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缆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72127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缆及其加工方法,其结构是采用多股镀锡铜丝绞合导体,每芯导体外层设有挤出乙丙橡胶绝缘层;三芯或四芯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三根绝缘芯与护套层间是铠装层,铠装层的外层是护套层;四根绝缘芯与铠装层之间是内护套层,内护套层与护套层之间是铠装层,铠装层的外层是护套层。加工方法:用电线绞线机绞合镀锡铜丝作为导体,在导体外用挤出设备制造绝缘层,并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作为绝缘层;用成缆机把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采用编织机编织铠装层;在铠装层外挤出耐油低烟无卤护套层。优点:产品符合“GJB1916-94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对舰船用电缆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缆及 其加工方法,该舰船电缆是使用在军舰、河海船舶以及海上石油平台等海上 浮动建筑物环境中,用于照明及设备仪器、仪表动力传输。属于舰船用低烟 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舰船用电缆标准,当推MIL-DTL-24643,现行美国 军标MIL-DTL-24643 2002总体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MIL-DTL-24643B 2002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第二部分为 MIL-DTL-24643/2 2002 MIL-DTL_24643/58 2002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系 列详细规范。我国已于1994年发布实施了 GJB1916-94《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 规范》但尚无具体产品的详细规范。同时,传统的乙丙橡胶绝缘是通过混料、 捏合工序在通过专用的橡胶挤塑机挤出后经过大约长100米的高压蒸汽管 硫化而成,此加工方法对产品外径、同心度不易控制、而且生产能耗较大、 工序复杂、成本较高。 一般中小型电缆厂家不具备此种条件生产的厂房和设 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缆及 其加工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可在火灾环境下燃烧产生很低的烟雾和微暈的毒性气体,从而为现场救援人员及内部受灾人员创造了一 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救护环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 缆,其特征是每根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丝绞合导体,每芯导体外层设有用电 缆挤塑机挤出乙丙橡胶绝缘层,由多个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三绝缘芯与护 套层间是铠装层,铠装层的外层是护套层;四绝缘芯与铠装层之间是内护套 层,内护套层与护套层之间是铠装层,铠装层的外层是护套层。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龟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用电线电缆绞线机或束线机绞合镀锡铜丝作为导体,在导体外用电缆挤塑机 挤出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乙丙橡胶绝缘,并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作为 绝缘层,用成缆^l把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采用编织机编织镀锡铜丝铠装层, 在铠装外挤出低烟无卤交联聚烯烃料并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作为护套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l)解决了长期以来乙丙橡胶绝缘电缆加工外径、同心 度难以控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2)敷设弯曲半径小由于导体 采用了多股软镀锡铜丝结构,增加了电缆的柔性,这样可以使电缆在更狭小 的空间敷设;(3)优异的柔软特性由于该电缆采用低烟无卤乙丙橡胶材料, 具有优异的柔软特性,更适狭窄环境的敷设空间,且不需要很大的力和特殊 安装工具即可施工;(4)优异的烟气指数由于电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 在火灾发生时几乎不产生有毒气体及浓烟,有利于灭火工作的顺利展开,人 员转移,控制火灾的蔓延,更可以减轻卤化氢气体对周围环境中的仪器仪表 等精密仪器设备等造成的二次灾害。烟气指数应不小于70%; (5)优异的 耐磨性由于该电缆采用交联聚烯烃弹性体材料,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磨特性;(6)适合"GJB1916-94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对舰船用电缆的 性能要求,耐辐照,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耐温范围宽,性能稳定,绝缘层 的挤出上突破传统的挤出硫化方式,省去了传统的硫化设备。同时,绝缘采 用普通的挤塑机挤出,挤出产品的工艺控制的精度大大提高。同时,也节省 了大型厂房的造价。 附图说明附图1是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实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控制电缆实例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是导体、2是绝缘层、3是铠装层、4是内护套层、5是护套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每根采用多股镀锡铜丝绞合导体1,每芯导体1 外层设有由挤出乙丙橡胶绝缘层2;由多个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三根绝缘 层2与护套层5间是铠装层3,铠装层3的外层是护套层5。对照附图2,其结构是每根采用多股镀锡铜丝绞合的有导体l,每芯导 体1外层设有挤出乙丙橡胶绝缘层2;多个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四根绝缘 层2与铠装层3之间是内护套层4,内护套层4与护套层5之间是铠装层3, 铠装层3的外层是护套层5。舰船用低烟电缆及乙丙橡胶辐照交联加工工艺,用电线电缆绞线机或束 线机绞合镀锡铜丝作为导体,在导体外用电缆挤塑机挤出低烟无卤阻燃乙丙 橡胶绝缘,并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作为绝缘层,用成缆机把绝缘线芯绞 合在一起,采用编织机编织镀锡铜丝铠装层,在铠装外挤出低烟无卤交联聚 烯烃料并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作为护套层。所述的用电线电缆绞线机或束线机绞合镀锡铜丝作为导体的工艺 一般 来讲,民用产品如控制线缆的导体多采用硬结构,比如BV线,及时软结构 导线比如RV导线和AVRZ导线,导体为通常的束丝工艺。束丝导体表面不是 很平整,有时有翘丝现象,在绝缘层比较厚的情况下,这种导体表面的不平 整不易觉察,通过加厚绝缘层掩盖导体缺陷。但在薄壁挤出产品上,这种现 象显的尤其突出,甚至造成产品检验时电击穿。为了避免此类情况,设计的 导体结构全部为正规绞合工艺,导体股数为7芯,19芯或37芯,这样从物理排列结构上看具有较好的圆整度。在从工艺上并线模具上采用紧压工艺, 束合外径,绞出的导体紧密、光滑、平整。对于下一道挤出工序制备提供了 必要的前提条件。所述的用电缆挤塑机挤出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并采用电子加速 器辐照交联作为绝缘层的工艺传统的乙丙橡胶绝缘电缆的挤出工艺是,首先对多个成分的橡胶成分进 行混配,开炼,然后压条,才能挤出,挤出后还要蒸汽硫化,硫化时间很长, 需要1 2个小时。如果采用连续硫化设备就要添置设备,进行连续硫化, 设备高达2 3米,长达30 40米左右。这样的设备需要大型厂房,也需要 一笔很大的费用。本专利采用的是提前造粒工艺,辐照硫化技术,提前将辐 照用的交联剂和各种材料混合挤出造粒,设备要求不高。然后在再挤出机上 进行挤出,挤出加工设备也是普通设备, 一般电缆厂家均具备。然后采用辐 照交联工艺,几秒钟就完成交联,相当于完成硫化。这样整体加工更加容易, 污染相对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对于产品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原来挤出后没有硫化之前绝缘容易变形。外径稳定性也不好,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工艺公差可以控制很小,偏心度也可以达到90%以上。所述的在铠装外挤出低烟无卤交联聚烯烃料,并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作为护套层的工艺采用辐照交联更能达到较好的材料特性,辐照本身不向聚合物添加任何 添加剂。而且是在干燥环境下进行加工,不像过氧化物硫化交联或硅垸交联 那样需要高温水蒸气或温水等条件,这样会造成材料吸收水分后绝缘电阻下 降。辐照交联是线缆行业最近几年兴起的新型工艺,最早应用于军工产品, 目前逐渐扩展到民用产品。交联工艺过程是将线性分子结构的聚烯烃类材 料,通过特定的高能电子辐照加工工艺方式,高能电子束有效穿透绝缘层, 通过能量转换产生交联反应的,因为电子带有很高的能量,均匀地穿过绝缘 层,所以形成的交联键结合能量高,稳定性好。使其分子结构由原来的线型 结构转变成网状结构。本专利技术完全符合"GJB1916-94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和 "IEC60092-351 2004第351部分船舶、固定及移动的离岸装置中所使 用的电力、控制、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缆,其特征是每根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丝绞合导体,每芯导体外层设有用电缆挤塑机挤出乙丙橡胶绝缘层,由多个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三绝缘芯与护套层间是铠装层,铠装层的外层是护套层;四绝缘芯与铠装层之间是内护套层,内护套层与护套层之间是铠装层,铠装层的外层是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伟王强徐龙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