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瑛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17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点是该药为敷贴于相关敏感穴位的外用药,由敷贴前密封于瓶的成分药醇提取液和置于不粘胶膜片上的载体组成,成分药为大熟地、苦参、女贞子、太子参。该药改变了用药途径,内病外治,用药简便,起效快,无毒副作用,临床有效率达80%以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法,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采用口服或注射药物的内治法,所用药物如洋地黄类、心得安等,如洋地黄类药,其治疗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安全范围小,稍有不慎就易中毒;而心得安如过量使用可致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并为气管哮喘、心衰,低血压者慎用或禁用。而针刺的痛苦和药物进入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更是难以避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一种疗效显著,且能避免用药痛苦,减少毒副作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药物为用于穴位敷贴的药垫,由敷贴前密封于瓶的成份药醇提取液和置于不粘胶膜片上的纯棉绒垫载体组成,敷贴前将原药醇提取液滴于载体中,主要成份药为大熟地和苦参,其重量比为3∶2;为了提高治疗作用,成份药除主要成份药外,还有女贞子和太子参,各成份药的重量比为大熟地∶苦参∶女贞子∶太子参=6∶4∶3∶4。为了强化药物的渗透作用,可在密封于瓶的成份药醇提取液中加入1%至2%氮酮渗透剂。治疗时,可选用心俞、内关、膻中等具有针对性的敏感穴位。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使心肌有正性肌力、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律的作用。由于是通过穴位用药,借助穴位及经络学原理发挥疗效,内病外治,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起效快,适合各种疾病引发的心律失常。该药经国内数间大医院1136例临床观察,平均有效率为85.66%。以下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将6kg大熟地和4kg苦参药粉加乙醇20kg,回收乙醇后,约得醇提取液4000ml,加氮酮渗透剂50ml后分装5ml小瓶密封。另以纯棉制成直径2cm,厚度2mm的绒垫,置于直径4.5cm的医用不粘胶膜片中央。敷用时,取小瓶内的药液0.5ml滴注绒垫中即可,每24小时换药一次,15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将3kg大熟地、2kg苦参、15kg女贞子、2kg太子参药粉加乙醇9kg醇取,约得醇提取液3600ml,加氮酮渗透剂500ml后分装于瓶与不粘胶棉垫配用。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用于穴位敷贴的药垫,由敷贴前密封于瓶的成份药醇提取液和置于不粘胶膜片上的纯棉绒垫载体组成,敷贴前原药醇提取液滴于载体中,主要成份药为大熟地和苦参,其重量比为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成份药除主要成份药外,还有女贞子和太子参,各成份药的重量比为大熟地∶苦参∶女贞子∶太子参=6∶4∶3∶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密封于瓶的成份药醇提取液中有1%至2%氮酮渗透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点是该药为敷贴于相关敏感穴位的外用药,由敷贴前密封于瓶的成分药醇提取液和置于不粘胶膜片上的载体组成,成分药为大熟地、苦参、女贞子、太子参。该药改变了用药途径,内病外治,用药简便,起效快,无毒副作用,临床有效率达80%以上。文档编号A61K9/70GK1188014SQ9810465公开日1998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焦瑛, 刘文汉, 穆建申, 曹继平, 祝晖钧 申请人:焦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用于穴位敷贴的药垫,由敷贴前密封于瓶的成份药醇提取液和置于不粘胶膜片上的纯棉绒垫载体组成,敷贴前原药醇提取液滴于载体中,主要成份药为大熟地和苦参,其重量比为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瑛刘文汉穆建申曹继平祝晖钧
申请(专利权)人:焦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