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374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光源装置(2b)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和安装这些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底座(11b),底座(11b)具有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261),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通过将设于底座(11b)的各卡合突起(114a、114b、114c)卡合到各卡合孔(261)而被悬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特别合适地涉及具备光源和调整该光源所产生 的光的特性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和具备该显示装置用的光 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具备透射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等非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一般具备在显 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具备光源的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的结构。该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 具备光源和调整该光源所产生的光的特性的规定种类和规定个数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 件。并且,这种光源装置将利用光学构件调整了特性的光照射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当照射 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光透过该显示面板时,在显示面板的前面侧以可视状态显示图像。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例如有具有使光扩散的功能的扩散片、具有聚光功能的透 镜片等。另外,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支撑构造例如有如下结构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 件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规定数量的贯通孔,并且在光源装置的底座等的常态下的上边 附近形成凸状的钩等,将该钩等插入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贯通孔,将片状或膜 状的光学构件悬吊于钩等。特别采用如下结构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中形成多个贯通 孔,并且在光源装置的底座等形成多个钩,在各贯通孔中插入各凸部来悬吊片状或膜状的 光学构件(即,用多个钩来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然而,当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时,在显示面板的前面侧(即画面 上)会出现该褶皱、挠曲引起的亮度不均勻、阴影。这种亮度不均勻、阴影有可能降低显示 装置的显示质量。因此,优选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维持无褶皱、挠曲的状态。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多个贯通孔,将凸部插入各贯 通孔来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中,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分散在多个贯 通孔的周边。因此,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然而,在这种结构中会产生如下问题。有时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常态下的 上边形成的各贯通孔的上下方向位置没有严格对齐。另外,对于突出设置于光源装置的底 座的多个钩,在钩之间上下方向位置也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如下情况钩接触某 个特定的贯通孔的内周面,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但是钩不接触其它特定的 贯通孔的内周面,在该贯通孔的周边不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这样,片状或膜 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集中到特定的贯通孔的周边,其结果是,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会发 生褶皱、挠曲。因此,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底座的上边突出设置有 多个钩的结构中,需要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贯通孔和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多 个钩的上下方向位置严格对齐。然而实际上,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贯通孔 和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多个钩的上下方向位置难以严格对齐。此外,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11-3379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 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特别合适的是针对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 中形成多个贯通孔,利用多个钩来悬吊该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提供能防止或抑 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光 学构件和安装该光学片的底座,其要旨是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起 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光学片类的常态下的上边附 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上述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上述各卡合突起卡 合到形成于上述光学片类的上述各卡合孔而被悬吊。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多个片状光学构件和 安装该多个片状光学构件的底座,其要旨是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 起能在上下方向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多个光学片类各自的常态下 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和多个松配合孔,一个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 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一部分分别卡合到形成于该一个光学片类的上述卡合孔而 被悬吊,并且使形成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其它一部分或者其它全部与形成 于该一个光学片类的松配合孔进行松配合,其它一个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多个 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上述其它一部分或者其它全部分别卡合到形成于该其它一个光学片类 的上述卡合孔而被悬吊,并且使形成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上述一部分与形 成于该其它一个光学片类的松配合孔进行松配合。在此,上述赋能单元能优选采用螺旋弹簧或者板弹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是具备上述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面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 构件的多个卡合孔的上下方向位置不同,卡合突起也能通过上下运动来使卡合突起卡合到 全部卡合孔,承受自重。即,能防止或抑制发生特定的卡合孔的内周面与卡合突起接触,其 它特定的卡合孔的内周面不与卡合突起接触的状态。因此,能防止或抑制仅在特定的卡合 孔的周边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将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大致均勻地 分散到各卡合突起。因此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如果是将螺旋弹簧或者板弹簧用作赋能单元的结构,就能容易并且廉价地对卡合 突起赋能。另外,在配置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中,如果是利用规定的多个卡合 突起来悬吊某个特定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并且利用其它规定的多个卡合突起来悬吊 其它特定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就能对全部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防止发生 褶皱、挠曲。因此,也能应用于配置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因 此能防止或抑制发生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褶皱、挠曲引起的亮度不均勻、阴影。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的外观 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所采用的底座上突出设置的 卡合突起(钩)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所采用的底座上突出设 置的卡合突起(钩)的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中,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 学构件与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卡合突起(钩)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 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机的结构的 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底座Ila的结构的外观 立体图。该底座Ila是大致四边形的浅底托盘状的构件。底座Ila的四边中的一方长边为 常态下的上边,另一方长边为常态下的下边。另外,各短边为常态下的侧边。此外,“常态” 是指光源装置或者显示装置在通常使用方式下的姿势。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光学构件和安装该光学片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光学片类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上述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上述各卡合突起卡合到形成于上述光学片类的上述各卡合孔而被悬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井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