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坤良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710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鞋子,它主要是由鞋面、中衬、透气垫、大底、防水膜、流通软管组成,鞋面的前脚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中衬固定于鞋面的底部,透气垫置放于大底内部,透气垫设置有多道气流槽,透气垫的脚前掌部和后脚跟部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大底顶面的脚前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并且这些透气孔一直贯通至大底的底面,防水膜设置于大底顶面的透气孔之上并位于透气垫之下,大底侧面设置有多个透气窗,多根流通软管的一端口与设置于大底侧面的透气窗相连通,另一端则置放于透气垫的气流槽上,鞋面与大底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促进鞋内空气循环,弹性好,具有透气、排汗、防臭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鞋材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鞋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及推出各类鞋子都没从根底解决通风透气和排汗的问题, 人一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离不开鞋,现在人们的运动理念也相对较强,更 需要有一双弹性好又能同时具有透气、排汗、防臭功能的鞋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所存在的不能透气、排汗、防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 种新型鞋子,它弹性好,能及时排出脚气和热气,促进鞋内空气流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鞋子, 它主要是由鞋面、中衬、透气垫、大底、防水膜、流通软管组成,其特征在于, 鞋面的前脚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目的是为了增加透气功能,中衬固定于鞋 面的底部,由于中衬根椐足底的穴位在其内部布有按摩颗粒,所以中衬具有一 定的按摩作用,透气垫置放于大底内部,透气垫设置有多道气流槽,透气垫的 脚前掌部和后脚跟部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大底顶面的脚前掌部设置有多个透 气孔,并且这些透气孔一直贯通至大底的底面,防水膜设置于大底顶面的透气 孔之上并位于透气垫之下,大底侧面设置有多个透气窗,多根流通软管的一端 口与设置于大底側面的透气窗相连通,另一端则置放于透气垫的气流槽上,最 后,鞋面与大底固定连接。本技术能促进鞋内空气循环,弹性好,具有透气、排汗、防臭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鞋子,它主要是由鞋面l、中村、透气垫2、大底3、 防水膜4、流通软管5组成,鞋面1的前脚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中衬固 定于鞋面1的底部,透气垫2设置于大底3内部,透气垫2设置有多道气流槽 21,透气垫2的脚前掌部和后脚跟部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2,大底3顶面的脚 前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1,并且这些透气孔31—直贯通至大底3的底面,防 水膜4设置于大底3顶面的透气孔31之上并位于透气垫2之下,大底3侧面设 置有多个透气窗,多根流通软管5的一端口与设置于大底3侧面的透气窗相连 通,另一端则置放于透气垫2的气流槽21上,最后,鞋面1与大底3固定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鞋子,它主要是由鞋面(1)、中衬、透气垫(2)、大底(3)、防水膜(4)、流通软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鞋面(1)的前脚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中衬固定于鞋面(1)的底部,透气垫(2)设置于大底(3)内部,透气垫(2)设置有多道气流槽(21),透气垫(2)的脚前掌部和后脚跟部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2),大底(3)顶面的脚前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1),并且这些透气孔(31)一直贯通至大底(3)的底面,防水膜(4)设置于大底(3)顶面的透气孔(31)之上并位于透气垫(2)之下,大底(3)侧面设置有多个透气窗,多根流通软管(5)的一端口与设置于大底(3)侧面的透气窗相连通,另一端则置放于透气垫(2)的气流槽(21)上,鞋面(1)与大底(3)固定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鞋子,它主要是由鞋面、中衬、透气垫、大底、防水膜、流通软管组成,鞋面的前脚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中衬固定于鞋面的底部,透气垫置放于大底内部,透气垫设置有多道气流槽,透气垫的脚前掌部和后脚跟部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大底顶面的脚前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并且这些透气孔一直贯通至大底的底面,防水膜设置于大底顶面的透气孔之上并位于透气垫之下,大底侧面设置有多个透气窗,多根流通软管的一端口与设置于大底侧面的透气窗相连通,另一端则置放于透气垫的气流槽上,鞋面与大底固定连接。本技术能促进鞋内空气循环,弹性好,具有透气、排汗、防臭的特点。文档编号A43B7/08GK201422472SQ20092013781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吴坤良, 吴怣治 申请人:吴坤良;吴怣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鞋子,它主要是由鞋面(1)、中衬、透气垫(2)、大底(3)、防水膜(4)、流通软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鞋面(1)的前脚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中衬固定于鞋面(1)的底部,透气垫(2)设置于大底(3)内部,透气垫(2)设置有多道气流槽(21),透气垫(2)的脚前掌部和后脚跟部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2),大底(3)顶面的脚前掌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1),并且这些透气孔(31)一直贯通至大底(3)的底面,防水膜(4)设置于大底(3)顶面的透气孔(31)之上并位于透气垫(2)之下,大底(3)侧面设置有多个透气窗,多根流通软管(5)的一端口与设置于大底(3)侧面的透气窗相连通,另一端则置放于透气垫(2)的气流槽(21)上,鞋面(1)与大底(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良吴怣治
申请(专利权)人:吴坤良吴怣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