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229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呈尖状,组合使用时,套管(1)套装在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在进行腕部或其他部位的神经卡压伤手术治疗中韧带切断或部分切断以及微创手术中深层组织切开时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尤其是一种涉及一种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 管和穿刺引导针。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内窥镜孩i创手术治疗手腕、脚踝等部位的神经卡压伤,只需将相 应韧带切断,手术简单,疗效良好,受到外科医生及病人的欢迎。但是由于该 手术缺乏专用医疗器械,所以在手术时,操作不是十分方便快捷,且容易伤及 手术部位周边神经和组织致使安全性不高,另外,所用手术器械并非一次性使 用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且安全性高的可组合使用的 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组合使用 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套管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的圆管,穿刺引 导针的头部呈尖状,组合使用时,套管套装在穿刺引导针的尾部上。所述套管的一端带有辅助翼。所述辅助翼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或矩形。所述套管所述开孔为矩形或椭圆形。所述穿刺引导针的尖状头部为直锥形或弯锥形,尾部为圓柱形。 所述穿刺引导针的头部大端端面直径大于尾部圆柱直径。 所述套管材料为聚丙烯。所述穿刺引导针材质为医用PVC或PP或医用不锈钢金属。采用本技术中的套管后,进行神经卡压伤韧带切断手术时操作简便快 捷,且不会伤及手术部位周边神经和组织,同时该套管生产成本较低,便于手 术时一次性使用,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采用本技术中的穿刺引导针后, 进行神经卡压伤手术时,可快速的将专用手术套管引导安放在适当位置,且最 大限度的保护手术位置周边的血管、神经和组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组合使用示意图2是本技术中套管的主视图3是本技术中套管的剖视图4是本技术中套管的右视图5是本技术中直锥形的穿刺引导针的示意图6是本技术中弯锥形的穿刺引导针的示意图7是本技术中使用的手术钩刀的主视图8是本技术中使用的手术钩刀的俯视图9是本技术中使用的手术钩刀的刀刃剖视其中,附图标记l为套管,2为套管上的开孔,3为穿刺引导针的头部,4 为穿刺引导针,5为套管上的辅助翼,6为穿刺引导针的尾部,7为手术钩刀, 8为手术钩刀的头部,9为手术钩刀的刀刃。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 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 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 一种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 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穿刺引导针4 的头部呈尖状,组合使用时(即穿刺引导过程中),套管1套装在穿刺引导针4 的尾部上两者相结合浑然一体。套管1套装在穿刺引导针的尾部后,套管1的 前端位于穿刺引导针4的台阶处(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3大端端面直径大于尾 部3圓柱直径,即形成了台阶),其后端有辅助翼5,套在穿刺引导针4上的套 管1的外圓直径略小于或略大于或等于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3大端端面直径, 当穿刺引导针4将套管1引入手术位置时(即穿刺引导完成后),套管l从穿 刺引导针4的尾部分离,穿刺引导针4从皮肤切口取出。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 穿过整个套管1,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穿过整个套管1后在套管1外露有一小 截穿刺引导针4尾部,借助手术支撑套管上的辅助翼5用手推露出套管l外部 的穿刺引导针4圆柱形尾部,实现套管1和穿刺引导针4的快捷分离使穿刺引 导针从皮肤切口穿出,套管1滞留在手术部位。如图1、图2和图3、图4所示,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 套管1的主体为圆管便于与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6为圆柱形相匹配,开孔2可 设计为矩形或椭圆形,开孔2是便于手术勾刀和其它器械操作;套管l的一端 带有辅助翼5,辅助翼5的形状可设计为椭圆形或圆形或矩形。该支撑套管1 的材质需便于医生详尽的观察手术部位环境情况,其结构要求能经受手术部位 的挤压不变形和方便医生进行韧带切断等操作。根据上述要求,套管1可选择 透明度好、硬度高、便于灭菌消毒、无毒副反应的材料,如聚丙烯等。如图5和图6所示,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3为直锥形或弯锥形,即可以制作成锥形、弯角型、非对称锥形、扁弯角形等,可才艮据神经卡压伤手术的不同部位选用直锥形或弯锥形的穿刺引导针4,便于穿刺、扩张和引导;头部为直 锥形或弯锥形的穿刺引导针4都可以与支撑套管1组合使用,穿刺引导针4的 尾部6为圆柱形,便于与支撑套管1组合使用;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3大端端 面直径大于尾部6圆柱直径,目的是为了在穿刺引导针4尾部套装支撑套管, 套上套管后,支撑套管的外圆直径略小于或略大于或等于穿刺引导针的头部大 端端面直径,这样便于在穿刺过程中通过穿刺引导针4顺利地将支撑套管1引 入手术部位。该穿刺引导针4要求硬度高、强度高、便于灭菌消毒、无毒副反 应,所以可以选用医用PVC、或PP或医用不锈钢等材料制得。如图7、图8和图9所示,该手术钩刀7的主体呈扁锥状,其头部8向后 弯曲为半圆环状;为了保证手术钩刀的刀刃锋利和使用灵巧,将该手术钩刀的 刀刃9刃角设计为8。 -30° 。将该手术钩刀的主体设计为扁锥状,其头部8 设计为向后弯曲的半圆环状,就是为了保证手术钩刀在使用时的轻巧灵活并便 于让其在支撑套管1上的细长开孔2内运动,以快速、准确地割断手术部位的 相应韧带。采用这种结构的手术钩刀后,进行神经卡压伤韧带切断手术时,佳_ 用方便快捷,并可准确地割断相应韧带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手术部位周边组 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在进行腕部或其他部位的神经卡压伤韧带切除手术时,需先将套管1套装在穿刺引导针 4的尾部上,然后将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从近端皮肤切口穿入,此时穿刺引导 针4和套管1一并插入,经穿刺引导针4将套管1引入手术位置,到达手术合 适位置时,用手推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同时将套管1的辅助翼5拉住,此时 穿刺引导针4从远端皮肤切口处穿出,套管l滞留在手术部位,调整好套管l的位置后再将内窥镜放入套管1中以通过套管1的透明壁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最后将手术钩刀7伸入套管1内,当确认钩刀7行至韧带远端缘时,将刀 刃通过套管1上的开孔2向上举起勾住韧带远端缘向近端牵拉及切割,韧带即 被割断。套管1上的开孔2设计就是为了便于手术钩刀7通过开孔2来割断韧 带,开孔2的尺寸与手术勾刀的尺寸是相匹配的,这样切割操作时更加安全和 方便;套管l上的辅助翼5设计是为了便于穿刺引导针4和套管1的分离,取 出穿刺引导针4时,套管l不会随之取出,使套管l滞留在手术部位,并可方 便套管1位置的调整,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定位套管1上的开孔2的正对方向。 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 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 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呈尖状,组合使用时,套管(1)套装在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穿刺引导针(4)的头部呈尖状,组合使用时,套管(1)套装在穿刺引导针(4)的尾部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其 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一端带有辅助翼(5)。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可组合使用的手术支撑套管和穿刺引导针, 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翼(5)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或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鸿谢贤凯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