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机的氮气除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061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境试验机的氮气除湿机构,属于可靠性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环境试验机包括试验箱箱体,该试验箱箱体构成有上箱腔和工作腔,所述的氮气除湿机构包括共同地设在试验箱箱体的顶板上的液氮供给装置和液氮蒸发装置,液氮供给装置与外部的液氮储罐联结并且还与液氮蒸发装置联结,液氮蒸发装置与所述的上箱腔相通,所述的上箱腔与工作腔相通。由液氮供给装置将液氮供给液氮蒸发装置蒸发,蒸发后的氮气引入与工作腔相通的上箱腔,从而实现对工作腔除湿,在整个过程中工作腔内不会出现结露现象,具有除湿效率高、效果好以及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可靠性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试验机的氮气除湿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那些需要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各类电子产品、各类机械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等等, 通常需要进行严格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往往由相应的试验设备来担当。因 此,环境试验机是当今人们用来模拟产品使用环境的一种工具,它能帮助人们提高评估环 境对产品有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藉此提前查明原因,采取弥补措施,防患于未然,使产 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确保应有的可靠性。前述的环境试验己经远远超越了最初的目的而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原材料及产品的研 发、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检査、运输之前的检验和运输后的质量控制,特别在军事和航 空航天
,环境试验对保证产品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严格的环境 试验,产品或材料的缺陷能提前暴露,从而, 一方面可以縮短产品的研发、制造直至成熟 的周期,另一方面可杜绝日后的质量问题。有一例可以印证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 全部殉难。事后经査明,由于航天飞机发射的前一天,美国突降大雪、气候寒冷,致使燃 料舱的一个橡胶密封零件因经受不住寒冷环境的考验。作为具有综合性试验的环境试验机,确保试验机的工作腔内的干燥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需要由相应的技术措施将环境试验机的工作腔(也称试品试验工作腔) 的蒸汽置换,降低工作腔内的湿度,简称为除湿。目前普遍使用的除湿方式主要有以下两 种, 一是冷冻除湿法,二是固体吸湿剂除湿法。前者是使空气中的水冷凝在表冷器上形成 水或霜,然而由于试验时间通常较为冗长,因此表冷器表面结霜会影响除湿效果;后者使 用甚为不便,尤其是不具有经济性,尽管吸湿剂的表面水汽压力可达数十乃至数百ppm 数量级,可获得一7(TC左右的露点温度,但该法必须依赖专用的并且价格极为昂贵的设备, 因而只有在对那些具有极其严苛要求的试验时才被采用,例如对内燃机在低温或做运行试 验时,要求向用于试验的低湿箱内补充大量空气,以供内燃机燃烧时使用,为了防止新空气 中的水汽在低温箱的蒸发器大量结露影响制冷,需要用固体吸湿原理制成并能连续运行的 转轮式除湿机,然而这种除湿机的价格极其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试验时间长而致工作腔内出现结霜现象,除 湿效率高和效果好以及廉价的环境试验机的氮气除湿机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环境试验机的氮气除湿机构,所述的环境 试验机包括试验箱箱体,该试验箱箱体构成有上箱腔和工作腔,所述的氮气除湿机构包括 共同地设在试验箱箱体的顶板上的液氮供给装置和液氮蒸发装置,液氮供给装置与外部的 液氮储罐联结并且还与液氮蒸发装置联结,液氮蒸发装置与所述的上箱腔相通,所述的上 箱腔与工作腔相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液氮供给装置包括液氮引入管、第一 分配管、第一电磁阀和液氮引出管,液氮引入管通过支架而固定在所述的顶板上,液氮引 入管与外部的液氮储罐连接,第一分配管的一端与液氮引入管连接,另一端与液氮引出管 的一端连接,而液氮引出管的另一端与液氮蒸发装置连接,第一电磁阀设在第一分配管的 管路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液氮蒸发装置包括蒸发包箱体、蒸 发包、电加热元件和氮气引出管,蒸发包箱体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蒸发包位于蒸发包箱体 内,电加热元件设在蒸发包的外壁上,氮气引出管的一端与蒸发包相接并且相通,另一端 在穿过所述的顶板后探入到所述的上箱腔中。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元件为电热丝,绕覆在所述 蒸发包的外壁上。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氮气引出管探入到所述上箱腔内的 管体上间隔开设有喷气孔。在本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蒸发包箱体内设有用于对所述的蒸 发包保温的保温层。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层为玻璃纤维棉保温层。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液氮供给装置将液氮供给液氮蒸发装置蒸发,蒸发后的氮气引入与工作腔相通的上箱腔,从而实现对工作腔除湿,在整个过程中工作腔内不会出现结露现象,具有除湿效率高、效果好以及结构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置在环境试验机的试验箱箱体上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的液氮蒸发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的液氮供给装置2的液氮引入管21通过一对支架211而固定在试验箱箱体1的顶板13上,第一分配管22的一端与液氮引入管21连接,另 一端与液氮引出管24的一端连接,液氮引出管24的另一端与液氮蒸发装置3连接,由该 液氮引出管24将液氮引至液氮蒸发装置3蒸发而引成氮气。第一电磁阀23设置在第一分 配管22的管路上,由线路与环境试验机的电气控制器例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电气 连接。由图所示,在液氮引入管21的管路上还连接有作为环境试验机的液氮制冷机构4 的一对第二分配管41和一对第二电磁阀42,由第二分配管41从液氮引入管21引入的液 氮供给液氮喷管43,由液氮喷管43喷入上箱腔11中。作为本技术的液氮蒸发装置3的蒸发包箱体31被支承在前述的顶板13上,蒸 发包32置于蒸发包箱体31内,蒸发包32的液氮引入口 321与前述的液氮引出管24相配 接,由蒸发包32蒸发后所形成(产生)的氮气则通过氮气引出管34引出,具体是将氮气 引出管34的一端与蒸发包32的氮气引出口 322配接,而氮气引出管34的另一端在穿过 顶板13后探入到(伸展到)上箱腔11中,并且在位于上箱腔ll内的氮气引出管34的管 体上以间布状态地开设有喷气孔341。为了使氮气引出管34与顶板13相固定,因此可借 助于护套管342来实现,具体是先将护套管342与顶板13固定,再将氮气引出管34穿置 于护套管342上。为了使蒸发包32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因此在蒸发包箱体31内设有保 温层311,优选而非限于的保温层311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棉。由电热丝充任电加热元件33, 具体是将电热丝缠覆在蒸发包32的外壁体上。在蒸发包32内还可设置一用于察知温度的 感温探头323。请继续见图1和图2,申请人叙述本技术的应用,当要对位于上箱腔11下方的 工作腔12进行保温时,则由环境试验机的电气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电磁阀23开启, 由液氮引入管21引入液氮,经第一分配管22和液氮引出管24将液氮引入液氮蒸发装置3 的蒸发包32的容腔中,在电加热元件33的加热下,使蒸发包32的容腔内的液氮气化, 气化后的氮气由氮气引出管34引出并且喷入到上箱腔11中。由于在前述状态下,环境试 验机的活门机构5的活动门51处于开启状态,因此氮气从通道52进入环境试验机的导流 机构6的固定导流槽61,进而经活动导流槽62,由活动导流槽62的喷管口621进入工作 腔12,将工作腔12中的水蒸汽置换,工作腔12中的氮气从设置在试验箱箱体1上的并且 对应于工作腔12的腔壁上的氮气排泄口排出工作腔12外,图中虽然未示出氮气排泄口, 但不会给理解造成困惑。当除湿工作结束即工作腔12内达到预期的干燥程度后,关闭第 一电磁阀23和切断电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试验机的氮气除湿机构,所述的环境试验机包括试验箱箱体(1),该试验箱箱体(1)构成有上箱腔(11)和工作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气除湿机构包括共同地设在试验箱箱体(1)的顶板(13)上的液氮供给装置(2)和液氮蒸发装置(3),液氮供给装置(2)与外部的液氮储罐联结并且还与液氮蒸发装置(3)联结,液氮蒸发装置(3)与所述的上箱腔(11)相通,所述的上箱腔(11)与工作腔(1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耀祖唐学平毛瑞生顾慕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