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智一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8875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其包含:一注射部件,包含有一注射口和一容置筒与结合部,其注射口位于注射部件的前端,结合部位于注射部件的后端;及,一结合握持部件,该部件为一具有拆解功能且可供手部握持的装置,可与注射部件后端的结合部结合,而结合握持部件中心具有一穿孔且具有螺纹;一推入搅拌部件,包含一空心螺纹推入杆及一位于空心螺纹推入杆内部的实心旋转传动杆部件与位于前端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空心螺纹推入杆可经由结合握持部件的穿孔以螺合方式结合,而实心旋转传动轴前端可结合于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底部插孔内,而后端可接合一驱动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即可利用边旋转边推入的动作,使搅拌后的物料于注射部件的注射口灌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混合灌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立体搅拌叶片部件置于容 置筒中,利用实心旋转传动轴杆卡合挠性搅拌叶片部件底部并将不同物料充份搅拌混合 且旋转推出的混合灌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医疗人员在混合调制医疗用品时,通常都是将单独包装的粉或颗粒状医 药品,如硫酸钙、磷酸钙或骨水泥(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 methyl methacrylate)等,打开包装后倾到于一广口盆中,加入调和溶液(通常为水)搅拌,逐 渐调制到适当的浆度、黏稠度,而在调制的过程中,须不断的搅拌及测试其黏稠度或温 度,待黏稠度及温度均调整到最适当状态时,该浆状医药品再由该广口盆装注入至一注 射筒中待用。如此,该浆状医药品的调制过程不仅份量不定,调制过程不便且费时长 久,容易遭受污染、倾倒时溢出等等种种的问题,另外还有就是未一次使用完毕的该粉 或颗粒状医药品,暴露于空气中容易遭受污染、受潮,并且经由广口盆装入另一注射筒 时,部分以调好的骨水泥容易沾黏至壁上不易刮下,导致份量不足的问题产生。为了改善上述缺点,台湾专利技术专利1259776其是用一针筒与一搅拌器,其搅拌器 为一螺旋杆端及一直杆端,其特征是该螺旋杆端由复数个由大渐小到由小至大的螺旋回 圈,各该螺旋回圈实质上可迭置于次一较大的回圈内或包于其外,实质上成单一同心螺 旋回圈,或一锥形螺旋回圈。但实质上如果混合物太过于浓稠,弹簧的强度不足,会使 得混合效果不佳。且当调和溶液由前头的开口注入针筒内时,很难将置于底部的粉末混 合完全,造成此医疗混合物的组成不一致,导致在使用上有难以控制时间与份量的问题 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的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压缩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使该混合灌 出装置的推入搅拌部件尽可能推送至底部的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底部具有插孔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的骨科用混 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再提供一空心螺纹推入杆及一位于空心螺纹推入杆内部的 实心旋转传动杆部件与位于前端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的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再提供一种具有拆解功能且可供手部握持的骨科用混合灌 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与注射部件后端的结合部旋转结合,而结合握持部件中心具一穿孔的骨 科用混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混合物由注射部件的注射口挤出的骨科 用混合灌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其包含一注射部件,包含有一注射口和一容置筒与结合部;其注射口位于注射部件的 前端,结合部位于注射部件的后端;及一结合握持部件,该部件为一具有拆解功能且可供手部握持的装置,可与注射 部件后端的结合部旋转,而结合握持部件中心有一穿孔且具有螺纹;及一推入搅拌部件,包含一空心螺纹推入杆及一位于空心螺纹推入杆内部的实心 旋转传动杆部件与位于前端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该空心螺纹推入杆可经由结合握持 部件的穿孔以螺合方式结合,而实心旋转传动轴前端可结合于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底部 的插孔内,而后端可接合一驱动部件;所述的立体搅拌叶片部充分混合搅拌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以后,推入搅拌部件 即可利用边旋转边推入的动作,使搅拌后的物料于注射部件的注射口灌出。其特征是该推入搅拌部件的实心旋转传动轴轴杆穿入空心旋转推入杆中与前端挠性立体 搅拌叶片部结合后,经由结合握持部件的中心螺纹部与空心旋转推入杆的螺旋表面结 合,形成一可握持的旋转推入部件,而后进一步将旋转推入部件前端的挠性立体搅拌叶 片部置入于注射部件的容置筒内后,注射部件后端结合部与结合握持部件结合,完成本 专利技术的组装;其后利用旋转推入部件后端的驱动部件,开始进行旋转动作,使其事先置 入于容置筒的欲混合的物料,因为实心旋转传动轴杆带动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开始进行 旋转搅拌物料的动作,而后旋转推入部件即可利用边旋转边推入的动作将挠性立体搅拌 叶片部压缩,同时也可充分混合物料,且将混合物于注射部件前端的注射口挤出。上述该注射部件的结合部与结合握持部件的结合方法可为螺合式、锁合式、卡 合式或黏合式,其中以螺合式、锁合式或卡合式为较佳。上述该注射部件的容置筒中可预先定量容置医药品或溶液。一般而言,是将比 较不容易置入的物料(例如粉状或颗粒状物料),预先容置于该容置筒中。上述该注射部件的容置筒中可包含一注射孔,用以注入液体(例如水、食盐 水、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等),用以和容置筒中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混合。上述该注射部件的前端注射口,可进一步连接注射延长管,例如挠性延长管 (请参见图5)。上述该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件,可为一任何型式的挠性体(请参见图4a、4b、 4c、4d、4e),使该注射部件于注射时可将该立体挠性叶片部压缩至最小体积,用以减少 注射完成后物料残留于注射部件的容置筒中的量,以中空立体叶片型为较佳。上述该立体挠性搅拌叶片部件的插孔,可接合于手动式实心旋转传动轴杆(请 参见图3a)或电动式实心旋转传动轴杆搅拌棒,其电动启动钮可带动实心旋转传动轴杆部 件至前方内置于容置筒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件(请参见图3c)。上述该驱动部件,可为一手动式旋转杆或电动式按启动钮,其驱动部件位于旋 转传动轴杆后端,可进行旋转动作,而进一步带动前方内置于容置筒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件。上述该混合灌出装置,做为一种医疗用医药品混合灌出装置,其中该医疗填充 物料,其可为已知医疗填充物料,诸如硫酸钙、磷酸钙或骨水泥(例如,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等,该液体可为溶剂(例如水或食盐水等)、或 待反应物料(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等)。所述的医疗用医药品及溶液,实质上 可借助 由手动或电动式逆时钟/顺时钟方向旋转该搅拌叶片部(请参见图3a、3c),而获得充分 的混合,形成均勻的浆状物料后,以便注射于特定部位、组织或接合到一连接装置(请 参见图5)。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的一较佳具体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1的混合灌出装置被部分组装时的侧面示意图。图2b为图1的混合灌出装置被组装完成时的侧面示意图。图3a为以手动方式操作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实施搅拌混合的示意图。图3b为以手动方式操作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实施旋转推进的示意图。图3c为以电动方式操作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实施搅拌混合的示意图。图3d为以手动方式操作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实施旋转推进方式的示意 图。图4a、4b、4c、4d、4e为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的五种挠性立体搅拌叶片 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的注射部件连接另一连接装置实施方式的示 意图。附图标记100.注射部件101.容置筒102.注射口103.注射部件结合部200.结合握持部件201.拆解按钮202.螺纹部300.推入搅拌部件301.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302.挠性立体搅拌叶片底部的插孔 303.空心旋转推入杆304.实心旋转传动轴杆部件 305.手动旋转手把306.电动启动钮307.握持部400.连接装置500.医疗混合物600.可握持的旋转推入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科用混合灌出装置,其包含:一注射部件,包含有一注射口和一容置筒与结合部,其注射口位于注射部件的前端,结合部位于注射部件的后端;及一结合握持部件,该部件为一具有拆解功能且可供手部握持的装置,可与注射部件后端的结合部结合,而结合握持部件具有一穿孔且具有螺纹;及一推入搅拌部件,包含一空心螺纹推入杆及一位于空心螺纹推入杆内部的实心旋转传动杆部件与位于前端的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该空心螺纹推入杆可经由结合握持部件的穿孔以螺合方式结合,而实心旋转传动轴前端可结合于挠性立体搅拌叶片部底部的插孔内,而后端可接合一驱动部件;所述的搅拌部件充分混合搅拌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以后,推入搅拌部件即利用边旋转边推入的动作,使搅拌后的物料于注射部件的开口灌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一
申请(专利权)人:林智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