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及斜支撑确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832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造防护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及斜支撑确定方法,装置包括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与建筑物横梁连接;两个连接支撑,两所述连接支撑的底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吸能结构的两端,顶部铆接在建筑物楼板上,所述连接支撑包括竖支撑和斜支撑,所述竖支撑和斜支撑之间具有设置夹角,所述设置夹角基于遗传算法获得。所述方法斜支撑确定方法,用以确定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中的斜支撑的长度L和斜支撑与竖支撑之间的设置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能结构吸收建筑物横梁所受到的力,进而确保对建筑物横梁的防护效果,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造防护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及斜支撑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梁作为建筑结构中的关键水平受力构件,承担着传递楼面荷载、协调梁柱变形、维持结构整体性的核心作用。在地震时,梁的受力状态会从常规静力荷载转变为反复动荷载,易出现承载力不足、延性缺失、脆性破坏等问题。

2、尤其是对于大跨度梁(跨度≥12m)的自身刚度小、变形大,地震时易出现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的抗震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建筑物大跨度梁(跨度≥12m)的自身刚度小、变形大,地震时易出现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的抗震强度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及斜支撑确定方法,通过吸能结构吸收建筑物横梁所受到的力,还将所述连接支撑设置为竖支撑和斜支撑,并将竖支撑和斜支撑之间具有设置夹角,以确保防护装置的强度和刚度,进而确保对建筑物横梁的防护效果,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2、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接板与所述顶部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吸能件,两所述连接支撑的底部分别通过全螺栓吊杆与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两端连接,所述顶部连接板上端的中部与建筑物横梁底部相抵靠、并通过连接支耳与建筑物横梁的两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变片传感器,所述应变片传感器安装在建筑物横梁上,所述吸能件包括磁流变阻尼悬架,所述磁流变阻尼悬架竖直连接在所述底部连接板中部与所述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接板与所述顶部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吸能件,两所述连接支撑的底部分别通过全螺栓吊杆与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两端连接,所述顶部连接板上端的中部与建筑物横梁底部相抵靠、并通过连接支耳与建筑物横梁的两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变片传感器,所述应变片传感器安装在建筑物横梁上,所述吸能件包括磁流变阻尼悬架,所述磁流变阻尼悬架竖直连接在所述底部连接板中部与所述顶部连接板中部之间,所述应变片传感器和所述磁流变阻尼悬架均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横梁抗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压缩弹簧和至少两个导向柱,两所述导向柱分别位于所述磁流变阻尼悬架的两侧,所述导向柱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底部连接板上,顶部伸出所述顶部连接板,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超王志康陈英姿唐娜张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