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相云专利>正文

教学用组合教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995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组合教杆,拉杆教杆塑注在教杆柄中,在内套筒的外缘设有一外套筒,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有弹簧,内套筒的左端为锯齿状开口,与拉杆教杆相配合,右端设有一通孔,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教杆和和粉笔套筒可分开使用,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可有效的改善广大教师的教学条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教学辅助用具,适合于利用粉笔、黑板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用具,具体说是一种教学用组合教杆
技术介绍
现行的教学形式,一般是用手直接持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这样不仅会弄脏手、教科 书和讲稿等,而且粉笔所含的材料成分对人体的皮肤有剌激作用,长期使用会使皮肤粗糙、 干裂,甚至会产生过敏。直接用手握粉笔书写时,常常当快用完时,因长度短而不容易使用 而丢弃,造成浪费,另外每次上课携带教杆也是件麻烦事情。尽管现在已有拉杆教杆问世, 但杆柄过细,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缺点,把粉笔套筒和教杆组合为一体 的教学用组合教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拉杆教杆塑注在教杆柄中,在内套筒的外缘设 有一外套筒,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的一端设有弹簧,内套筒的左端为锯齿状开口,与拉杆 教杆相配合,右端设有一通孔。 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的教杆和和粉笔套筒可分开使用,结构简单,加工制造 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可有效的改善广大教师的教学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教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粉笔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杆教杆2、教杆柄3、内套筒4、外套筒5、弹簧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拉杆教杆1塑注在教杆柄2中,在内套筒3的外缘 设有一外套筒4,在内套筒3和外套筒4之间的一端设有弹簧5,内套筒3的左端为锯齿状开 口,与拉杆教杆1相配合,右端设有一通孔6。教师在使用时,教杆和粉笔套筒可分开使用, 将粉笔通过内套筒3左端的锯齿状开口插入,用手按内套筒3的右端,使其与外套筒4之间 的弹簧5压縮,可调节粉笔的外伸长度,粉笔折断残留在套桶内时,可通过通孔6取出,使用 教杆时,握住教杆柄2,拉动拉杆教杆1顶部,可使教杆伸长长度,用毕使其縮短,插入粉笔 套筒内,形成一体。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可有效的改善广大教 师的教学条件。权利要求教学用组合教杆,其特征在于拉杆教杆(1)塑注在教杆柄(2)中,在内套筒(3)的外缘设有一外套筒(4),在内套筒(3)和外套筒(4)之间的一端设有弹簧(5),内套筒(3)的左端为锯齿状开口,与拉杆教杆(1)相配合,右端设有一通孔(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组合教杆,拉杆教杆塑注在教杆柄中,在内套筒的外缘设有一外套筒,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有弹簧,内套筒的左端为锯齿状开口,与拉杆教杆相配合,右端设有一通孔,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的教杆和和粉笔套筒可分开使用,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可有效的改善广大教师的教学条件。文档编号G09B17/02GK201465343SQ20092003116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相云 申请人:相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教学用组合教杆,其特征在于:拉杆教杆(1)塑注在教杆柄(2)中,在内套筒(3)的外缘设有一外套筒(4),在内套筒(3)和外套筒(4)之间的一端设有弹簧(5),内套筒(3)的左端为锯齿状开口,与拉杆教杆(1)相配合,右端设有一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云
申请(专利权)人:相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