茶及其配制方法,这种保健茶是以楷杷叶为主要原料,用新鲜枇杷叶进行洗净,不去毛,低温烘干,切片加工后按一定比例与普通茶叶拌匀装成泡袋,这种保健茶的枇杷叶占50%至95%。这种保健茶饮用方便,味佳,具有明显的防病健身作用,对防癌、防性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且无任何的副作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保健茶及其配制方法,它是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配制成为一种保健茶,属于茶叶类,用法与普通的茶叶基本上相同。众所周知,茶叶是中国最早发现,并且具有相当悠久的使用历史,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茶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为了使它的保健作用更加显著,人们想出许许多多的办法对茶叶品种改良,与其药物配制,使其功效提高,例如,中国专利CN10641934中关于“黄杞益寿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中提出了以优质茉莉花茶、黄芪、枸杞子、冰糖为原料制成的袋泡茶,它不但饮用方便,且具有固本强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等功能。枇杷叶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它具有清肺化痰,降气和胃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用的枇杷叶味苦性平,人们对其饮用的习惯还不能接受。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保健茶及其配制方法,它是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既能保持枇杷叶的叶绿素,大大改正其口感,又能起到健身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的方式完成的摘取含有叶绿素的新鲜枇杷叶,先将它们洗净,再进行低温烘干,烘干室温度控制在50℃以下,这样枇杷叶的叶绿素损失较少,然后对枇杷叶进行切片处理,在枇杷叶切成小片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掺进常用的茶叶,如红茶或花茶或绿茶或乌龙茶,将它们搅拌均匀,最后装成泡袋型式。由此可见,这种保健茶是用枇杷叶作为主要原料,把按照上述方法加工处理的枇杷叶与普通茶叶遵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枇杷叶占50%至95%,常用的茶叶占5%至50%。当然,新鲜的枇杷叶烘干形式是多种多样,它们还可以采用红外线装置进行,也可以用悬挂在室内凉干的形式,而且枇杷叶处理过程不进行去毛工序。这种枇杷保健茶在使用时既可以采取通常茶叶的冲泡形式,也可以将泡袋放在锅里煑5至10分钟。这种保健茶在色、味、香都不会比普通的茶叶逊色,其口感尤其好,而且保健功能显著,长期饮服,有防病健身的作用,试验应用表明,这种保健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防癌,防性病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枇杷茶的特征是这种保健茶是用枇杷叶作为主要原料,将加工处理后的枇杷叶与普通的茶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枇杷叶占50%至95%,常用的茶叶占5%至5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保健枇杷茶,其配制方法的特征是摘取含有叶绿素的新鲜枇杷叶,洗净后进行低温烘干,烘干室温度控制范围在50℃以下,将烘干后的枇杷叶切成小片,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普通的茶叶拌匀,最后装成泡袋形式。3.按照权利要求2所规定的保健枇杷茶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枇杷叶不进行去毛工序,枇杷叶可用红外线装置烘干,也可挂在室内凉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这种保健茶是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用新鲜枇杷叶进行洗净,不去毛,低温烘干,切片加工后按一定比例与普通茶叶拌匀装成泡袋,这种保健茶的枇杷叶占50%至95%。这种保健茶饮用方便,味佳,具有明显的防病健身作用,对防癌、防性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且无任何的副作用。文档编号A23F3/14GK1086669SQ9211311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宗相 申请人:李宗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枇杷茶的特征是:这种保健茶是用枇杷叶作为主要原料,将加工处理后的枇杷叶与普通的茶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楷杷叶占50%至95%,常用的茶叶占5%至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相
申请(专利权)人:李宗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