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沛毅专利>正文

快速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819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快速漏斗,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容器中的空气无法顺利的出来,会引起堵塞,影响倾倒速度的缺陷。所述的快速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斗口、下漏管,其特征在于上斗口、下漏管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所述凹槽从漏斗顶端贯通至漏斗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倾倒流畅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漏斗
技术介绍
人们通常使用的漏斗没有排气孔,在使ffl过程中普通漏斗锥形圆嘴外径 与容器口正好相接触,而将液体过多倒入漏斗流入到容器11 1时,因容器中的 空气无法顺利的出来,会引起堵塞,影响倾倒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倾倒流畅的快速漏斗。所述的快速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斗u、下漏管,其特征在于上斗u、下漏管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所述凹槽从漏斗顶端贯通至漏斗底端。 所述的快速漏斗,其特征在丁l"l槽的截面形状为弧面。 所述的快速漏斗,其特征在于上斗口为半球形,下漏管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漏斗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使的漏 斗与容器相接触的地方留有一孔隙,在倾倒液体时,容器里始终与外界通气, 能够保证液体快速的倒入容器内,H冇结构简单、使川方便快捷的优点。附图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快速漏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快速漏斗的俯视结构小意图。图中,1、上斗口; 2、凹槽;3、下漏管。具休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 .歩说明如图1所示,本快速漏斗包括.体成型的上斗口、下漏管3,上斗口 1 为半球形,——卜'漏管3为上大卜小的锥形阅管、木实川新型在上斗口 1、下漏管 3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2,所述凹槽2从漏斗顶端贯通至漏斗底端,其截 面形状为弧面。本技术将普通漏斗的外沿处从上至下,开一凹槽2,使漏斗与容器相 接触的地方留有一孔隙,与外界通气,这样一来,再往漏斗里倒入时,只要 不要溢出漏斗外,液体都会很顺利得流下去。本产品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并且与普通漏斗成本没多大差别。权利要求1.快速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斗口(1)、下漏管(3),其特征在于上斗口(1)、下漏管(3)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2),所述凹槽(2)从漏斗顶端贯通至漏斗底端。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快速漏斗,其特征在于凹槽(2)的截面形状为 弧面。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快速漏斗,其特征在于上斗口 (1)为半球形, 下漏管(3)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圆管。专利摘要快速漏斗,属于日常用品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容器中的空气无法顺利的出来,会引起堵塞,影响倾倒速度的缺陷。所述的快速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斗口、下漏管,其特征在于上斗口、下漏管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所述凹槽从漏斗顶端贯通至漏斗底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倾倒流畅的优点。文档编号B67C11/02GK201406307SQ20092011872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许沛毅 申请人:许沛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快速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斗口(1)、下漏管(3),其特征在于上斗口(1)、下漏管(3)外壁设置有一条纵向凹槽(2),所述凹槽(2)从漏斗顶端贯通至漏斗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沛毅
申请(专利权)人:许沛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