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4904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包括杯体、扣置在杯体上 的杯盖及固定在杯盖上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伸入杯体内,其底部的入水口 浸入杯体内的水中,而杯盖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杯盖上还设有一向下延伸的 挡水板,进风管和出风口分别位于该挡水板的两侧;而所述进风管的底部背 向挡水板弯折,其上的入水口朝向杯体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这种吸 尘器用水过滤装置,由于冲水结构设计合理,能对夹带灰尘的空气进行多次 过滤,大大提高了除尘过滤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提高了防溢水和碎泡 能力,因此尤其适合在高风量的真空吸尘器上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较常采用的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通常包括杯体、扣置在杯 体上的杯盖和固定在杯盖上的进风管;进风管伸入杯体内,其入水口一般浸 入杯体内的水中,而杯盖上部设有出风口。然而这类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的 除尘效率不高,原因在于没有合理的冲水结构夹带灰尘的空气过水后往往 得不到很好的阻挡或二次过滤, 一些小的灰尘颗粒依旧会从出风口排出,影 响最终的过滤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合理的冲水结构,能对夹带灰尘的空 气进行多次过滤的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以克服现有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过 滤除尘效果差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包括杯体、扣置 在杯体上的杯盖及固定在杯盖上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伸入杯体内,其底部 的入水口浸入杯体内的水中,而杯盖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杯盖上还设有一向 下延伸的挡水板,进风管和出风口分别位于该挡水板的两侧;而所述进风管 的底部背向挡水板弯折,其上的入水口朝向杯体的内侧壁。本技术被安装在真空吸尘器上进行工作,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夹带尘粒的空气被吸入进风管之后,从入水口冲入水中并打破水面的平衡, 形成飞溅的小水珠首先接触尘粒,起到第一次过滤的效果;同时冲起的水珠 会在正对入水口的杯体内侧壁上形成一层连续的水膜,尘粒在惯性的作用下 打在杯体的内侧壁上和水膜相接触,被水膜所黏附捕集,起到第二次过滤的 效果。而被夹在进风管和出风口间的挡水板会把部分飞溅起来的水珠和水膜 的水挡住,使水沿挡水板落下形成水帘,在带有尘粒的气体通过时,起到了 又一次过滤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除尘效果。当然考虑到现有的安装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风量要求 往往较髙,因此在提高本技术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的过滤除尘质量的同 时,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其防溢水和碎泡能力为此本技术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如下本技术中将所述出风口进一步设于杯盖的侧部,这样过水后的风从 杯体底部将通过急拐弯的方式进入出风口,这可以增加水被风直接吸出的难 度,从而大大提高本技术的防溢能力。本技术还进一步在挡水板的下部成型直段翻边,并且该直段翻边的 长度为5 10mm,直段翻边的引入可以抵挡并打散部分被气流带起的水花, 使得水花飞溅成水珠重新落入水中,进一步提髙本技术的防溢能力。本技术中在所述杯盖的内侧壁与挡水板之间进一步设有位于出风 口下方的过滤组合装置,该过滤组合装置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布置的滤泡海 绵、挡灰海绵和海帕过滤器,该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泡沬的堆积,其具体工作 原理如下夹带尘粒的风从进风管的入水口出来与水冲击时产生细小的水泡 会随风的走向移动并且和逃逸的细灰黏合;同时泡沬堆积在杯体内相对静止 的水面上,当泡沫高度堆积到达滤泡海绵时,在吸力的作用下泡沫通过滤泡 海绵上的小孔,同时破裂。泡沫破裂后,内部的一部分细灰随水珠在重力的 作用下,掉入杯体内的水中,而一部分黏附在滤泡海绵中,从而完成对逃逸 细灰的再次过滤。干静的气流则经挡灰海绵上的小孔进入海帕过滤器,最后 从出风口排出,从而大大提高本技术的碎泡能力。由于滤泡海绵主要承担滤泡的功能,因此本技术中将它的小孔直径 设计的大于挡灰海绵的小孔直径,并且增大滤泡海绵的小孔直径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排出气流的流速,进一步确保本技术在高风量真空吸尘器上 使用时的气流通畅。本技术以使用在高风量的真空吸尘器上为前提,进一步将所述入水 口与杯体的内侧壁间的距离设计在30 35mm,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本技术在髙风量的真空吸尘器上使用时,水会在杯体的内侧壁上形成连续的效 果较好的水膜,提高本技术的过滤除尘质量。本技术还进一步在进风管底部入水口两侧的杯体内侧壁上成型有 对称的两道侧面挡水筋;增加这两道侧面挡水筋后,使得被冲散在入水口两 侧的水珠也能够在这两道侧面挡水筋的阻挡及引导下,回落到入水口附近的 水中构成循环以形成连续的水膜,从而更加充分的黏附捕集尘粒,迸一步提 髙了本技术的过滤除尘质量。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的真 空吸尘器。本技术优点是本技术所述的这种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由于冲水结构设计合理, 能对夹带灰尘的空气进行多次过滤,大大提高了除尘过滤效果和质量。并且 本技术同时提髙了防溢水和碎泡能力,因此尤其适合在高风量的真空吸 尘器上使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杯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图1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杯体;2、杯盖;3、进风管;4、入水口; 5、水;6、出风口; 7、挡水板;8、过滤组合装置;9、滤泡海绵;10、挡灰海绵;11、海帕过 滤器;12、海绵架;13、直段翻边;14、侧面挡水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l、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 的具体实施方式,它包括杯体1、扣置在杯体1上的杯盖2及固定在杯盖2 上的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伸入杯体1内,其底部的入水口 4浸入杯体1 内的水5中,而杯盖2的侧部设有出风口 6;所述杯盖2上还设有一向下延 伸的挡水板7,进风管3和出风口 6分别位于该挡水板7的两侧;而所述进 风管3的底部背向挡水板7弯折,其上的入水口 4朝向杯体1的内侧壁。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7的下部成型有直段翻边13,该直段翻边13与 挡水板7的上部垂直,并且该直段翻边13的长度为8mm。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盖2的内侧壁与挡水板7之间设有位于出风口 6下方 的过滤组合装置8,该过滤组合装置8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布置的滤泡海绵9、 挡灰海绵IO和海帕过滤器11,其中所述滤泡海绵9装入一藉由卡扣件同杯 盖2的内侧壁固定的海绵架12内,而挡灰海绵10装在该海绵架12的上部, 而海帕过滤器11则也通过卡扣件同杯盖2的内侧壁相固定。并且所述滤泡海绵9的小孔直径大于挡灰海绵10的小孔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 4与杯体1的内侧壁间的距离为32mm,并且该 入水口 4两侧的杯体1内侧壁上成型有对称的两道侧面挡水筋1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这种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安装在真空吸尘 器上进行工作,进风管3上接吸尘器主吸管(图上未画出)。结合图l所示, 本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夹带尘粒的空气被吸入进风管3之后,从入 水口 4冲入水5中并打破水面的平衡,形成飞溅的小水珠首先接触尘粒,起 到第一次过滤的效果;同时冲起的水珠会在正对入水口 4的杯体1内侧壁上 形成一层连续的水膜,尘粒在惯性的作用下打在杯体1的内侧壁上和水膜相 接触,被水膜所黏附捕集,起到第二次过滤的效果。而被夹在进风管3和出 风口 6间的挡水板7会把部分飞溅起来的水珠和水膜的水挡住,使水沿挡水 板7落下形成水帘,在带有尘粒的气体通过时,起到了又一次过滤的效果, 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除尘效果。并且由于本实施例在进风管3底部入水口 4两侧的杯体1内侧壁上成型 有对称的两道侧面挡水筋14 (结合图2、图3所示),使得被冲散在入水口 4两侧的水珠也能够在这两道侧面挡水筋14的阻挡及引导下,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用水过滤装置,包括杯体(1)、扣置在杯体(1)上的杯盖(2)及固定在杯盖(2)上的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伸入杯体(1)内,其底部的入水口(4)浸入杯体(1)内的水(5)中,而杯盖(2)上设有出风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上还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挡水板(7),进风管(3)和出风口(6)分别位于该挡水板(7)的两侧;而所述进风管(3)的底部背向挡水板(7)弯折,其上的入水口(4)朝向杯体(1)的内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