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润生专利>正文

灯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599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头结构,包括N极、L极触头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以实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灯头结构端部触点(L极)的接线仅需要将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即可完成,无需繁琐的L极电线穿旁孔、弯折和焊塞中心孔或者用铆钉堵塞中心孔的步骤,从而大大缩小了组装时间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头结构,特别是卡口灯头和螺旋灯头结构。技术背景-电灯的专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使人类摆脱了黑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人们使用电灯的数量越来越多,电灯的生产数量也是成百万、成千万计,但以往在制造 电灯时存在着生产单件工序繁杂、工时长等不足,诸如在灯头的制造上,灯头构造包括N极、L极触头(分别与灯座的零线和火线接触)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以 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以往L极电线与L极触头的电连接,通过 在绝缘材料钻中心孔和旁孔(如图1), L极电线从下方穿出旁孔,然后弯折后伸入中心^^ 最后用锡焊塞中心孔或者用铆钉堵塞中心孔、旁孔,以使L极电线与L极触头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头结构,该灯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简化工 序、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灯头结构,包括N极、L极触头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 >, 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与L极电线 相互插接,以实现电连接。本技术灯头结构的电灯安装,仅需要将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即可完成,无 需繁琐的L极电线穿旁孔、弯折和焊塞中心孔或者用铆钉堵塞中心孔的步骤,从而大大縮小 了组装时间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灯头结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灯头结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灯头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一灯头结构,包括N极、L极触头l、 2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3,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4、 5, L极触头与L极电 线相互插接,以实现电连接,该种灯头为螺旋灯头(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安装效率,L极触头为预制的标准尺寸的金属钉,可以是预制的铝钉或者是其 它的金属钉均可,L极电线插接头为可与金属钉紧密固接的标准接线端子。上述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3为塑料,但不仅限于塑料。采用塑料是为了方便 该灯头组件(N极l、 L极触头2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3)可以通过一次 铸造制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灯头结构如图3所示,这种实施例的灯头为卡口灯头,包括N极、 L极触头1、 2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3,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 的N极、L极电线4、 5, N极l、 L极触头2设置在电灯的上表面,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 插接实现电连接,N极触头与N极电线也相互插接实现电连接。为了提高安装效率,N极、L极触头为预制的标准尺寸的金属钉,可以是预制的铝钉或者 是其它的金属钉均可,N极、L极电线插接头为可与金属钉紧密固接的标准接线端子。实施例二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3为塑料,但不仅限于塑料。采用塑料是为了方 便该灯头组件(N极l、 L极触头2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3)可以通过一 次铸造制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虽然已有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并非用于限定该技术方案,只要灯体中触 头与电线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即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灯头结构,包括N极、L极触头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以实现电连接。2、 根据权利夢求l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为预制的金属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为预制铝钉。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 缘材料为塑料。5、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触头与N极电线相互 插接,以实现电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为预制的金属钉。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为预制铝钉。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 为塑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头结构,包括N极、L极触头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以实现电连接。本技术灯头结构端部触点(L极)的接线仅需要将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即可完成,无需繁琐的L极电线穿旁孔、弯折和焊塞中心孔或者用铆钉堵塞中心孔的步骤,从而大大缩小了组装时间和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H01K1/42GK201369317SQ20092013693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吴润生, 飞 林 申请人:吴润生;林 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头结构,包括N极、L极触头和设置在N极、L极触头之间的绝缘材料,以及分别与N极、L极触头电连接的N极、L极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与L极电线相互插接,以实现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润生林飞
申请(专利权)人:吴润生林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