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箔延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326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箔延时机构,包括固定架、导柱,在固定架内设有两根导柱,固定架的上端内部设有四个横向排列的第一辊轮,第一辊轮的中间两个分别置于设有的“山”字形移动框的两个凹槽内,“山”字形移动框的上端的三个顶点上都设有第二辊轮,移动框的上端和三个第二辊轮置于固定架的外部,位于中间的第二滚轮通过钢丝绳连接有卷扬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电极箔的游动,减小电极箔的磨损,提高整体精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箔生产线放箔装置,特别是一种放箔延时机构。技术背景现在在电极箔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最后需要进行断箔、卸箔工序,所以电 极箔会堆叠在电极箔延时机构处,现有的电极箔延时机构,其移动框置于固定 架内部,在正常工作时,电极箔也会经过移动框上的辊轮,使得电极箔会相对 磨损,精度降低,且提高了电极箔的游动率,为后续步骤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电极箔的游动, 减小电极箔的磨损,提高整体精度的放箔延时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放箔延时机构,包括固 定架、导柱,在固定架内设有两根导柱,固定架的上端内部设有四个横向排列 的第一辊轮,第一辊轮的中间两个分别置于设有的山字形移动框的两个凹 槽内,山字形移动框的上端的三个顶点上都设有第二辊轮,移动框的上端和 三个第二辊轮置于固定架的外部,位于中间的第二滚轮通过钢丝绳连接有巻扬 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移动框为伸出辊,在放箔延时 机构正常工作时,移动框置于电极箔上部,不与电极箔接触,减少了电极箔的 磨损,只有在延时工作时,巻扬机才将移动框放下,这样不仅降低了电极箔的 游动,且提高了整体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中标号1-固定架、2-导柱、3-第一辊轮、4-移动框、5-第二辊轮、6-巻扬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 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 围的限定。如图l、图2示出了本技术放箔延时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固定架l、导柱2,在固定架1内设有两根导柱2,固定架l的上端内部设有四 个横向排列的第一辊轮3,第一辊轮3的中间两个分别置于设有的山字形 移动框4的两个凹槽内,山字形移动框4的上端的三个顶点上都设有第二辊 轮5,移动框4的上端和三个第二辊轮5置于固定架1的外部,位于中间的第 二滚轮5通过钢丝绳连接有巻扬机6,移动框为伸出辊,在放箔延时机构正常 工作时,移动框置于电极箔上部,不与电极箔接触,减少了电极箔的磨损,只 有在延时工作时,巻扬机才将移动框放下,这样不仅降低了电极箔的游动,且 提高了整体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箔延时机构,包括固定架(1)、导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内设有两根导柱(2),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内部设有四个横向排列的第一辊轮(3),所述第一辊轮(3)的中间两个分别置于设有的“山”字形移动框(4)的两个凹槽内,所述“山”字形移动框(4)的上端的三个顶点上都设有第二辊轮(5),所述移动框(4)的上端和三个所述第二辊轮(5)置于所述固定架(1)的外部,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二滚轮(5)通过钢丝绳连接有卷扬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箔延时机构,包括固定架(1)、导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内设有两根导柱(2),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内部设有四个横向排列的第一辊轮(3),所述第一辊轮(3)的中间两个分别置于设有的“山”字形移动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季新王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