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新云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21607 阅读:30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倒后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包括外壳、凸面镜和镜座,还包括镜面清洗组件,该镜面清洗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带齿轮的导杆、开设有双向螺旋槽的动力杆、动力杆齿轮、毛刷和毛刷连接座;镜座上设置有驱动单元安装座和导杆座,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单元安装座上,驱动单元与导杆的齿轮齿接,动力杆齿轮设置在动力杆一端,动力杆齿轮与导杆的齿轮齿接,导杆和动力杆的两端轴接在导杆座上,毛刷连接座与导杆、动力杆套接,毛刷连接座与动力杆的双向螺旋槽轨接,毛刷安装到毛刷连接座上且与凸面镜触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汽车行使过程中自动清洗倒后镜,具有可防水、防尘和防雾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倒后镜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 汽车倒后镜。技术背景汽车倒后镜可以开阔汽车后方的视野,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件。 汽车倒后镜一般包括外壳、凸面镜和镜座,外壳开设有凹槽,凸面镜设置在 镜座上,镜座设置在外壳的凹槽内,汽车后方的景象成像在凸面镜上,便于 驾驶者观察判断。在下雨的环境下,雨水使得凸面镜成像模糊,同样的,如 果凸面镜上有灰尘或者雾气,也会影响凸面镜成像的清晰度。现有的汽车倒 后镜,由于没有设置自动清洗的装置,在汽车行使过程中如果有雨水或灰尘、 雾气等,将严重影响行使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清洗的汽 车倒后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清洗雨、 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包括外壳、凸面镜和镜座,所述外壳开设有凹槽,凸 面镜设置在镜座上,镜座设置在外壳的凹槽内,还包括镜面清洗组件,该镜 面清洗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带齿轮的导杆、开设有双向螺旋槽的动力杆、动 力杆齿轮、毛刷和毛刷连接座;所述镜座上设置有驱动单元安装座和导杆座,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单元安装座上,驱动单元与导杆的齿轮齿接,动力杆齿轮设置在动力杆一端,动力杆齿轮与导杆的齿轮齿接,所述导杆和动力 杆的两端轴接在导杆座上,所述毛刷连接座与导杆、动力杆套接,毛刷连接 座与动力杆的双向螺旋槽轨接,毛刷安装到毛刷连接座上且与凸面镜触接。所述毛刷连接座与动力杆的双向螺旋槽轨接的结构为,所述毛刷连接座 与动力杆套接的套接孔内开设有导孔,导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有滚珠, 滚珠与动力杆的双向螺旋槽轨接。还包括用于喷出清洗水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的喷嘴设置在镜座下方且 与凸面镜相对。所述外壳位于凹槽处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所述驱动单元、为马达或其它驱动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镜座上设置有镜面清洗组件,汽车行使 过程中,启动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开设有双向螺旋槽的动力杆旋转,套 接在动力杆上的毛刷连接座沿双向螺旋槽来回移动,带动毛刷沿凸面镜镜面 来回移动,从而实现自动清洗倒后镜的目的,因此,本技术具有在汽车 行使过程中能自动清洗倒后镜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附图3为本技术的镜座与镜面清洗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4为本技术的毛刷连接座示意图; 附图5为本技术的动力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5所示, 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 包括外壳l、凸面镜2和镜座5,所述外壳1开设有凹槽9,凸面镜2设置在 镜座5上,镜座5设置在外壳1的凹槽9内,还包括镜面清洗组件,该镜面 清洗组件包括驱动单元12、带齿轮的导杆7、开设有双向螺旋槽17的动力杆 10、动力杆齿轮ll、毛刷3和毛刷连接座6;所述镜座5上设置有驱动单元 安装座13和导杆座15,所述驱动单元12安装在驱动单元安装座13上,驱动 单元12与导杆7的齿轮齿接,动力杆齿轮11设置在动力杆10—端,动力杆 齿轮11与导杆7的齿轮齿接,所述导杆7和动力杆10的两端轴接在导杆座 15上,所述毛刷连接座6与导杆7、动力杆10套接,毛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 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毛刷3安装到毛刷连接座6上且与凸面镜2触接。所述毛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的结构为,所述毛 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10套接的套接孔内开设有导孔14,导孔14内设置有弹 簧15,弹簧15套接有滚珠16,滚珠16与动力杆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还包括用于喷出清洗水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的喷嘴4设置在镜座5下 方且与凸面镜2相对,喷嘴4连接汽车的水管,当镜面上灰尘较多时,按下 喷水按钮后,清洗水从喷嘴4喷射到镜面上,启动镜面清洗组件,即可自动 清洗镜面。所述外壳1位于凹槽9处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8,雨水或清洗水可从排水 孔8排出倒后镜。所述驱动单元12为马达,或其它驱动装置。汽车行使过程中,启动驱动单元12,驱动单元12驱动开设有双向螺旋槽 17的动力杆10旋转,与双向螺旋槽17轨接的滚珠16带动毛刷连接座6沿双 向螺旋槽17在动力杆10上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毛刷3沿凸面镜2镜面来回移动,实现自动清洗倒后镜的目的。在毛刷连接座6来回移动的过程中,与 毛刷连接座6套接的导杆7处于旋转状态,毛刷连接座6与导杆7之间为滚 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有利于保证毛刷连接座6的移动稳定性。因此,本实 用新型能够在汽车行使过程中自动清洗倒后镜,具有可防水、防尘和防雾的 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 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包括外壳(1)、凸面镜(2)和镜座(5),所述外壳(1)开设有凹槽(9),凸面镜(2)设置在镜座(5)上,镜座(5)设置在外壳(1)的凹槽(9)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面清洗组件,该镜面清洗组件包括驱动单元(12)、带齿轮的导杆(7)、开设有双向螺旋槽(17)的动力杆(10)、动力杆齿轮(11)、毛刷(3)和毛刷连接座(6);所述镜座(5)上设置有驱动单元安装座(13)和导杆座(15),所述驱动单元(12)安装在驱动单元安装座(13)上,驱动单元(12)与导杆(7)的齿轮齿接,动力杆齿轮(11)设置在动力杆(10)一端,动力杆齿轮(11)与导杆(7)的齿轮齿接,所述导杆(7)和动力杆(10)的两端轴接在导杆座(15)上,所述毛刷连接座(6)与导杆(7)、动力杆(10)套接,毛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毛刷(3)安装到毛刷连接座(6)上且与凸面镜(2)触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其特 征在于所述毛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的结 构为,所述毛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10)套接的套接孔内开设有导孔(14), 导孔(14)内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套接有滚珠(16),滚珠(16) 与动力杆(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喷出清洗水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的喷嘴(4)设置在镜 座(5)下方且与凸面镜(2)相对。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位于凹槽(9)处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8)。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2)为马达或其它驱动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倒后镜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包括外壳、凸面镜和镜座,还包括镜面清洗组件,该镜面清洗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带齿轮的导杆、开设有双向螺旋槽的动力杆、动力杆齿轮、毛刷和毛刷连接座;镜座上设置有驱动单元安装座和导杆座,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单元安装座上,驱动单元与导杆的齿轮齿接,动力杆齿轮设置在动力杆一端,动力杆齿轮与导杆的齿轮齿接,导杆和动力杆的两端轴接在导杆座上,毛刷连接座与导杆、动力杆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清洗雨、雾、尘的汽车倒后镜,包括外壳(1)、凸面镜(2)和镜座(5),所述外壳(1)开设有凹槽(9),凸面镜(2)设置在镜座(5)上,镜座(5)设置在外壳(1)的凹槽(9)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面清洗组件,该镜面清洗组件包括驱动单元(12)、带齿轮的导杆(7)、开设有双向螺旋槽(17)的动力杆(10)、动力杆齿轮(11)、毛刷(3)和毛刷连接座(6);所述镜座(5)上设置有驱动单元安装座(13)和导杆座(15),所述驱动单元(12)安装在驱动单元安装座(13)上,驱动单元(12)与导杆(7)的齿轮齿接,动力杆齿轮(11)设置在动力杆(10)一端,动力杆齿轮(11)与导杆(7)的齿轮齿接,所述导杆(7)和动力杆(10)的两端轴接在导杆座(15)上,所述毛刷连接座(6)与导杆(7)、动力杆(10)套接,毛刷连接座(6)与动力杆(10)的双向螺旋槽(17)轨接,毛刷(3)安装到毛刷连接座(6)上且与凸面镜(2)触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新云
申请(专利权)人:邓新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6月16日 23:12
    我希望购买这个专利产品或加盟,我的电话是:13805881215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