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0193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机壳,机壳中放置有高温发热元件;显示单元,包括一上盖,及一隔热板,在上盖与隔热板间形成有空腔;散热模组,放置于机壳内;第一连接管道,一端与散热模组相连,另一端设置在空腔中;其中,通过散热模组及第一连接管道,将高温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入空腔内,并通过上盖与笔记本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散热模组的风扇将冷却高温发热元件后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道引导至上盖和隔热板之间的空腔中,并通过上盖与笔记本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将高温气体冷却,从而解决了以往单靠设置在机壳内的散热模组及机壳表面不能很好地对高温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散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加固型笔记本电脑及其 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加固型笔记本电脑是一种需要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够满足可靠使用要求的笔记本 电脑,主要用于军事、石油勘探、地质勘察等特殊领域。由于在这些特殊领域使用时,电脑可 能随时会遭遇到风雨以及沙尘等的袭击,因此加固型笔记本电脑通常都具有防水防尘等设 计特点。专利技术人在对加固型笔记本电脑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加固型笔记本设计为完全 密封的结构,并通过采用加厚金属外壳的方法来对计算机系统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因此, 随着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功耗也明显增加,已有的散热结构很难满足计算机系 统散热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散热系统,能够更好 地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放置有高温发热元件;显示单元,包括一上盖,及一隔热板,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隔热板间形成有空腔;散热模组,放置于所述机壳内;第一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相连,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其中,通过所述散热模组及第一连接管道,将所述高温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入 所述空腔内,并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笔记本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连接通道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另一端连 接至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将通过所述上盖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气体导入至所述 机壳内,并对所述高温发热元件进行散热。优选地,所述散热模组由散热器和风扇组成,所述散热模组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 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橡胶管或塑料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模组,由散热器和风扇组成,所述散热模组具有出风口 ;第一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的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形成于所述 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和隔热板之间的空腔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连接通道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机壳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橡胶管或塑料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散热模组的风扇将冷却高温发热元件(CPU)后产生的高温气体 通过第一连接管道引导至IXD上盖和IXD隔热板之间的空腔中,并通过IXD上盖与笔记本 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将高温气体冷却,从而解决了以往单靠设置在机壳内的散热模组不 能很好地对高温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通过第一连接管道和第 二连接管道将LCD上盖和LCD隔热板之间的空腔与高温发热元件(CPU)所在的机壳内空间 相连通形成循环散热系统,可以不断地将热交换后的冷却气体用于对高温发热元件(CPU) 进行持续降温,从而大大提升了笔记本系统的散热性能,即使计算机系统性能提升,功耗增 加,也能够满足系统的散热要求,尤其是能够满足加固型笔记本在防水防尘等加固可靠性 条件下,大大提升系统散热性能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散热模组出风口与第一连接管道相连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IXD上盖和IXD隔热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放置有高温发热元件;显示单元,包括一上盖,及一隔热板,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隔热板间形成有空腔;散热模组,放置于所述机壳内;第一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相连,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其中,通过所述散热模组及第一连接管道,将所述高温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入 所述空腔内,并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笔记本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连接通道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另 一端连接至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将通过所述上盖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气体导入 至所述机壳内,并对所述高温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组由散热器和风扇组成,所述散热模组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 述第一连接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橡胶管或塑料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模组,由散热器和风扇组成,所述散热模组具有出风口 ;第一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的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形成于所述 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和隔热板之间的空腔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连接通道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另 一端连接至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机壳内。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橡胶管或塑料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机壳2、显示 单元1和第一连接管道31。机壳2内安装有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高温发热元件(例 如CPU)、硬盘、主板等器件组成,显示单元1包括上盖11、IXD显示屏12和隔热板(下述)。 IXD上盖11可转动设置在机壳2上,在机壳2和IXD上盖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31,第一 连接管道31的一端连接至机壳2内,另一端连接至LCD上盖11和隔热板形成的空腔(下 述)内。第一连接管道31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图2为图I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散热模 组出风口与第一连接管道相连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2、3、4所示,显示屏12安装在IXD 上盖11上,显示屏12和IXD上盖11之间安装有IXD屏隔热板6,隔热板6和IXD上盖11 之间形成有空腔7。散热模组4整体放置于机壳2内部,散热模组4由散热器42和风扇41 组成,散热模组4具有出风口 43,散热模组4的出风口 43和第一连接管道31的一端相连 接,第一连接管道31的另一端设置在空腔7中。图5为显示屏1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IXD上盖和IXD隔热板结构示意图。通过 图5和图6可以方便进一步理解位于IXD上盖1和IXD屏隔热板6之间的空腔7。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散热模组4将冷却高温发热元件8 (CPU)后产生的高温气体 流入到第一连接管道31,再经过第一连接管道31道流入IXD上盖1和IXD屏隔热板6之间 的空腔7内,并通过IXD上盖1与笔记本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这样,就可以通过IXD上盖 1对高温发热元件S(CPU)产生的热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降温的效果。如图1所示,另外,在机壳2和IXD上盖1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32,第二连接 管道32将通过LCD上盖1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气体导入至机壳2内,并对高温发热元件 S(CPU)进行散热。这样,就形成了循环的散热系统,即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1将高温气体引 导至IXD上盖1和IXD屏隔热板6之间的空腔7中,并通过IXD上盖1与笔记本电脑外部 进行热交换;然后再利用第二连接管道32将冷却后的低温气体再导入到机壳2中,以对高 温发热元件S(CPU)进行降温。这种结构对于具有防水防尘结构的加固型笔记本具有更好 的降温效果。第一连接管道31和第二连接管道32可以通过采用具有一定伸缩性能的橡胶管, 也可以采用诸如文丘里管等具有一定伸缩量的塑料管。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相同或 相当性能的材料来形成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放置有高温发热元件;显示单元,包括一上盖,及一隔热板,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隔热板间形成有空腔;散热模组,放置于所述机壳内;第一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相连,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其中,通过所述散热模组及第一连接管道,将所述高温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导入所述空腔内,并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笔记本电脑外部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