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鼠标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4815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鼠标改良装置,以使鼠标兼具有按触手感的辨识性及感应多指手势触控功能,解决现有触控鼠标无法让使用者感测到机械性的按键状态等问题。该触控鼠标改良装置包括:一顶盖本体,一概呈弯弧曲面状的顶盖板构造,其包括一感应式触控板,其表面布设复数个虚拟按键区,及二机械式按键板;一电容感应导体层,其由一第一导体层及一第二导体层所组成的电容感应组件,而各该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属具有挠性且呈弯弧曲面状的膜片构造,且电容感应导体层对应接合于该顶盖本体的底面位置;一电路板;一滚轮;二触动开关;及一底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触控鼠标改良装置,且尤其有关于一种将一可挠性电容感应导 体层对应接合组装在鼠标的顶盖本体底面的计算机鼠标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计算机都利用鼠标来操控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位置或卷动页面;而且现有鼠 标都无操控板操作的功能,以致大幅限制鼠标的用途,尤其不能达到多指手势触控鼠标的 作用,甚者,鼠标上表面还欠缺印制虚拟按键区或数字符号等按键输入标示,因此使用者无 法通过现有鼠标作触控数字输入或特殊功能的操作,上述都是现有鼠标使用时的缺点。目前,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Magic Mouse(魔术鼠标)是将鼠标顶面设计为 多点触控及手势卷动页面等特殊功能的设计。然而该鼠标的全曲面触控点的设计,会让使 用者无法由手指感测到机械性的按键状态,反而全然失去传统鼠标的按触手感的辨识性及 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鼠标改良装置,以使鼠标兼具有按触手 感的辨识性及感应多指手势触控功能,解决现有触控鼠标无法让使用者感测到机械性的按 键状态等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鼠标改良装置,包括一顶盖本体,一概呈弯弧曲面状的顶盖板构造,其包括一感应式触控板,其表面布 设复数个虚拟按键区,及二机械式按键板;—电容感应导体层,其由一第一导体层及一第二导体层所组成的电容感应组件, 而各该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属具有挠性且呈弯弧曲面状的膜片构造,且电容感应导体 层对应接合于该顶盖本体的底面位置;一电路板,其电连接一光学感测组件,用以发射及接收于鼠标相对桌面的反射光学信号;一滚轮,其电连接及装设于该电路板上且凸伸于该顶盖本体外;二触动开关,其电连接及装设于该电路板上且分别对应位设于该二按键板底面位 置;及一底座,其与该顶盖本体组装成一完整触控鼠标改良装置,该底座上组装有一导 光组件。较佳的,于该第一导体层的复数个矩阵排例的第一特定感应区及第二导体层的复 数个矩阵排例的第二特定感应区,相对应于该顶盖本体的虚拟按键区底面位置,以在手指 碰触于该虚拟按键区时,进而产生电容感应电位变化的按键讯号。较佳的,于该顶盖本体的复数个虚拟按键区印制有功能键及数字键符号,进一步 的,该顶盖本体表面印制的虚拟按键区及该电容感应导体层具有透光性。3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光学感测组件包括有一 LED光源产生部及一讯号接收部, 分别用于发射及接收反射的光学讯号。其中,该底座对应于该导光组件处穿设有一透孔,以 使该LED光源产生部所产生的光线得以经该导光组件及该透孔以导引至桌面,且其将由桌 面所反射的光线经该导光组件以传输至该光学感测组件的讯号接收部。较佳的,该顶盖本体表面的虚拟按键区及该电容感应导体层具有透光性,且该电 路板上还设有一照明用光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通过鼠标的左右键、滚轮及触控板的组合装置,达 到了使鼠标兼具有按触手感的辨识性及感应多指手势触控功能,解决了现有触控鼠标无法 让使用者感测到机械性的按键状态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触控鼠标改良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触控鼠标改良装置的分解图;及图3是本技术触控鼠标改良装置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顶盖本体 11.感应式触控板 111..虚拟按键区12A 12B..机械式按键板 14..水平向槽孔 141..纵向槽孔142.椭圆形通孔 15.凸柱 20.电容感应导体层 21.第一导体层211.第一感应区 22.第二导体层 221.第二感应区 30.电路板31.光学感测组件 312. LED光源产生部 313.信号接收部35.光源 40.底座 41.透孔 50.导光组件 60.滚轮 70.触动 开关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首先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的触控鼠标改良装置包括一顶盖本体10,具体为一概呈弯弧曲面状的顶盖板构造,其包括一感应式触控板 11及二机械式按键板12A、12B ;而该触控板11位设于该顶盖本体10的顶面后半部位置,该 触控板11的上表面标示有复数个虚拟按键区111,而各虚拟按键区111表面印制有数字键 或功能键符号以标示特定触发信号的触控功能;继而,二按键板12A、12B平行对应位设于 该顶盖本体10的前半部位置,于该二按键板12A、12B间贯穿设有一纵向槽孔141,且于该 纵向槽孔141中段位置设有一椭圆形通孔142,另于该二按键板12A、12B的前缘底端及其 对应侧缘底端处则与该顶盖本体10间贯穿环设有水平向槽孔14,以使该二按键板12A、12B 具有机械式上下按触行程的作动机能,而于该二按键板12A、12B的底面分别对应凸伸有一 凸柱15,得以向下按压触动一输入信号。一电容感应导体层20,其由一位于上方的第一导体层21 (具有复数个矩阵排列的 第一感应区211)及一位于下方的第二导体层22 (具有复数个矩阵排列的第二感应区221) 所组成的电容感应组件。该第一导体层21及第二导体层22都是具有挠性且呈弯弧曲面状 的导体膜片结构,而该电容感应导体层20对应接合在该顶盖本体10的底面。一电路板30,其电连接一光学感测组件31,该光学感测组件31包括一 LED光源产 生部312及一信号接收部313等,用以发射及接收于鼠标相对桌面的反射的光学信号。一滚轮60,其电连接及装设于该电路板30前方中央位置,且该滚轮60凸伸于该顶 盖本体10的椭圆形通孔142,得以滚动该滚轮60而输入信号。二触动开关70,其电连接及装设于该电路板30前方二侧位置,而该二触动开关70 分别对应位设于该二按键板12A、12B的凸柱15底面位置,得以对应按压触动一输入信号。一底座40,其与该顶盖本体10组装成一完整的鼠标结构,于该底座40设有一透孔 41,用以装设一导光组件50,该导光组件50具有导光及聚光作用,而这是一现有组件,故不 在此赘述。操作时,使用者可以移动鼠标,其通过该LED光源产生部312发出的光线经该导光 组件50及透孔41而导引至桌面,而从桌面反射的光线则经该导光组件50而传送到该信号 接收部313,经过信号分析及处理后,可精确地计算出鼠标的移动方向及距离,以便能同步 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位置者。其次,使用者可以分别向下压按该二按键板12A、12B,当 该二按键板12A、12B的凸柱15向下压按该二触动开关70时,得以对应按压行程以触动一 输入信号,如此操作可发出熟悉的机械式嘀答声,以达到压按鼠标左右键的功能。再者,操作时,使用者可以用手指碰触该虚拟按键区111,以产生电容感应电位变 化的按键信号,以达到触控虚拟按键的功效,且还能达到多指手势触控的效能。进一步的,为了利于本技术的鼠标在阴暗环境中使用,该顶盖本体10可由透 光材料制成,而电容感应导体层20也由透光材料的薄膜制成,且本技术只要在该电路 板30上另组装一光源35,该顶盖本体10即具有背光视觉辨明效应,以利于使用者辨明操作 触发信号的按键功能。由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的触控鼠标改良装置具有以下的效 能(1)顶盖本体本体呈弯弧曲面状以符合人体功学。(2)该二按键板具有机械式上下按触 行程的作动机能,及该滚轮具有滚动输入信号的功能。(3)具有多指手势触控的效能。(4) 提供数字键及功能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鼠标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盖本体,一概呈弯弧曲面状的顶盖板构造,其包括一感应式触控板,其表面布设复数个虚拟按键区,及二机械式按键板;一电容感应导体层,其由一第一导体层及一第二导体层所组成的电容感应组件,而各该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属具有挠性且呈弯弧曲面状的膜片构造,且电容感应导体层对应接合于该顶盖本体的底面位置;一电路板,其电连接一光学感测组件,用以发射及接收于鼠标相对桌面的反射光学信号;一滚轮,其电连接及装设于该电路板上且凸伸于该顶盖本体外;二触动开关,其电连接及装设于该电路板上且分别对应位设于该二按键板底面位置;及一底座,其与该顶盖本体组装成一完整触控鼠标改良装置,该底座上组装有一导光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隆
申请(专利权)人: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