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家能专利>正文

钓具的连结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72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钓具的连结环,连结环圆柱体活动连接的环体设成一非封闭形态的缠结件,环体的一环端具一适长延伸段穿结于圆柱体,延伸段上形成一凸伸部;另,缠结件也可于延伸段两端各成型非封闭环体,并其一端环体相连圆柱体,且延伸段上形成一呈连续起伏弯折的非笔直段,由此,钓线可以非特定的方式套定凸伸部而顺势缠结延伸段及穿绕环体,令钓线无需特别绑结即可与连结环固结;也可以线端穿入环体及使线体缠绕非笔直段,再穿绕另一环体而予拉引束紧,钓线缠结直接、便利。(*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necting ring of tackle

Links to a fishing tackle, the ring body connecting ring cylinder movably connected into a non closed form a tangle, the ring a ring end with a long stretch of fitness wear knot on a cylinder, a protruding part is formed on the extension section; the other, also in the extension of entanglement at both ends of each non molding the closed ring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ring body is a cylinder, and the extension of continuous ups and downs bending non straight section, thus forming segment, the fishing line can be non specific way sets of protrusions and homeopathic tangles extension section and the fishing line to wear ring body, without special links and then tied the knot consolidation; can also line end into the ring body and the wire winding non straight section, and then put a ring around another body to pull up the line, direct and convenient tang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具的连结环,尤指一可供钓线直接缠结,而无需令钓线施以特别结法的便利设计。一般的钓钩组与母线的连结方式都运用很多连结环构件,以使钓钩组的子线与母线所成的钓线组合可相对旋转,而不致卷捻纠结;如图23所示,其主要利用一圆柱体(A)设成中空形态,而于圆柱体(A)的中空两端开口穿结二可活动旋转的环体(B),使钓线(C)可予穿绕环体(B)绑结,复以环体(B)可相对圆柱体(A)旋转的形态,致两端的钓线(C)无可卷捻,而保持钓线(C)的直顺状态。然而,就习用的连结环,其基本防止钓线卷捻的功效是不可否置,但,详观封闭式的环体使穿结的钓线需施以特别的结法,方得稳固连接;此连结环配合钓线绑结的方式实非相当便利,不论绑结或解结均费工时,对于粗枝大叶的人更麻烦。本技术涉及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令钓线无需特别结法绑结而可直接缠结方式实施的钓具连结环。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连结环圆柱体一端连接一缠结件,另一端连接一封闭环体或其他种钓具元件,缠结件一端成型一非封闭环体,其环端形成一适长延伸段连结圆柱体,且延伸段上形成一凸伸部;钓线可套定凸伸部而顺势缠结延伸段及穿绕非封闭环体,并固结于其上。该缠结件的凸伸部可为线状弯折或为扁实凸片。本技术缠结件也可两端都成型非封闭环体,其一非封闭环体相连圆柱体,且二非封闭环体间的延伸段上成型一适长呈连续起伏弯折的非笔直段;钓线一线端穿置非封闭环体,线体缠绕非笔直段及穿绕另一非封闭环体,并拉引束紧于其上。该缠结件本体可为圆线形体或为扁实条状。本技术缠结件可供钓线缠绕的构造主体可配合其他种钓具元件组接或单独实施,而利钓线连接使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使钓线以非特定的方式套定凸伸部,缠结延伸段,穿绕环体,而令钓线以缠结件与连结环固结;或令钓线以线端穿入环体及使线体缠绕非笔直段,复穿绕另一环体而予拉引束紧;其缠结方式直接,无需令钩线以特别结法,操作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一)的钓线缠结示意图3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钓线缠绕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一)的应用变化例(一)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应用变化例(一)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应用变化例(二)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应用变化例(三)示意图;图9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应用变化例(四)示意图;图10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应用变化例(五)示意图;图11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二)的应用变化例(六)示意图;图12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3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钓线缠结示意图;图14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缠结件主体示意图;图15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缠结件主体变化例(一)示意图;图16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缠结件主体变化例(二)示意图;图17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应用变化例(一)示意图;图18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应用变化例(二)示意图;图19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应用变化例(三)示意图;图20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应用变化例(四)示意图;图21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应用变化例(五)示意图;图22系本技术可行实施例(三)的应用变化例(六)示意图;图23系习用品的实施例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连结环主体包含圆柱体1、封闭环体2及具有非封闭环体31、延伸段32、与凸伸部33的缠结件3;其中封闭环体2活动穿结于圆柱体1一端,而缠结件3以非封闭环体31由其环端形成适长延伸段32穿结于圆柱体1另端,且延伸段32上形成一凸伸部33;通过延伸段32、凸伸部33及非封闭环体31等构造配合钓线实施连结时,如图2所示,可将钓线弯绕成一圈部套定于凸伸部33,复以二线端同时顺沿延伸段32缠结而后穿结非封闭环体31,以此一缠结方式,钓线即可与连结环相固结,其延伸的主线体于受力拉引下,乃不虞松脱,而缠结的操作更是快速便利,十分实用;且,上述所揭示的缠结方式不是特定,可依使用者自行选择实施。又,以上揭示延伸段32上的凸伸部33系直接弯折而成,其除可为各种不同弯折凸伸形态外,另亦可利用冲制手段成型一扁实的凸片34,如图3、4所示,同样可达上述供钓线方便缠结的功效;而此凸伸部33或凸片34的隆凸形态变化乃均落入本案的专利范畴。另,如图5、6所示,本连结环亦可将圆柱体1的两端设计为穿结具有非封闭环体31、延伸段32及凸伸部33或凸片34的缠结件3,而供欲固结连结环的钓线(子、母线)均可便利实施操作。此外,本技术的连结环以其圆柱体1、封闭环体2及缠结件3配合其他钓具元件或增或删组接实施时,可有下述的衍生形态(以具有凸片34的缠结件3为例)1、如图7所示,当圆柱体1的一端为具有非封闭环体31、延伸段32及凸片34的缠结件3时,可在圆柱体1的另端连结一钓钩4,始成一具有连结环效果且利于缠绑钓线的鱼钩形态。2、如图8所示,以圆柱体1的相对外端各连结一缠结件3替代,于二圆柱体1之间连结适设一铅锤5,其中铅锤5的重量可依实际需要随时作调整;或如图9,铅锤5亦可为利用铅片6卷绕的形式,此由使用者而定。3、如图10所示,连结于圆柱体1一端的缠结件3与圆柱体1亦可为[双叉]的形态。4、如图11所示,上例卷绕铅片6之处可设作二夜光珠7,二夜光珠7中间适处套设一封闭环体2连结一圆柱体1,而圆柱体1另端则连结一缠结件3,其除可缠结二组钓线,二夜光珠7亦有于夜间实施钓鱼时吸引鱼群的功效。再者,针对上述缠结件3利用延伸段32供钓线缠绕及穿绕非封闭环体31的形态,本技术另依此设想一更加便于操作的结构,并于搭配使用,其如图12所示,缠结件3本体可为一扁实条状,且其延伸段32适长段落成型一非笔直形态的波浪段35,并于延伸段32两端形成非封闭环体31,将具有一封闭环体2的圆柱体1连接于一非封闭环体31,成一连结环结构,上述的缠结件3配合钓线实施连结时,如图13所示,将单一钓线一端穿伸一非封闭环体31,复顺沿缠结件3经延伸段32的波浪段35缠结,而后令线体穿结另一非封闭环体31,此缠结方式通过波浪段35可有效卡结钓线,只须单一钓线即可顺利实施,且不虞松脱,而缠结的操作更是快速便利。又,单利用缠结件3独立本体时,形态如图14所示,其可做为单纯连接钓线之用,而令二钓线并予缠绕波浪段35,复将二钓线的主线体分别穿绕二非封闭环体31,其于二钓线相对反向拉紧的状态下,即形成一绝佳的连结束紧作用;另外,如图15、16所示,缠结件3亦可为圆线形体,其延伸段32上的波浪段35可设成近似弹簧形态的旋阶段36或如牙纹的螺旋段37,其同样可达到钓线方便缠结的目的;即缠结件3的延伸段32上只要成型连续起伏弯折的非笔直段构造,主体形状不拘于圆线形体或扁实条状,其皆可供钓线实施缠结而卡紧相连,亦为本案的专利范畴所涵盖。另,以图12的实施结构配合其他钓具元件可衍生变化多种应用结构,其一如图17所示,圆柱体1一端的封闭环体2改设为浮标座8,即可方便连结浮标9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具的连结环,连结环圆柱体一端连接一缠结件,另一端连接一封闭环体或其他种钓具元件,其特征在于:缠结件一端成型一非封闭环体,其环端形成一适长延伸段连结圆柱体,且延伸段上形成一凸伸部;钓线套定凸伸部而顺势缠结延伸段及穿绕非封闭环体,并固结于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具的连结环,连结环圆柱体一端连接一缠结件,另一端连接一封闭环体或其他种钓具元件,其特征在于缠结件一端成型一非封闭环体,其环端形成一适长延伸段连结圆柱体,且延伸段上形成一凸伸部;钓线套定凸伸部而顺势缠结延伸段及穿绕非封闭环体,并固结于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的连结环,其特征在于缠结件的凸伸部为线状弯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的连结环,其特征在于缠结件的凸伸部为扁实凸片。4.一种钓具的连结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能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