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洪菊专利>正文

改进型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0934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输液器,属医疗器械领域,它是在现有输液器的基础上改进的,主要包括管体、莫菲氏滴壶、调节夹、针头软管,其特点是:管体的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与针头软管活动相连,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肝素帽与莫菲氏滴壶固定连通;由于在管体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如果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进入了空气,可直接使用固定夹夹住软管,然后,再分离针头软管和输液管,这样又操作简单,还没有回血的现象;另外,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从根本上解决了管帽脱落的问题,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时省力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输液器,如果输液管内进入空气后,需分离针头软管和输液 管,将管内气体排出,现在通常采取先反折针头软管,然后,分离针头软管和输液管,这样操 作起来比较麻烦,且费时费力,有时还易造成回血;另一个问题是,莫菲氏滴壶上方有个管 帽,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发生针头堵塞或需要药液快速进入体内,需要加压时,它很容易脱 落,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输液器,它结构简单,便于 操作,省时省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回血和莫菲氏滴壶上方管帽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现有输液器的基础上改进的,主要 包括管体、莫菲氏滴壶、调节夹、针头软管,其特点是管体的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 夹,与针头软管活动相连,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肝素帽与莫菲氏滴壶固定连iM o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管体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如果在输 液过程中,输液管内进入了空气,可直接使用固定夹夹住软管,然后,再分离针头软管和输 液管,这样又操作简单,还没有回血的现象;另外,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从根本 上解决了管帽脱落的问题,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时省力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莫菲氏滴壶,3、肝素帽,4、调节夹,5、针头软管,6、固定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是在现有输液器的基础上改进的,管体1上的调节夹4为现 有技术,在管体1的下部针头软管4处设置有固定夹6,与针头软管5活动相连,在莫菲氏滴 壶2上方设置有肝素帽3,肝素帽3与莫菲氏滴壶2固定连通。权利要求改进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管体的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与针头软管活动相连,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肝素帽与莫菲氏滴壶固定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输液器,属医疗器械领域,它是在现有输液器的基础上改进的,主要包括管体、莫菲氏滴壶、调节夹、针头软管,其特点是管体的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与针头软管活动相连,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肝素帽与莫菲氏滴壶固定连通;由于在管体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如果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进入了空气,可直接使用固定夹夹住软管,然后,再分离针头软管和输液管,这样又操作简单,还没有回血的现象;另外,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从根本上解决了管帽脱落的问题,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时省力等优点。文档编号A61M5/36GK201596191SQ20102011845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洪菊 申请人:陈洪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管体的下部针头软管处设置有固定夹,与针头软管活动相连,在莫菲氏滴壶上方设置有肝素帽,肝素帽与莫菲氏滴壶固定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菊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