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自主活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88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动物活动检测装置,它是在外笼底部,触力传感器、传感器固定件、传力杆、内笼底定位件、内笼顺序连接。其特征是:内笼置于外笼中,在外笼与内笼底部的中间,设置一个触力传感器,使内笼置于传感器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mall animal autonomous activity de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detecting an animal activity,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cage, a contact force sensor, a sensor fixing piece, a force transmitting rod, an inner cage bottom positioning piece and an inner cag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ner cag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cage, and a touch force sens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cage and the bottom of the c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检测小动物自主活动的装置,尤其是能连续24小时对12只小动物的活动同时进行检测的动物实验装置。小动物是指实验小白鼠、大自鼠等。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小动物活动的检测装置,主要有;开阔法、计分法、光电管法、红外线法、抖笼法等。其中开阔法和计分法属于人工监视检测法,其缺点是检测结果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抖笼法、光电管法、红外线法等检测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同时对多只动物进行长时间的检测,光电管检测法和红外线检测法还存在对动物原地活动不能检出、出现漏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小动物活动的检测装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装置,该装置能比较准确地同时测出12只被测小动物的活动,而且能进行长达24小时的连续检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装置外笼与内笼底部的中间,设置一个触力传感器。使内笼置于传感器上,当动物在内笼中活动时,动物对内笼底部压力的变化便可通过触力传感器转变为电压的变化而反映出来。由于采用了触力传感器,因此只要动物对笼底的压力发生变化,就能被检测出来,这样就可避免光电管检测法和红外线检测法对动物原地活动不能检出的缺点。达到比较准确检测动物活动的目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比较准确地同时测出12只被测小动物的自主活动,而且能进行长达24小时的连续检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小动物自主活动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1中1.触力传感器,2.、3.、4.电桥平衡电阻,5.直流电源,6.、7.输出端子。图2中1.触力传感器,8.传感器固定件,9.内笼定位件,10.传力杆,11.内笼,12.外笼,13.笼盖。结构构造部分在图2中,触力传感器(1)通过传感器固定件(8)固定于外笼(12)的笼底中央,构成装置的底座部分;内笼定位件(9)固定于内笼(11)的笼底中央,构成装置的上半部分。传力杆(10)通过传感器固定件(8)和内笼定位件(9)中央的通孔将上述两部分连在一起。整个装置为圆柱形外形,并且,外笼、内笼、内笼定位件、传感器固定件、传力杆和触力传感器的中心处于同心圆的圆心。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将传力杆(10)放入传感器固定件(8)的通孔中,将内笼定位件(9)和内笼(11)构成的装置上部放在传力杆(10)上。将小动物放入内笼,当动物在内笼中活动时,动物对内笼底部压力的变化便可通过触力传感器转变为电压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活动检测装置,它是在外笼底部,触力传感器、传感器固定件、传力杆、内笼底定位件、内笼顺序连接。其特征是内笼置于外笼中,在外笼与内笼底部的中间,设置一个触力传感器,使内笼置于传感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闪增郁张智吕爱平彭锦向丽华陈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