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1、如图13和图14所示,目前传统的电机的转轴上会构造环形的卡槽11,挡圈12卡于卡槽内并紧贴轴承,从而使得挡圈对轴承形成轴向限位。然而,这种对轴承的限位方式需要构造卡槽以及增设挡圈,导致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能够解决在转轴上构造卡槽并将挡圈卡于卡槽内紧贴轴承而对轴承形成轴向限位的方式,导致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轴、转子和轴承,所述转子具有轴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孔,所述转子和所述转轴通过注塑料注塑连接,所述轴承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注塑料形成注塑壳,所述注塑壳包括环绕在所述转轴上的轴向延伸部,所述轴向延伸部处于所述转子和所述轴承之间,且所述轴向延伸部对所述轴承形成轴向限位。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轴承为前轴承,另一个轴承为后轴承;所述轴向延伸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转子(2)和轴承(3),所述转子(2)具有轴孔,所述转轴(1)穿过所述轴孔,所述转子(2)和所述转轴(1)通过注塑料注塑连接,所述轴承(3)套装在所述转轴(1)上,所述注塑料形成注塑壳,所述注塑壳包括环绕在所述转轴(1)上的轴向延伸部(4),所述轴向延伸部(4)处于所述转子(2)和所述轴承(3)之间,且所述轴向延伸部(4)对所述轴承(3)形成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轴承(3)为前轴承,另一个轴承(3)为后轴承;所述轴向延伸部(4)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转子(2)和轴承(3),所述转子(2)具有轴孔,所述转轴(1)穿过所述轴孔,所述转子(2)和所述转轴(1)通过注塑料注塑连接,所述轴承(3)套装在所述转轴(1)上,所述注塑料形成注塑壳,所述注塑壳包括环绕在所述转轴(1)上的轴向延伸部(4),所述轴向延伸部(4)处于所述转子(2)和所述轴承(3)之间,且所述轴向延伸部(4)对所述轴承(3)形成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轴承(3)为前轴承,另一个轴承(3)为后轴承;所述轴向延伸部(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轴向延伸部(4)为前轴向延伸部,所述前轴向延伸部处于所述转子(2)和所述前轴承之间,所述前轴向延伸部对所述前轴承形成轴向限位,另一个轴向延伸部(4)为后轴向延伸部,所述后轴向延伸部处于所述转子(2)和所述后轴承之间,所述后轴向延伸部对所述后轴承形成轴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一齿群,所述第一齿群的位置与所述轴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齿群包括多个第一齿体(5),各所述第一齿体(5)沿所述转轴(1)的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外周壁上还形成有第二齿群,所述第二齿群的位置与所述轴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齿群包括多个第二齿体(6),各所述第二齿体(6)沿所述转轴(1)的周向分布,沿所述转轴(1)的轴向,所述第一齿群和所述第二齿群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容纳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外周壁上还形成有第三齿群,所述第三齿群的位置与所述轴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齿群包括多个第三齿体(8),各所述第三齿体(8)沿所述转轴(1)的周向分布,沿所述转轴(1)的轴向,所述第一齿群、所述第二齿群、所述第三齿群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齿群和所述第三齿群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容纳槽(9)。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华,黎官豪,张勉,林泳君,赵盼瑶,漆凌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