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广田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670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固定有至少一组气道的带体,气道通过导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接,所述的导气管和充气泵间设置有套在同步电机转轴上的定阀体,定阀体上设置有通过进气管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孔和至少一个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处设置有出气孔,同步电机转轴上固定有与定阀体相匹配的动阀体,动阀体上设置有与进气孔相匹配的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相匹配的放气通孔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该充气波动按摩带冲放气过程循环进行,气道循环鼓胀、瘪下,对人体起到按摩作用,有利于治疗的进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
技术介绍
人体的腰部、背部、肩部、膝部等处,劳损重,易退变,穿戴护腰、护 膝、护肩等护带是比较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当前使用的各种护带虽然使 用方便,但是其功能单一,不能起到按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起到按摩作用的充气波 动按摩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有至少 一组气道的带体,气道通过导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接,所述的导气管和充气泵 间设置有套在同步电机转轴上的定阀体,定阀体上设置有通过进气管与充气 泵相连通的进气孔和至少一个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处设置有出 气孔,同步电机转轴上固定有与定阀体相匹配的动阀体,动阀体上设置有与 进气孔相匹配的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相匹配的放气通孔和出气通道,进气通 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同步电机设置有定时装置;所述的气道为直 条状;所述的气道为凹凸状;所述的相邻气道凹凸相匹配;所述的气道分成 至少两组,各组气道相互独立;所述的各组气道相隔1根或2根以上交叉设 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 点其一,导气管和充气泵间设置了由同步电机和上下相对的定阀体、动阀 体构成的气流转换系统。使用时,动阀体随同步电机转动,充气泵的气流通过进气管由进气孔进入定阀体,当动阀体的进气通道转动到进气孔处时,气 流由进气通道经出气通道、出气孔、出气管进入导气管,气道逐渐鼓胀。当 动阀体的放气通孔转动到出气孔处时,充气泵的气流封闭,不能由出气通道到达出气?L,气道内的气体由导气管经出气孔由放气通孔排出,气道逐渐瘪 下。上述冲放气过程循环进行,气道循环鼓胀、瘪下,对人体起到按摩作用, 有利于治疗的进行。而同步电机设置有定时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冲放气过程进行控制;其二,气道为凹凸状,相邻气道凹凸相匹配。这样,每根气道 充满气后成为一根根糖葫芦样的多个球状,其按摩效果更好;其三,气道分 成两组,各组气道相隔l根或2根以上交叉设置,各组气道轮流冲放气,产 生波浪感,病人感觉更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 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 2、 3所示,本技术充气波动按摩带包括带体1,带体1固 定有两组凹凸状气道2、 2',相邻气道2、 2'凹凸相匹配,气道2、 2'相 隔l根交叉设置,气道2、 2'通过导气管3、 3'与充气泵4相连接,导气 管3、 3,与充气泵4间设置有套在同步电机5转轴6上的定阀体7,同步电 机5转轴6上固定有与定阀体7相匹配的动阀体8,同步电机5设置有定时 装置9。带体1可为如图1所示的护腰,也可为如图2所示的护膝或如图3 所示的护肩。如图4所示,定阀体7上设置有通过进气管10与充气泵4相 连通的进气孔11和两个与导气管3、 3'相连通的出气管12、 12',出气管12、 12'处设置有出气孔13、 13'。如图5所示,动阀体8上设置有与进气 孔11相匹配的进气通道14、与出气孔13、 13'相匹配的放气通孔15和出 气通道16,进气通道14与出气通道16相连通。使用时,将带体l系在人体,启动充气泵4和同步电机5,并给定时装 置9定时。动阀体8随同步电机5转动,充气泵4的气流通过进气管10由 进气孔11进入定阀体7,当动阀体8的进气通道14转动到进气孔11处时, 气流由进气通道14经出气通道16从出气孔B或13'、出气管12或12'进 入导气管3或3',气道2或2'逐渐鼓胀。当动阀体8的放气通孔15转动 到出气孔13或13'处时,充气泵4的气流封闭,不能由出气通道16到达 出气孔13或13',气道2或2'内的气体由导气管3或3'经出气孔13或 13'由放气通孔15排出,气道2或2'逐渐瘪下。上述冲放气过程循环进 行,气道2或2'循环鼓胀、瘪下,对人体起到按摩作用,有利于治疗的进 行。而同步电机5设置有定时装置9,可以根据需要对冲放气过程进行控制。 而气道2、 2'为凹凸状,相邻气道2、 2'凹凸相匹配。这样,每根气道2、 2'充满气后成为一根根糖葫芦样的多个球状,其按摩效果更好。气道2、 2' 分成两组,各组气道2、 2'相隔1根或2根以上交叉设置,各组气道2、 2' 轮流冲放气,产生波浪感,病人感觉更舒适。本技术充气波动按摩带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形式,但不管是采用 何种形式,只要是在导气管和充气泵间设置由同步电机和上下相对的定阀 体、动阀体构成的气流转换系统的结构,都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包括固定有至少一组气道的带体,气道通过导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和充气泵间设置有套在同步电机转轴上的定阀体,定阀体上设置有通过进气管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孔和至少一个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处设置有出气孔,同步电机转轴上固定有与定阀体相匹配的动阀体,动阀体上设置有与进气孔相匹配的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相匹配的放气通孔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包括固定有至少一组气道的带体,气道通过导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和充气泵间设置有套在同步电机转轴上的定阀体,定阀体上设置有通过进气管与充气泵相连通的进气孔和至少一个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处设置有出气孔,同步电机转轴上固定有与定阀体相匹配的动阀体,动阀体上设置有与进气孔相匹配的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相匹配的放气通孔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波动按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广田
申请(专利权)人:贾广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