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77181 阅读:25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距离。此穿刺装置可方便操作者精确掌握穿刺深度,在有效实现阻滞效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肋间神经阻滞穿刺的精确度,且此技术方案方便、易掌握、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领域中,肋间神经阻滞可用于评价和治疗胸壁和上腹部的疼痛。如应用局 部麻药的肋间神经阻滞用于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癌症疼痛、肋骨骨折、肝转移病变和带状疱 疹后遗神经痛。肋间神经起自胸椎旁神经的前支,沿肋骨下缘,与肋间动脉、肋间静脉伴行 于肋沟内。由于肋间神经链紧邻胸膜腔,在进行肋间神经阻滞操作时必须非常小心,以防穿 刺过深,刺破胸膜或肺组织,引起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现有的肋间神经阻滞方法为操作者以 左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需阻滞的相邻肋骨上进行定位,右手持穿刺针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对准 肋骨的正中,以垂直于皮肤的角度进行穿刺,针尖触及骨面后,再退针至皮下,稍调整角度 向肋骨下方进针,或用手指向下搓动皮肤和皮下组织,使穿刺针越过肋骨下缘,缓慢进针约 2mm,使穿刺针接近含肋间神经和肋间动脉、静脉的肋沟。小心回抽后未见血液或气体后注 入局麻药物进行阻滞。现有的肋间神经阻滞的方法缺点是穿刺入肋沟的准确性不够,穿刺 深度不易掌握,穿刺过浅药物不能阻滞到肋间神经,达不到阻滞效果,穿刺过深,有引起气 胸的危险,对镇痛医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因此,设计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十分必要,方便操作者精确掌握穿 刺深度,在有效实现阻滞效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医疗器械
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 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 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距离。此穿刺装置可方便操作者精确掌握穿刺深度,在有效实现阻滞效 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肋间神经阻滞穿刺的精确度,且此技术方 案方便、易掌握、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距 罔。优选的,上述第一支架为中空管。优选的,上述第一支架为圆柱形中空管,中空管外标有刻度。优选的,上述第二支架为圆柱形中空管。优选的,上述第二支架外侧有一缝隙。优选的,上述调距组件进一步包括调距螺丝和调距螺母。优选的,上述穿刺装置包含一穿刺针,穿刺针设置于第二支架中。优选的,上述穿刺针为医用7号穿刺针,长度为40mm。优选的,上述穿刺针包括针体、针座以及针尖。优选的,上述穿刺针穿过第二支架后,针尖距离第二支架的末端为2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支架和 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架与第 二支架之间距离。此穿刺装置可方便操作者精确掌握穿刺深度,在有效实现阻滞效果的同 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肋间神经阻滞穿刺的精确度,且此技术方案方 便、易掌握、成本低廉、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穿刺装置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支 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架 与第二支架之间距离。具体而言,第一支架1为圆柱形中空管,长38mm,直径5mm,透明,中 空管外标有刻度;第二支架2为圆柱形透明中空管,长38mm,直径5mm,外侧有1. 5mm缝隙。 穿刺装置还包含一穿刺针,上述上述穿刺针进一步包括针体5、针座6以及针尖7。穿刺针 设置于第二支架2中,第二支架2可允许穿刺针通过,穿刺针穿过第二支架2后,针尖7距 离第二支架的末端为2mm。并可在不改变穿刺针位置的情况下,移去第二支架2。具体而 言,调距组件进一步包括调距螺丝3和调距螺母4,上述调距组件为一个可以调整第一支架 1和第二支架2距离的螺旋组件。当进行肋间神经穿刺手术时,操作者手持第一支架1经皮肤抵至拟阻滞的肋骨骨 面作为定位和支点,调整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调距组件(包括调距螺丝3和调 距螺母4),使第二支架2紧邻肋骨下缘,深度与肋骨骨面平行,穿刺针(具体而言,本实用 新型举例为医疗领域之7号穿刺针,长度40mm)自第二支架2进入,由于第二支架2的长度 为38mm,比穿刺针的长度短2mm,因此,可以使穿刺针通过第二支架2直接进入肋骨下端的 肋沟内,穿刺针到位后,经过回抽如确认没有血液和气体,就可以进行注药操作进行肋间神 经阻滞了。上述,穿刺针进一步包括针体5、针座6以及针尖7。由于第二支架2的管壁上 留有间隙,因此当穿刺针到位后,移除上述第二支架2,仍然可以自由改变穿刺针的角度,因 此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阻滞或其它手术操作。具体而言,第一支架1可以作为操作时的支点和定位装置,明确拟穿刺的肋间神 经部位和深度。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为圆柱形透明中空管,长度为38mm,直径为5mm, 比常规使用的7号穿刺针长度短2mm,在进行手术时,穿刺针插入第二支架2,穿刺针的尖端 可正确抵达肋骨下缘的肋沟内,具体而言,进入肋沟的深度为2mm。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1不同的地方是第二支架2的管体不是完整的圆柱体,而 是有1.5mm缝隙,因此可以在穿刺针插入后,在不改变上述穿刺针位置的情况下,可顺利移 去该第二支架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穿刺装置的尺寸和长度是根据肋间神经阻滞常用的 7号穿刺针进行来设计。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长度是为了防止穿刺针刺入过深,如刺 入过深,会有引发气胸的危险。当然了,此穿刺装置也可对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长度 和直径等尺寸进行调整,进而适用其它规格的穿刺针进行手术操作。调距组件(包括调距螺丝3和调距螺母4)是一可调整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 之间距离的装置,通过固定在第一支架1上的调距螺母4进行操作,(图1为穿刺装置结构 示意图),从结构示意图的左侧看此穿刺装置,若顺时针旋转调距螺母4,将使第二支架2靠 近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距离将缩短;若逆时针旋转调距螺母4将第二 支架2远离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距离将增大。本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肋间神经阻滞的方法中穿刺入肋沟的准确性 不够,穿刺深度不易掌握,穿刺过浅药物不能阻滞到肋间神经,达不到阻滞效果,穿刺过深, 有引起气胸的危险。此穿刺装置可方便操作者精确掌握穿刺深度,在有效实现阻滞效果的 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肋间神经阻滞穿刺的精确度,且此技术方案方 便、易掌握、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便于在医疗领域进行应用,能有效解决在医疗器械技术领 域肋间神经阻滞的手术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 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肋间神经阻滞的穿刺装置,包含一调距组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调距组件两侧,调距组件可调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中空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圆柱形中空管,中空 管外标有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为圆柱形中空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外侧有一缝隙。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宗梅李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4年12月10日 20:58
    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