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宗孚专利>正文

移爪棘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771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爪棘轮机构,旨在提供一种无顺逆换向钮的双向棘轮机构。其技术方案是:柄的一端设有田径跑道形长孔,长孔一端靠近柄的圆弧孔壁处设有一个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一个移动爪,移动爪的外圆弧与弧形槽内壁圆弧半径相同,移动爪的内圆弧面上设有一至三十个内齿,移动爪可在弧形槽内切向滑动,移动爪一端面设有台阶,台阶处设有弹片,以挡住移动爪径向移动、增大移动爪在弧形槽内切向滑动的摩擦力;在长孔内设有可径向往复移动的齿轮,齿轮的齿与移动爪上内齿可同时相互啮合共同顺、逆转动和分离独自转动。齿轮与移动爪上内齿啮合时,齿轮、内齿、移动爪外圆弧、弧形槽内壁圆弧、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的圆中心为同一个圆中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歇运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移爪棘轮机构
技术介绍
棘轮机构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有棘轮机构己难适应现代工农业发 展。如棘轮机构在扳手上的应用,虽然提高了装卸螺丝的工作效率。但是,存在力矩小、易 产生跳齿甚至崩齿,双向棘轮需拨换向钮等缺陷。至于,棘爪对棘轮的弹压会使棘轮与手柄 同时回旋,使棘轮扳手无法工作。由此,能否摆脱棘轮扳手存在的缺陷,研制出一种高性能、 大扭矩的新型棘轮机构,是困扰各国机械研究人员的难题。众所周之,机构越简单、零件越 少的科研项目难度也就越大。而现在棘轮机构经过百年来的改进,零件已基本不能再少。因 此,给棘轮机构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设置了障碍。近年申请棘轮机构的专利众多。中国专利-一种棘轮机构,专利号02228083.9,该申请案公开了,多棘爪工作着力位置差,使回旋角小。 其原理和老式棘轮机构一样,仍存在棘爪小、棘齿细、轴销弱、单向棘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突破了一百多年来棘轮机构的基本理论。提 出了一种高性能、顺逆向棘轮无换向钮;高扭矩、零件少;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和棘轮扳手上 的移爪棘轮机构。将棘轮机构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技术技术方案是包括弹片、柄,齿轮上的螺帽扳孔或榫头和机械工件,其特征 是,在柄的一端设有田径跑道形长孔,在长孔一端靠近柄的圆弧孔壁处设有一个弧形槽,弧 形槽内设有一个移动爪,移动爪的外圆弧与弧形槽内壁圆弧半径相同,移动爪的内圆弧面上 设有一至三十个内齿,移动爪可在弧形槽内切向滑动,移动爪一个端面设有台阶,台阶处设 有增大移动爪在弧形槽内切向滑动的摩擦阻力、挡住移动爪径向移动的弹片,在长孔内设有 可径向往复移动的齿轮,齿轮的齿与移动爪上一至三十个内齿可同时相互啮合共同顺、逆转 动和分离独自转动。齿轮与移动爪上内齿啮合时,齿轮、内齿、移动爪外圆弧、弧形槽内壁 圆弧、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的圆中心为同一个圆中心。所述弧形槽是在田径跑道形长孔圆弧孔壁中间,对称设弧形槽。所述长孔的一端内壁处 设有挡住齿轮轴向移动的孔台阶,长孔的另一端孔口内壁处设有一个环形内卡槽,内卡槽里 设有将齿轮挡在孔台阶与内卡槽之间的弹性挡圈,内卡槽与孔口端面之间开通有安装弹性挡 圈时用的装配口。所述在长孔的两端孔口内壁处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内卡槽,内卡槽里设有将齿轮挡在两内卡槽之间的弹性挡圈,每个内卡槽与孔口端面之间开通有安装弹性挡圈时用的 装配口。所述在齿轮两端外壁分别设有环形外卡槽。每个外卡槽内设有将齿轮挡在长孔内的 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是不闭合的环形钢片。所述移动爪两个端面设有台阶,台阶处设 有增大移动爪在弧形槽内切向滑动的摩擦阻力、挡住移动爪径向移动的弹片。所述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半径的二倍等于或大于齿轮外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无顺逆换向钮、也无需翻面,可随愿顺、逆向棘轮 转动,且同时啮合齿多力矩大;机构简单、零件少、易制造;齿轮无弹压不易与手柄同时回 旋。附图说明图1、 2所示移爪棘轮机构在机械设备和棘轮扳手上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3、 4所示移爪棘轮机构在高颈棘轮梅花扳手上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5、 6所示移爪棘轮机构在棘轮梅花扳手上应用原理示意图。图中l弹性挡圈,2螺帽扳孔或榫头和机械工件,3齿轮,4孔台阶,5长孔,6圆弧孔 壁,7弧形槽,8内壁圆弧,9内齿,IO移动爪,ll外圆弧,12弹片,13台阶,14装配口, 15柄,16内卡槽,17外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图l、 2所示,在手柄15—端厚度相等的扳头上,设有一个田径跑道形长孔5,长孔靠 手柄15处的圆弧孔壁6中间,对称设有一个弧形槽7,弧形槽内设有可切向滑动的移动爪10, 移动爪外圆弧11与弧形槽内壁圆弧8半径相同,移动爪10的内壁圆弧面上设有一至三十个 的内齿9,移动爪10—或二端面设有台阶13,台阶处设有增大移动爪10在弧形槽7内切向 滑动的摩擦阻力、挡住移动爪10径向移动的弹片12。长孔5内设有可径向往复移动的齿轮3, 齿轮3与移动爪10上一至三十个内齿9可同时相互啮合共同顺、逆转动和分离独自转动,齿 轮3中设有螺帽扳孔或榫头和机械工件2,在长孔5的两端孔口内壁处分别设有一环形内卡 槽16,内卡槽里设有将齿轮3挡在两内卡槽16之间的弹性挡圈1,内卡槽16与孔口端面之 间,开通有安装弹性挡圈1时用的装配口 14。弧形槽7两侧的圆弧孔壁6半径的二倍等于或 大于齿轮3外径。齿轮3与移动爪上内齿9啮合时,齿轮3、内齿9、移动爪外圆弧ll、弧 形槽内壁圆弧8、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6的圆中心为同一个圆中心。实施例2:图3、 4所示,在手柄15—端高颈的扳头处,设有一个田径跑道形长孔5,长孔靠手柄15处的圆弧孔壁6中间,对称设有一个弧形槽7,弧形槽内设有可切向滑动的移动爪10,-移 动爪外圆弧11与弧形槽内壁圆弧8半径相同,移动爪10的内壁圆弧面上设有一至三十个的 内齿9,移动爪10—或二端面设有台阶13,台阶处设有增大移动爪10在弧形槽7内切向滑 动的摩擦阻力、挡住移动爪10径向移动的弹片12。长孔5内设有可径向往复移动的齿轮3, 齿轮3与移动爪10上一至三十个内齿9可同时相互啮合共同顺、逆转动和分离独自转动,齿 轮3中设有螺帽扳孔2,长孔5的一端设有挡住齿轮3轴向移动的孔台阶4,长孔5的另一端 孔口内壁处设有一环形内卡槽16,内卡槽16里设有将齿轮3挡在孔台阶4与内卡槽16之间 的弹性挡圈1,内卡槽16与孔口端面之间,开通有安装弹性挡圈1时用的装配口 14。弧形槽 7两侧的圆弧孔壁6半径的二倍等于或大于齿轮3外径。齿轮3与移动爪上内齿9啮合时, 齿轮3、内齿9、移动爪外圆弧ll、弧形槽内壁圆弧8、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6的圆中心为 同一个圆中心。实施例3:图5、 6所示,在手柄15—端厚度相等的扳头平面上,设有一个通的田径跑道形长孔5, 长孔靠手柄15处的圆弧孔壁6中间,对称设有一个弧形槽7,弧形槽内设有可切向滑动的移 动爪IO,移动爪外圆弧11与弧形槽内壁圆弧8半径相同,移动爪10的内壁圆弧面上设有一 至三十个的内齿9,移动爪10—或二端面设有台阶13,台阶处设有增大移动爪IO在弧形槽 7内切向滑动的摩擦阻力、挡住移动爪IO径向移动的弹片12。长孔5内设有可径向往复移动 的齿轮3,齿轮3与移动爪10上一至三十个内齿9可同时相互啮合共同顺、逆转动和分离独 自转动,齿轮3中设有螺帽扳孔2,齿轮3的两端外壁设有环形外卡槽17,两个外卡槽17内 设有将齿轮3挡在长孔5内的弹性挡圈1。弧形槽7两侧的圆弧孔壁6半径的二倍等于或大 于齿轮3外径。齿轮3与移动爪上内齿9啮合时,齿轮3、内齿9、移动爪外圆弧ll、弧形 槽内壁圆弧8、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6的圆中心为同一个圆中心。本技术移爪棘轮机构应用在机械、工具上的使用方法手握持手柄15将要旋转的工 件或螺帽等与齿轮3上设有的工件相接或套接,径向微推使手柄上内齿9与齿轮3的齿相互 啮合,顺旋或逆旋转,移动爪10在弧形槽7内切向移动至弧形槽一端顶停,齿轮便随手柄旋 转,旋停、径向微拉手柄15,内齿9与齿轮3的齿分离,回旋手柄15,即完成一次棘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爪棘轮机构,包括弹片(12)、柄(15),齿轮(3)上的螺帽扳孔或榫头和机械工件(2),其特征是,在柄(15)的一端设有田径跑道形长孔(5),在长孔一端靠近柄(15)的圆弧孔壁(6)处设有一个弧形槽(7),弧形槽内设有一个移动爪(10),移动爪的外圆弧(11)与弧形槽内壁圆弧(8)半径相同,移动爪(10)的内圆弧面上设有一至三十个内齿(9),移动爪(10)可在弧形槽(7)内切向滑动,移动爪(10)一个端面设有台阶(13),台阶处设有增大移动爪(10)在弧形槽(7)内切向滑动的摩擦阻力、挡住移动爪径向移动的弹片(12),在长孔(5)内设有可径向往复移动的齿轮(3),齿轮的齿与移动爪(10)上一至三十个内齿(9)可同时相互啮合共同顺、逆转动和分离独自转动,齿轮(3)与移动爪上内齿(9)啮合时,齿轮(3)、内齿(9)、移动爪外圆弧(11)、弧形槽内壁圆弧(8)、弧形槽两侧的圆弧孔壁(6)的圆中心为同一个圆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孚王宁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宗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