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名中专利>正文

地震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3798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知地震的地震仪,由仪筒、顶盖,放置在仪筒内的小球,和吊于吊架上的吊球组成。仪筒为一空腔体,其上端盖有顶盖,底部装设底座。在顶盖中心设有基座,沿基座圆周等距焊接不少于两个的吊架,在吊架外端通过线绳吊挂有吊球。在仪筒内底中心设有一圆柱座,在其圆周等距设置隔板,隔板与仪筒内壁组成不少于两个的小格,在每个小格内均放有小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可做为工艺品摆设在室内。在地震初发时,就可通过其上悬挂的吊球,以及内部填装的小球与内外壁碰撞发出声响,警示室内的人,达到报警作用,赢取逃生的宝贵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知地震的地震仪。二、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自然活动,随着震级的增大,其破坏力也显著提升, 在我国发生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均对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至今还没 有任何装置能够准确预测地震,而在地震刚开始时,人们往往察觉不到,而丧 失逃生的宝贵时间。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即可做为工艺品摆设,又可感 知地震的地震仪。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地震仪,由仪筒、顶盖,放置在仪筒内 的小球,和吊于吊架上的吊球组成。仪筒为一空腔体,其上端盖有顶盖,底部 装设底座。在顶盖中心设有基座,沿基座圓周等距焊接不少于两个的吊架,在 吊架外端通过线绳吊挂有吊球。在仪筒内底中心设有一圆柱座,在其圓周等距 设置隔板,隔板与仪筒内壁组成不少于两个的小格,在每个小格内均放有小球。本技术结构简单,其可做为工艺品摆设在室内。在地震初发时,就可 通过其上悬挂的吊球,以及内部填装的小球与内外壁碰撞发出声响,警示室内 的人,达到报警作用,赢取逃生的宝贵时间。四、 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地震仪结构示意图。图例1、吊架,2、顶盖,3、装饰配件,4、底座,5、小球,6、隔板、7、 仪筒,8、吊球,9、线绳。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 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l所示,地震仪由仪筒7、顶盖2,放置在仪筒7内的小球5, 和吊于吊架1上的吊球8组成。仪筒7为一空腔体,其上端盖有顶盖2,底部装 设底座4。在顶盖2中心设有基座,沿基座圆周等距焊接不少于两个的吊架1, 吊架1为S形,在吊架1外端通过线绳9吊挂有吊球8,吊球8底部系有穗挂。 基座上还装设有装饰配件3。吊球8紧靠仪筒7,但与仪筒7不接触。在仪筒7 内底中心设有一圓柱座,在其圓周等距设置隔板6,隔板6与仪筒7内壁组成不 少于两个的小格,在每个小格内均放有小球5。仪筒7采用金属或玻璃制成,吊球8与小球5也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材料制 成。地震来临时,吊球8和小球5即会来回震动,吊球8与仪筒7外壁碰撞, 小球5与隔板和仪筒7内壁碰撞,发出清脆响声,警示室内人员,速度逃离或 寻找遮挡空间。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 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仪,由仪筒、顶盖,放置在仪筒内的小球,和吊于吊架上的吊球组成,其特征在于:仪筒为一空腔体,其上端盖有顶盖,底部装设底座,在顶盖中心设有基座,沿基座圆周等距焊接不少于两个的吊架,在吊架外端通过线绳吊挂有吊球,在仪筒内底中心设有一圆柱座,在其圆周等距设置隔板,隔板与仪筒内壁组成不少于两个的小格,在每个小格内均放有小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仪,由仪筒、顶盖,放置在仪筒内的小球,和吊于吊架上的吊球组成,其特征在于仪筒为一空腔体,其上端盖有顶盖,底部装设底座,在顶盖中心设有基座,沿基座圆周等距焊接不少于两个的吊架,在吊架外端通过线绳吊挂有吊球,在仪筒内底中心设有一圆柱座,在其圆周等距设置隔板,隔板与仪筒内壁组成不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名中
申请(专利权)人:徐名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