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速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3017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速喇叭,包括电源(1)和喇叭(2),所述电源(1)和喇叭(2)之间设置有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并设置有速度感应光感头(4)与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相连;所述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内设置有第一线路(31)和第二线路(32),所述电源(1)和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通过第一线路(31)或第二线路(32)相连,所述第一线路(31)与喇叭(2)之间设置有电阻(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对喇叭的声段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在高速公路上的有效警鸣作用,也能减少在城市道路中的噪音污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喇叭,尤其涉及一种随速喇叭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车辆使用的喇叭其音量一般固定,无法调节;该喇叭音量的设计仅适合于市区 外,在市区及居住区则明显设计过高。在一些城市的道路,住宅小区都禁鸣喇叭,但是在必 要的时候,如汽车跟在行人之后,然而行人却没有察觉时,汽车都有请行人让路的需要,鸣 响喇叭是避免不了的。然而这个时候响喇叭,不但会造成噪音污染,而且可能吓坏行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速喇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喇叭声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随速喇叭,包括电源和喇叭,所述电源和喇叭之间设置有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并 设置有速度感应光感头与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相连;所述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内设置有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电源和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线路或第二线路相连,所述 第一线路与喇叭之间设置有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对喇叭的声段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 在高速公路上的有效警鸣作用,也能减少在城市道路中的噪音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在汽车低速行驶时的示意图3是本技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的示意附图标记1、电源;2、喇叭;3、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1、第一线路;32、第二线路; 4、速度感应光感头;5、电阻。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 一种随速喇叭,包括电源1和喇叭2,所述电源1和喇叭2之间设置有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并设置有速度感应光感头4与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相连;所述光感应 自动转换装置3内设置有第一线路31和第二线路32,所述电源1和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 之间通过第一线路31或第二线路32相连,所述第一线路31与喇叭2之间设置有电阻5。所述电源1连接到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的输入端,所述喇叭2在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 3的输出端。请参阅图2,当汽车静止或低速行驶时,汽车速度盘上的指针挡住速度感应光感头,速 度感应光感头感应不到光线,因此,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连通第一线路,此时由于在第一线 路上设置了电阻,喇叭的声音较低。请参阅图3,当汽车超过一定速度(如45km/h)时,汽车速度盘上的指针没有挡住速度感 应光感头,速度感应光感头感应到光线,因此,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连通第二线路,此时第 二线路上只有电源和喇叭,因此声音响亮。权利要求1.一种随速喇叭,包括电源(1)和喇叭(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和喇叭(2)之间设置有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并设置有速度感应光感头(4)与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相连;所述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内设置有第一线路(31)和第二线路(32),所述电源(1)和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之间通过第一线路(31)或第二线路(32)相连,所述第一线路(31)与喇叭(2)之间设置有电阻(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随速喇叭,包括电源(1)和喇叭(2),所述电源(1)和喇叭(2)之间设置有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并设置有速度感应光感头(4)与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相连;所述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内设置有第一线路(31)和第二线路(32),所述电源(1)和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通过第一线路(31)或第二线路(32)相连,所述第一线路(31)与喇叭(2)之间设置有电阻(5)。本技术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对喇叭的声段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在高速公路上的有效警鸣作用,也能减少在城市道路中的噪音污染。文档编号B60Q5/00GK201380794SQ20092005342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冯建洲 申请人:肇庆市第四小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速喇叭,包括电源(1)和喇叭(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和喇叭(2)之间设置有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并设置有速度感应光感头(4)与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相连;所述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内设置有第一线路(31)和第二线路(32),所述电源(1)和光感应自动转换装置(3)之间通过第一线路(31)或第二线路(32)相连,所述第一线路(31)与喇叭(2)之间设置有电阻(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第四小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