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4662676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多孔介质渗流特性分析技术领域,其中,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得多孔介质的变直径孔隙两端的孔隙压力差、气泡在所述变直径孔隙的孔喉处的毛细管附加阻力以及液膜运移需克服的粘滞阻力;根据所述孔隙压力差、所述毛细管附加阻力和所述粘滞阻力,确定所述气液两相渗流通过所述变直径孔隙的阈值;根据所述阈值,预测所述气液两相渗流通过所述多孔介质的通过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通过情况的预测,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介质渗流特性分析,特别涉及一种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地下岩体工程、石油能源开采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中,需要分析地下水渗流对岩体力学性质及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其中,渗流对多孔介质进行渗透的渗透率是对分析地下水渗流对岩体力学性质及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渗透率,通常是先对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通过情况进行预测,再基于预测结果对渗透率进行确定。但是目前通常是对未包含气体的液相渗流的通过情况进行预测,忽略了渗流中包含气体的情况,未能对包含气体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通过情况进行预测,导致预测结果准确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未能对包含气体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通过情况进行预测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

3、获得多孔介质的变直径孔隙两端的孔隙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孔隙压力差、所述毛细管附加阻力和所述粘滞阻力确定所述气液两相渗流通过所述变直径孔隙的阈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孔隙压力差、所述毛细管附加阻力、所述粘滞阻力和所述摩擦阻力确定所述气液两相渗流通过所述变直径孔隙的阈值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多孔介质的变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孔隙压力差、所述毛细管附加阻力和所述粘滞阻力确定所述气液两相渗流通过所述变直径孔隙的阈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孔隙压力差、所述毛细管附加阻力、所述粘滞阻力和所述摩擦阻力确定所述气液两相渗流通过所述变直径孔隙的阈值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多孔介质的变直径孔隙两端的孔隙压力差、气泡在所述变直径孔隙的孔喉处的毛细管附加阻力以及液膜运移需克服的粘滞阻力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气液两相渗流通过多孔介质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径孔隙半径确定气泡半径,并根据所述气泡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胜元谢江胜加武荣李曙光仲维玲姜子麒尤楠刘博田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