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05178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中核反应壳外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内导体与包覆在内导体外的绝缘层,内芯外设置有外护套,外护套内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复合带层、外导体层,所述绝缘层与外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复合带层,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内衬层与无卤阻燃层,所述外护套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多层无卤阻燃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电气性能、高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的阻燃性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反应壳外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同轴电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目前基带同轴电 缆常用的屏蔽线是用铜做成的网状的,特征阻抗为50Q ;宽带同轴电缆常用的屏蔽层通常 是用铝冲压成的,特征阻抗为75Q。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它具有高带宽和极好的噪声抑 制特性,造价低,易安装,网络抗干扰能力强。核电站用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 主要用于核反应壳外,除具有上述良好性能外还应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能有效防止安全 壳内火灾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电气性能、机械性能、阻燃 性能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 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内导体与包覆在内导 体外的绝缘层,内芯外设置有外护套,外护套内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复合带层、外 导体层,所述绝缘层与外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复合带层,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与 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内衬层与第一阻燃层。 所述外护套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为多层 无卤阻燃带。 所述外护套采用氧指数为35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阻燃层为无卤阻燃层。 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采用纵包方式包覆在绝缘层上。 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交联聚乙烯的介电常数《3. O,介 电损耗《0. 0001。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介于0. 5 5. Omm之间。 所述内衬层采用氧指数为45的低烟无卤阻燃隔氧材料制作而成。 采用上述方案,在所述绝缘层与外导体层之间增加一层第二金属复合带层,其采用纵包的方式包覆在绝缘层上,保证了特性阻抗和衰减的要求,同时又提高了阻燃性;所述采用氧指数为45低烟无卤阻燃隔氧材料制成的内衬套层采用挤塑的方式紧密的包覆在第一阻燃层上,提高了电缆的阻燃性能,所述内衬层外设置有具有防水、屏蔽功能的第一金属复合带层,所述第一金属复合带层外绕包多层的无卤阻燃层,这样的结构有效的保证了成品电缆优质的阻燃性能。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可以使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的工作温度从原有的_15°C 7(TC扩展到-40°C 90°C,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燃烧过程中易燃物滴落的问题,燃烧后的灰烬不会滴落,仍然保留在导体周围,提高了电缆的阻燃性能。为了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所述第二阻燃层为多层的无卤阻燃层。本实 用新型还具有以下较高的电气性能 1、在200MHz下的阻抗(符合GB/17737-2000)标称值为75Q士3Q或50Q士3Q。 在200MHz下的平均衰减的测量(符合GB/T 17737-2000),标称值小于120dB/km或满足GB/ T14864-93。 2、电容的测量符合GB/T 17737-2000标准,标称值为76pF/m。 3、两根导线之间的工频电压试验(50Hz) :7500V/5分钟。 4、成品电缆燃烧试验通过IEC60332-3-23B类及IEC 60332-1单根绝缘电缆垂直 燃烧试验标准。 所述电缆的外护套采用氧指数为35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不但 具备较高的阻燃性能还具备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老化前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 10. ON/ mm、断裂伸长率^ 200% ;老化后的机械性能在老化温度为135±2°C、老化时间为240h 后,抗张强度变化率《±25%,断裂伸长率变化率《±25%。因此本技术这种结构具 有高电气性能、高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的阻燃性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横截面图; 附图中,1为内导体,2为绝缘层,3为第二金属复合带层,4为外导体层,5为无卤阻 燃带,6为内衬层,7为第一金属复合带层,8为多层无卤阻燃层,9为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核电站用低烟无卣阻燃型同轴电缆,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内导体l 与包覆在内导体1外的绝缘层2,内芯外设置有外护套9,所述外护套9内依次设置有第一 金属复合带层7、外导体层4,所述绝缘层2与外导体层4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复合带层3, 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3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7之间设置有内衬层6与无卤阻燃带5。所 述外护套9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7之间设置有多层阻燃层,所述多层阻燃层为多层无卤阻 燃带8。所述外护套9采用氧指数为35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二 金属复合带层3采用纵包方式包覆在绝缘层2上。所述绝缘层2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作 而成,所述交联聚乙烯的介电常数《3. 0,介电损耗《0. 0001。所述绝缘层2的厚度介于 0. 5 5. Omm之间。所述内衬层6采用氧指数为45的低烟无卤阻燃隔氧材料制作而成。权利要求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内导体与包覆在内导体外的绝缘层,内芯外设置有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复合带层、外导体层,所述绝缘层与外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复合带层,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内衬层与第一阻燃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 套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为多层无卤阻燃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 套采用氧指数为35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阻燃层为无卤阻燃层。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金属复合带层采用纵包方式包覆在绝缘层上。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交联聚乙烯的介电常数《3.0,介电损耗《0. 000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介于0. 5 5. Omm之间。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 层采用氧指数为45的低烟无卤阻燃隔氧材料制作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中核反应壳外的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内导体与包覆在内导体外的绝缘层,内芯外设置有外护套,外护套内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复合带层、外导体层,所述绝缘层与外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复合带层,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内衬层与无卤阻燃层,所述外护套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多层无卤阻燃带。本技术具有高电气性能、高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的阻燃性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B7/295GK201522890SQ20092004919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康直, 徐佳, 朱咸林, 洪启付, 王翠, 范沛菁 申请人:常州八益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核电站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同轴电缆,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内导体与包覆在内导体外的绝缘层,内芯外设置有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复合带层、外导体层,所述绝缘层与外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复合带层,所述第二金属复合带层与第一金属复合带层之间设置有内衬层与第一阻燃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启付周康直范沛菁徐佳朱咸林王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八益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