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3102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铣削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底仓:防护外壳,固定连接在工作底仓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启动气缸以及第一电机,气缸带动弧形罩下移,且弧形罩移动带动同步杆下移,同步杆带动伸缩杆从固定筒中伸出,最终使得打磨盘与零件接触,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固定筒转动,固定筒带动伸缩杆转动,伸缩杆带动打磨盘对零件打磨,将毛刺打磨光滑,从而避免后续重新单独打磨,提高工作效率,打磨后的零件移动到弧形罩的底端,启动气泵,使得气体通过连接伸缩气管进入弧形罩中,最终通过喷气头对零件高压吹气,因此可对零件中多孔结构中渗透的切削液清理,避免人员难以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削加工,尤其涉及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是一种专为高精度加工多孔镍电极设计的机械设备,其通过集成高刚性机床主体、数控铣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及冷却润滑模块,利用优化刀具与切削参数实现多孔结构的微米级加工精度,并依托振动抑制与实时监测技术保障加工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器件的电极制造领域。

2、但是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将零件通过铣床上的夹具进行固定,随后通过刀具对零件进行精密铣削,然而在铣削过程中,由于铣削装置空间较大,且铣削过程产生的切削液以及碎屑会四处飞散,导致对内部零件造成污染,并且在铣削结束后,零件上会产生毛刺等缺陷,因此需要人员后期重新打磨,其次是在铣削时,零件上多孔结构中会有碎屑以及切削液存在,在加工结束后,需要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对其进行清理,因此会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铣削过程中,由于铣削装置空间较大,且铣削过程产生的切削液以及碎屑会四处飞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工作底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22)底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出料挡板(221),所述出料挡板(221)对立设置,所述出料挡板(221)相互远离的一侧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2),所述第一弹簧(222)远离出料挡板(2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罩(231),所述弧形罩(23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伸缩气管(233),所述连接伸缩气管(23...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工作底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22)底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出料挡板(221),所述出料挡板(221)对立设置,所述出料挡板(221)相互远离的一侧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2),所述第一弹簧(222)远离出料挡板(2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罩(231),所述弧形罩(23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伸缩气管(233),所述连接伸缩气管(233)的顶端设置伸缩,所述连接伸缩气管(233)的顶端贯穿滑动贯穿防护外壳(2),所述弧形罩(23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头(2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41)的底端法兰连接有固定筒(242),所述固定筒(242)的底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43),所述伸缩杆(24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2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43)位于打磨盘(24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套(244),所述连接套(244)靠近气缸(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步杆(245),所述同步杆(245)与弧形罩(2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镍电极铣削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刘义光
申请(专利权)人:氢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