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556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包括固设在伞中棒上的外壳、一设在伞中棒与外壳中的转轴、一穿过外壳与转轴配合的摇把及一拉绳,该拉绳一端与伞中棒中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伞下巢;其中在摇把上还固设有一齿牙为棘齿形的具轮,一摆动卡钩与齿轮的齿牙抵靠配合。通过卡钩与齿牙为棘齿形的齿轮的设置,而卡钩是固定在伞中棒或是外壳内壁上,而齿轮是固设在摇把上,在转轴由摇把带动向伞具开启的方向转动时,卡钩与齿轮之间会发出响声;反之,收合伞具时,不会发出响声,以此提示使用者更准确直观判断开启或收合伞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伞具,特别是指一种较大型的伞具收启控制 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的伞具由于遮阳面积大而适合定点i立使用。现有的大型伞 具除各部件较为粗大外,其结构与普通直骨伞基本相通。结构通常包括 一伞中棒, 一安装在伞中棒顶部的伞上巢, 一滑设在伞中棒上的 伞下巢;复数个主伞骨一端是分别枢接在伞上巢中,另与主伞骨对应 数量的复数个伞支骨的一端枢接在伞下巢中,另一端是分别枢接在主 伞骨上,以此构成伞具支撑架。由于大型伞的各部件较粗大,导致伞支撑架的收启较为费力。为 克服大型伞具开启费用的缺陷,在伞具的个伞中棒上安装有摇把提拉 绳装置,该装置的插把安装在伞下巢的伞中棒上,绕于摇把上的拉绳 一端由中棒内腔经中棒顶端的穿出跨过滑轮连接伞下巢,使用者利用 摇所转动可轻松的牵拉伞下巢在伞中棒上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但是 现有的摇把控制装置中,摇把转动方向的选择无法直观的判断,需摇 把在转动几圈后才知其是开启伞支撑架的方向还是收合伞支撑架的 方向,无形中对伞具的开启造成一定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可以令使用者 直观的判断摇把转动方向是为开伞方向还是收伞方向。为实用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包括固设在伞中棒上的外壳、 一设在伞 中棒与外壳中的转轴、 一穿过外壳与转轴配合的摇把及一拉绳,该拉绳 一端与伞中棒中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伞下巢;其中在摇4巴上还固设有一齿牙为棘齿形的具轮, 一摆动卡钩与齿轮的齿牙抵靠配合。 所述卡钩一端是枢固在伞中棒上。 所述卡钩一端是枢固在外壳内壁上。 所述卡钩由一扭簧顶持。 所述齿轮由锁紧螺母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外壳是套设于伞中棒上,其与伞中棒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外 壳由上壳、下壳及锁固套构成,下壳由锁固^4贞固定在伞中棒近中部位 置,而上壳与下壳固定在一起;另在伞中棒的近中部径向设有通孔,对 应该通孔一侧在外壳上亦设有一配合孔以供摇把穿过。所述摇把为一 "Z"字型体,其一横臂截面为异形的杆体,该横臂 的长度是长于转轴长度,且其前端设有配合螺紋,另 一横臂套置摇把套, 而竖臂则为摇把的力臂。所述转轴为一 "工,,字型轴套,其轴身中部径向设有配合孔以供拉 绳的一端固定,而该转轴形成有与上述摇把的一黄臂配合的异形套腔。所述卡钩为 一片体,其一端夹置扭簧通过配合块枢固定在伞中棒通 孔的上方。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卡钩与齿牙为棘齿形的齿轮的设 置,而卡钩是固定在伞中棒或是外壳内壁上,而齿轮是固设在摇把上, 在转轴由摇把带动向伞具开启的方向转动时,卡钩与齿轮之间会发出响声;反之,收合伞具时,不会发出响声,以此提示使用者更准确直观判 断开启或收合伞具。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于伞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i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并配合图3所示,本技术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包 括一外壳l、 一摇把2、 一转轴3及一锁紧螺母4,本技术的关键 在于该控制结构还包括一齿轮5、 一卡钩6及一扭簧7。该外壳1是套设于伞中棒上,其与伞中棒之间形成安装空间A,该 外壳l由上壳ll、下壳12及锁固套13构成,下壳12由锁固套13锁 固定在伞中棒近中部位置,而上壳11与下壳12固定在一起。另在伞中 棒8的近中部径向设有通孔81,对应该通孔81 —侧在外壳1上亦设有一配合孔14以供摇4巴5穿过。该摇把2为一 "Z"字型体,其一横臂21截面为异形的杆体,该横 臂21的长度是长于下述转轴3的长度,且其前端设有配合螺紋211, 另一横臂22套置摇4巴套23,而竖臂24则为摇;l巴2的力臂。该转轴3为一 "工"字型轴套,其轴身中部径向设有配合孔31以 供拉绳的一端固定,而该转轴3形成有与上述摇把2的;f黄臂21配合的 异形套腔32。该齿轮5外径大于伞中棒8通孔81孔径,且各齿牙51形为近棘齿形。该卡钩6为一片体,其一端夹置扭簧7通过配合块9枢固定在伞中 棒8通孔81的上方,而扭簧7始终给予卡钩6具有一摆动的力,令卡 钩6的下端顶靠在齿轮5的棘齿侧。配合图3所示,本技术在组装时,是令转轴3由伞中棒8的通 孔81横向伸置于伞中棒8的内腔中,伸置于伞中棒8内腔的拉绳一端 连接在配合孔31上,将摇把2的横臂21穿过外壳1的配合孔14并伸 置于转轴3的套腔32中,同时其前端是伸出于转轴3并分别套设齿轮 5及锁紧螺母4,锁紧螺母4将转轴3限位在伞中棒8上,同时将齿轮 5锁固在摇把2上;之后,再将外壳1罩设上述组装的各部件外;拉绳 的另一端是从伞中棒8的顶端穿出跨过滑轮与伞下巢82连接在一起, 以此构成 一伞具的收启控制结构。在开启伞具支撑架时,握持摇把2的摇把套23转动摇把2横臂22, 则横臂21即带动转轴3、齿轮5转动,在齿轮5转动的同时即需克服卡钩6与齿牙51的抵靠关系,此时转动会感觉摇把2会发出"卡、 卡......"的响声,如此便可直观的判断是摇把2开启伞具支撑架的方向,继续转动摇把2,则拉绳会缠绕在转轴3上以拉动伞下巢82相对伞中 棒8向上滑动,以将伞面撑开,在此开启的过程中,摇动摇把2始终会 发出"卡、卡......,,的响声。反之,在收合伞具支撑架时,朝开启相反的方向转动摇把2,由于 齿轮5的齿牙51形为i^^束齿形,向此方向转动时,卡钩6与齿牙51之 间不会产生抵靠关系,则转轴3带动齿轮5转动时,不会发出响声。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卡钩6与齿牙51为净束齿形的齿寿仑5的 设置,而卡钩6是固定在伞中棒8或是外壳1内壁上,而齿轮5是固设 在摇把2上,在摇把2向伞具开启的方向转动时,卡钩6与齿轮5之间 会发出响声;反之,收合伞具时,不会发出响声,以此提示使用者更准 确直观判断开启或收合伞具。8权利要求1、一种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包括固设在伞中棒上的外壳、一设在伞中棒与外壳中的转轴、一穿过外壳与转轴配合的摇把及一拉绳,该拉绳一端与伞中棒中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伞下巢;其特征在于在摇把上还固设有一齿牙为棘齿形的具轮,一摆动卡钩与齿轮的齿牙抵靠配合。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卡钩一 .端是枢固在伞中棒上。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卡钩一 端是枢固在外壳内壁上。4、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卡钩由一扭簧顶持。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齿轮由 锁紧螺母固定在转轴上。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是 套设于伞中棒上,其与伞中棒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外壳由上壳、下壳 及锁固套构成,下壳由锁固#4贞固定在伞中棒近中部位置,而上壳与下 壳固定在一起;另在伞中棒的近中部径向设有通孔,对应该通孔一侧在 外壳上亦设有一配合孔以供摇把穿过。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摇把为 一 "Z"字型体,其一横臂截面为异形的杆体,该横臂的长^A长于转轴长度,且其前端设有配合螺紋,另一横臂套置摇把套,而竖臂则为摇 把的力臂。8、 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转 轴为一 "工"字型轴套,其两端分别具有凸出的轴杆,其轴身中部径向 设有配合孔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收启控制结构,其包括固设在伞中棒上的外壳、一设在伞中棒与外壳中的转轴、一穿过外壳与转轴配合的摇把及一拉绳,该拉绳一端与伞中棒中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伞下巢;其特征在于:在摇把上还固设有一齿牙为棘齿形的具轮,一摆动卡钩与齿轮的齿牙抵靠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崇毅
申请(专利权)人:受兴家居饰品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